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点体现独生子女心理问题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1-02-17
20世纪70年代末,为了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据报道,目前我国独生子女覆盖率在城市占有率达90%以上,农村占60%左右。独生子女的心理卫生(onlychildmentalhealth)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怎样培养这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也成为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心理发展除了儿童本身特点(包括遗传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完整程度等)外,生活环境、教育条件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中教育条件起主导作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育会有不同的影响。同时,不同的家庭教育在儿童个性、品德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心理学家经过20多年的研究,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诸如任性,好发脾气,生活自理能力差或社会适应不良等)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六方面:
一.传统的家庭观念随着城乡的发展,中国的家庭结构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的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宗接代与养儿防老等家庭观念已有了很大改变。但不可否认,有些家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陈旧观念。这些观念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发育,出现了诸如敏感、胆小,过于内向等情绪问题。
二.特殊的家庭地位目前某些家长将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的轴心,给予特殊的家庭地位,一切活动均围着独生子女转,处处受到特殊照顾。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家庭中的”小霸王“”小皇帝“,颠倒了家庭关系中的主次地位。这种特殊的家庭地位会使独生子女养尊处优,高人一等,逐渐变得骄傲自满,没有礼貌,没有同情心,助长了”自我中心“意识,扭曲了性格,从而形成了骄横拔扈、不顾他人的自私心理。
三.家长期望值过高如今,”望子成龙“是独生子女家长们的普遍心态。可能某些家长是非本意地只生一个孩子,”望子成龙“的愿望便十分迫切,他们不顾孩子的素质与兴趣,也不重视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硬是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到子女身上。在学习上要求过高,进行过难的训练,超越子女的实际水平。一旦子女学习成绩下降,就恨铁不成钢,对子女施加压力或加以惩罚,致使某些独生子女对学习产生恐惧感。结果事与愿违,反而伤害了子女。另外父母的过高期望也是独生子女的一种巨大心理压力,日久会导致子女人格扭曲、心理变态或产生反社会行为。
四.爱的失误父母爱子女,人之常情。爱给儿童温暖、安全感,给予力量,使之情绪愉快,易于开发智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但某些家长溺爱独生子女,事事迁就放纵,想方设法满足独生子女的要求,放弃教育;或者事事包办,百般服侍,不让孩子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或者保护过度,恐其受到伤害,限制孩子的自由活动。这些举措最终把独生子女变得如同温室里的花朵,难经风吹雨打。一旦受点挫折就发脾气,或者胆小怕事,缺乏责任感,常常难以适应社会。
五.管教方式不一致家长管教子女不单是惩罚,主要在于对期望的行为给予鼓励和赞扬,使之建立起分清是非好坏的标准,建立自我控制机制。为了提高管教效果,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行为检点,形成一股强有力的教育合力。但是某些独生子女的家长在管教孩子时,总是一方批评,另一方袒护;一方严格,另一方放纵,管教态度极不一致。有的甚至当子女的面相互指责或争吵,不但在子女心目中难以树立威信,也使孩子无从适应,是非不辨,好坏不分,以及养成看人行事的不良品行。
六.过早进入成人世界80年代以来,我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常诉寂寞的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这说明了独生子女缺乏与小朋友共同生活的体验,渴望与同伴交往。许多父母将独生子女送进了托儿所、幼儿园,让独生子女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培养互相帮助、学习、竞争的情感。这些举措是很正确的。但有的父母不懂得同伴关系的心理价值,只让独生子女生活在成人的世界里,向其灌输成人的思维模式,过早地将他们拖入成人世界,失去了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模仿与交往的机会,失去了童年的欢乐与集体活动的乐趣,在精神上造成极大的损失。
编辑:cicy
上一篇: 孩子想对父母说:理解我尊重我
下一篇: 解读托班幼儿心理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有没有老师上过中班健康食物的旅行的课,没有经验要去... 刘双 阅读人气:223
- ...动的 好像乐谱还蛮难的 4、上海的资格证结构化问... 胖圈圈 阅读人气:514
- ...不知道危险,完全不受规则约束,但是孩子的智商是... 扛花去看你 阅读人气:194
- ...养孩子的责任心,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也有好... A-vicky 阅读人气:19
- 各位亲爱的幼师同行们,大家好!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就... 婷婷玉立 阅读人气: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