在合作活动中关注个体差异
作者:陈炜 来源: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幼教教研室 上传时间:2010-12-19
合作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幼儿在合作活动中相互配合、协商、共同解决问题。在合作活动中个体差异会显得尤为突出:有的幼儿能力较弱,跟不上同伴节奏;有的幼儿由于性格内向,羞于表现;有的幼儿缺少与同伴交流的方法与经验,常被同伴拒绝。久而久之,这一部分幼儿在合作活动中总是处于被动局面,从而逐渐对合作活动失去兴趣,甚至会害怕合作。因此,教师在合作活动中更应关注个体差异,给予个别幼儿必要的支持与帮助,满足所有幼儿在合作活动中的发展需求。
一、关注合作伙伴的选择
在合作活动中,选择合作伙伴是第一步。特别是对于能力较弱以及性格内向的幼儿来说,选择适宜的合作伙伴能够促使他们真正投入到合作活动中。我们采取的策略包括:
1.选择能力相近的合作伙伴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引导幼儿选择与自己能力相近的合作伙伴,从而避免出现能力强的幼儿“一手包办”,能力弱的幼儿“插不上手”的现象。我们采用“强强弱弱”的分组形式,并提供不同的材料,能力强的一组提供低结构、开放的半成品与原始材料,而能力弱的一组则提供高结构的成品或半成品材料。
2.选择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
其实,性格内向的幼儿实际能力并不弱,他们大多善于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缺乏与他人合作的自信,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选择可以实现“互补”的合作伙伴。
3.选择志趣相投的合作伙伴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要着眼于幼儿经验的扩展与提升,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与选择权。因此,幼儿园经常会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意愿开展一些选择性活动,创造机会让幼儿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活动前,教师可先组织幼儿讨论,相互了解同伴有哪些兴趣爱好,哪些同伴的兴趣爱好与自己一致,在此基础上再来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当幼儿选择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合作伙伴时,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得到充分激发,特别是在合作活动中经常处于被动状态的幼儿,与兴趣相同的合作伙伴之间更能相互沟通、理解。
二、关注合作能力的学习
幼儿的合作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同时,要避免用同一种标准要求不同的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步到位”,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通过多种方式为幼儿合作能力的学习提供支持。
1.树立合作的榜样
在合作活动中,观察和模仿是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的途径,特别对于年龄较小、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更为有效,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有意识地引导个别幼儿向有经验的同伴学习,还可以进行相关提示,如“快看,他们用两人抬、一人扶的方法运水果,这种合作的方法真是又快又稳,你们也可以去试一试”。
2.对合作活动提出明确要求
教师在合作活动开始前可以先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幼儿在协商中确定分工任务,确保每个幼儿都有锻炼的机会。这样一来,那些在合作活动中一味听从他人、没有主见的幼儿就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而对于羞于表现自我的幼儿来说,明确分工任务能够逐渐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3.教师成为合作伙伴
在合作活动中,有的幼儿因为胆小不敢与同伴合作,有的幼儿因为能力较弱找不到适宜的合作伙伴,这时教师可以参与到合作活动中,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带着他们一起活动,引导他们逐渐学习如何寻找合作伙伴,如何主动与同伴交往,如何开展合作活动。
三、关注合作形式的变化
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合作活动的形式不能太多样,随着中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的增强,他们逐渐形成了小团体式的交往模式,这时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活动,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1.促进不同年龄幼儿间的合作
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交往,因此在实施合作活动时,教师应该鼓励不同年龄的幼儿进行合作。尤其是同一年龄段中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让他们与小年龄伙伴合作。如在一次“新年寻大礼”活动中,教师为大班和中班幼儿设计了两种难易程度不同的寻宝图,教师打破了年龄界限,让大班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幼儿带领中班幼儿一起合作寻找,结果大多数幼儿都获得了成功。可见,这种合作形式的变化,能够让所有幼儿都享受到合作成功带来的喜悦。
2.注意幼儿合作人数的调配
在合作活动中,合作小组的人数越多,任务分配就越分散,个人的责任意识就越淡薄,对于合作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教师要适时注意调配合作人数,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不适合参与人数较多的合作活动,而应该以“两两合作”为宜,随着幼儿经验的提升,再初步尝试3人以上的合作。
四、关注合作内容的提供
1.学习活动中的合作内容
合作活动除了形式不同以外,内容也多种多样,难易程度相差较大。为了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合作活动的快乐,教师应该根据个体差异提供符合幼儿能力水平的不同内容。如在“端午节制作香囊”活动中,教师预设了不同难易程度的合作内容,简单的合作只需包扎就能完成,而复杂的合作包括绘画、裁剪、缝合等多项任务,幼儿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不同的合作内容,制作出有同样效果的香囊。
2.日常生活中的合作内容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之间也有许多合作的机会,教师应有意识地多开展有利于幼儿合作的活动,如日常生活中让幼儿一起抬桌子,合作叠被子;小组间进行体育比赛,共同收拾小型体育器械等。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合作有利于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水平。
五、关注合作效果的评价
合作活动与集体活动在对幼儿的评价上有很大不同,集体活动中的评价更重视目标的预设和达成,而合作活动中的评价更关注幼儿个体与他人的合作表现。因此,对合作活动主体的评价应采取幼儿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在合作活动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幼儿自评是对自己的总结和反思,是发挥幼儿主体性的具体体现:小组评价不仅包含着对自己小组及成员的评价,也包含着对他组的评价;而教师是合作活动的指导者,也是评价者。这就决定了合作活动中的评价是多元性的评价,从合作活动的准备到实施,从合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到合作技巧的运用,都是合作活动的评价内容。
编辑:cicy
上一篇: 幼儿园多元化远足活动初探
下一篇: 让孩子学会尊敬老师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育反思应该怎么写,从哪几方面?注:一名刚带小班的... 总有刁民想篡位 阅读人气:36
- 我们可以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科学的与家长合作? 要你好看74143 阅读人气:21
- ...富性和多元化,所以种植园地为许多幼儿园开展各类... A-vicky 阅读人气:19
- ...蛋体验”——增进幼儿社会情感 : 内容概要:根据近期... 淡颜墨青 阅读人气:385
- 第一次代中班!第一天怎么组织活动!组织什么活动? 面具爱人 阅读人气: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