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用所有的感觉去了解世界
作者:魏卿 来源: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上传时间:2011-05-21
读《儿童感知教育手册》,让我回想起了自己儿时的游戏:雨天,我们总是喜欢脱掉鞋,在乡间泥泞的土路上用脚把一小块地方抹平,再在上面走过,体验那种滑滑的和小心翼翼的感觉。在现在看来,这种行为可能就完全符合“通过感官感受获得经验”的理念。
多种多样的感知觉体验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无数教育哲人对于感知觉体验与知识的关系的认识几乎惊人地一致。卢梭的话语最具有代表性:感知觉体验是知识的第一块基石。他的教育对象爱弥儿就是在自然的环境条件下充分运用自己的所有感官与自然万物接触,学会了判断和评价事物。蒙台梭利认为感知教育是最有趣味的教育学,并创设了一套颇有特色的感官教育体系。杜威认为给幼年的人出的第一个问题应是学习互相结合地运用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并在自己管理的学校中实行“做中学”。
令人遗憾的是,今天儿童(特别是城市儿童)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充斥着替代产品的世界,塑料化的玩具,塑胶化的人工草坪,高科技化和自动化设备。虽然,孩子们身边充斥着大量的感官印象、信息,但适合孩子的并不多,能让孩子亲身体验的刺激更是少得可怜,其结果只能是“感官营养不良”,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愈来愈多。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德国齐默尔教授给了我们一些答案。
齐默尔教授的《儿童感知教育手册》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感知体验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儿童的各种感知觉的特点、发展过程,介绍了各种感知觉游戏,并就儿童感知觉失调的原因、类型、影响及其感觉训练进行了阐释,同时提供了几种主要的感知教育模式的原则和方案.给我们提供了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协调使用各种感官去获得体验和经验的指南。
本书的最大特色是,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详细地阐述了七大感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介绍了促进这些感知觉发展的游戏,这是很多儿童心理学类的教科书没有涉及的。这里举触觉一例加以说明。作者认为皮肤是人体中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既是感知的主体,又是感知的客体。人体并不只是被动地去接受刺激,也会主动地去感知,包括触碰感知、探察感知、温度感知和疼痛感知,从而获得许多经验。同时,皮肤也是重要的交际器官,越年幼的孩子越喜欢通过皮肤与环境交流,当成人采取抱、抚摸和挤压等方式去接近婴儿时,婴儿就能分辨出是被抱在一个充满爱心的人的怀里,还是被抱在一个冷漠的人的怀里。触觉是感觉之母,通过触觉,儿童能够理解多重意义,如温柔的意义、温暖的意义、轻柔的意义。在危险的时候,孩子通过与父母紧密接触,获得安全感;在伤心的时候,孩子能在父母的臂弯中获得安慰。作者认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游戏都能促进触觉的良好发展,如在铺着小石子的人行道上行走,闭上眼睛用手去触摸装饰材料,把手伸进温水和冷水里,等等。
可以说。“亲历性”是儿童学习的最主要特点。儿童天性就喜欢行动,他们喜欢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世界,这种行动并不是简单动作的累加。儿童的智慧始终贯穿于行动之中,儿童是“在劳动上劳心”。感觉对儿童来说是真实的,儿童就是在感觉中与周遭的人和世界达成共识的。因此,如作者在本书结束时所言,“现在的孩子就需要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去感知这个世界,深入到这个世界中,用自己的身体去感知自己和世界的界限。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更好地与世界打交道。”而孩子能否真正做到在行动中感知世界的关键在于我们的观念。或许,《儿童感知教育手册》就是破除这种观念坚冰的有力武器。
编辑:cicy
上一篇: 教师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时的行为误区
下一篇: 幼儿同伴关系不良的三种类型与对策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家16年的教子育儿手记,但我更愿意把它当作是一本... 英子 阅读人气:361
- ...西街幼儿园 阳雪 我们时常会听到这么一句... A-vicky 阅读人气:19
- ...墙不是展现我们的手工有多好,制作有多精巧,主题... 看不见听不见 阅读人气:135
- 我班孩子是大班幼儿了,马上快毕业,可这学期孩子们出... 春苗 阅读人气:65
- ...谁能安安静静地坐好,就给他发一颗糖果。甜甜的糖...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