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意为本的早期美术教育
作者:钱初熹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上传时间:2011-05-28
《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意”(名词)指“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等。” “创造”(动词)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1]这两个词汇有重叠的部分,为了凸现两者的区别,本文将“创造力”解释为“创造新东西的能力”,而将“创意”解释为“具有原创性特征的思维活动”。
一、早期美术教育的重大意义
20世纪80年代,两项有关儿童如何学习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人们的注意。[2]一项是关于神经学科的研究。对大脑研究的结果令人惊奇,改变了我们对幼儿大脑能力的看法。根据神经科学家的理论,大脑急速增长的旺盛期在10岁左右开始减缓,在青春期(18岁左右)即将结束的时候,大脑的可塑性降低而其技能却在增加,那些已形成和已强化的能力就会发展起来。这一事实充分表明对儿童开展早期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另一项是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可以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些虽然在数学、物理、化学或语文、外语等方面成绩平平(甚至不及格),却能够创造优美的美术作品、演奏动人心弦的乐曲的孩子,同样可以得到智能方面的肯定,并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类文化作出贡献。
20世8290年代,乔治·布什(George H.W.Bush)总统正式颁布的“开发大脑十年方案”促使这项研究有了重大的进展,“我们在近五年对大脑的了解要比过去一百多年来对大脑的了解增加了许多。”[3]一项有关个体是否有创新思维的实验研究证明,人的一生中不时会出现崭新的想法。在实验者的头部带上电极,让他们观看一些杂乱的图像,检测脑部由运动皮层形成的电流的活动,就可以看到新思想的闪现。当实验者产生新的想法时,检测仪上就会在许多相同的电波中发现一条独立出来的电波,灵光在瞬间闪现,这种独特的信号出现的时间很短,只有5秒钟左右。而在日常生活中,新点子(创新思维)的细微电波信号被淹没在杂乱的背景中,无法鹤立鸡群,需要去掉背景,让脑部放松下来,才能激发灵光。而美术教育正具有放松脑部、激发灵光的功能。英国脑科学家塞莫·萨基(Semir Zeki)提出“美术的目的在于延长脑的功能”的观点,明确地指明了美术教育在促进大脑机能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等组织在法国巴黎制定的《儿童早期价值观教育行动框架》[4]中指出,早期阶段的发展对儿童产生的积极影响深远而重要;要建立一个“灵活的、创造性的、沟通的、支持性的”幼儿学习环境,每个孩子在这种环境中都能够表现其创造能力和沟通技能;通过创造性活动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进行多种文化教育,树立全球意识。
上述大脑智能的研究成果和联合国的文件帮助我们从生理学和价值观层面认识儿童早期美术教育的独特功能、重大意义和无限的价值。
二、以“创造力”为核心的美术教育
走进21世纪,无论东西方都意识到自工业革命后,独尊科技、偏重理性的教育已无法应对新时代的多元需求。许多国家、企业都发现,在全球的科技与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之际,高科技只有结合高感性才可能有出路,有创意的心灵和深邃的智慧才是人类进步的真正动力。与此同时,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的科技创新将奠基于文化基础上,国家、人才的竞争力更深层地蕴藏在每个人的创造力、感受力以及美感经验之中。这股看不见的竞争力,力量更巨大,影响更深远。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国际美术教育的目标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创造力”成为核心概念。2006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首届世界艺术教育大会”的主题是“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Building Creative Capacities for the 21st Century)。2010年5月28日落下帷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第2届世界艺术教育大会”的主题为:“面向社会的艺术,面向创造力的教育” (Ans for Society,EdIleation for Creativity)。
多项研究证明,美术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齐驱并驾,而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不是发育过程中的自然结果,需要通过美术学习来获得,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深受文化与教育机会的影响。在优质的美术教育环境中,儿童充分发挥创意,选择相应的美术语言、表现手段和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情感和想象,以促进自身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早期美术教育的环境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幼儿的创意,加强表达创意方法的指导,真正达到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目标,为培养富有创意的心灵和深邃的智慧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审美体验”与“创意”
幼儿的审美体验有两个方向和四个问题。两个方向是“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四个问题是:(1)我们表现什么?(2)我们如何表现?(3)我们观看什么?(4)我们如何观看?问题(1)和(3)有关美术的内容,问题(2)和(4)有关美术的方法。这四个问题都与“创意”紧密相连。如何发现表现的题材和主题?如何找到创意表现的方法?如何发现自己身边的美术作品?如何有创意地解读自己或他人创作的美术作品?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设计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创意美术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境加以引导或指导。
日本美术教育家阿部寿文和他的团队以发展O岁~2岁的婴幼儿感知力与美感能力为主旨,开发了133种造型游戏活动并编成教材进行推广(图1)。美国戴维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探索K》中汇集了丰富多彩的幼儿美术活动案例。我国在幼儿创意美术教育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上海市闸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美术教师杨一宾指导幼儿进行奠基于中国文化传统上的中国画学习和具有原创特征的表现,并将学习成果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培养幼儿的学习迁移能力。又如,江苏省“民间美术进课堂”从中小学延伸到幼儿园,无锡地区和南通地区的多所幼儿园开展了与幼儿年龄特征和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民间美术欣赏和创作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图2为无锡新区鸿声中心幼儿园中展示的幼儿民间美术作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大学生和中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幼儿创意美术教育活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大学生经常来到嘉定菊园幼儿园指导“樱桃班”的幼儿们进行美术创作(图3);浙江省平湖广陈中学美术教师带领学生来到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中学生手把手地向幼儿们传授稻草艺术的制作方法(图4)。
“审美体验”和“创意”总是发生在每一次的幼儿美术教育场景中,是发现和创造,是分享和成长,是欢乐和爱,宛如温暖的阳光和激情迸发的篝火,给幼儿的心灵和智慧带来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第5版,第215页。
[2](美)艾尔·赫维茨、迈克尔·戴著,郭敏译·《儿童与艺术》,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1 1~15页。
[3]同上书,第13页。
[4]2000年11月20日至22日,联合国教科文等组织在法国巴黎制定了《儿童早期价值观教育行动框架》。
编辑:cicy
上一篇: 以小班教学为例谈泥塑活动的系统开展
下一篇: 多种途径挖掘幼儿美术素材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怎么写一份中班 数学公开课呢 要以游戏为主 那个女孩 阅读人气:5
- 我们要做个教玩具以“文明城市”为主题,请问大家有什么... 花花 阅读人气:18
- 我们可以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科学的与家长合作? 要你好看74143 阅读人气:21
- ...大爱和大智慧,带给我的震撼和影响,是我读过有关... 英子 阅读人气:361
- 对于隔代教育的看法都有什么??? 註 題 詓 阅读人气: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