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的幼儿教育与“启蒙”的幼儿教育
作者:姜勇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上传时间:2011-10-01
幼儿教育的核心目的并非仅在于传授知识与技能,而是理性智慧的萌发、人格品行的砥砺、道德良知的启迪、诗意人生的熏陶。这些皆与“启蒙”密切相关。德国哲学家康德在《何谓启蒙》中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们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那么回答就是:并不是,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运动的时代。”[1]事实上,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价值也在于“启蒙”。在英语中,启蒙即enIghtenment,它直接从Iight一词派生,即光对黑暗的穿透和驱逐,是对事实的解蔽和昭示。
虽然幼儿教育离不开“启蒙”,然而在学前教育学的科学化进程中,却渐渐进入了重视工具理性,而忽视人的内在精神唤醒的启蒙力量,幼儿教育时常进入被“遮蔽”的境地。“遮蔽”的幼儿教育有如下表征:重视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的培养,忽视人的德性之启蒙、美好心灵之萌发、内在良知之召唤。
追求知识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诉求,“然有知识而无道德,则无以得一生之福祉,而保社会之安宁,未得为完全之人物也。……古今中外之哲人无不以道德为重于知识者,故古今中外之教育无不以道德为中心点”。[2]
由于受工具理性的影响,“遮蔽”的幼儿教育往往是小学化倾向的,或者说是学科取向的。这样,本应是涉及总体性的幼儿教育,即包含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常常被割裂为分门别类的学科科目,如《庄子·天下篇》中所说的,“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与西方传统的分科教育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的德性化成,心灵形塑,所谓“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可以学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与工具理性主义的“速蔽”的幼儿教育不同,“启蒙”的幼儿教育呈现为以下特征。
“启蒙”的幼儿教育追寻的是儿童的意识觉醒
幼儿教育的终极价值不仅仅在于习得某一功用的知识与技能,而是为了心智的启蒙、心灵的唤醒、心志的激荡。因此,幼儿教育绝非外在强加的,也不是受外在束缚与制约的,而是呈现为一种通过“启蒙”的历程,引发幼儿内在自觉、主动的学习状态。自主意味着人的自由,外在的权威已经不复存在,人凭借自己的力量适应与改造自然,摆脱匮乏和灾害,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解放。也就是说,“启蒙”的幼儿教育追寻的是儿童的意识觉醒,他们不是为任何外在目的或功利性目的而接受教育。学习的目的不在“外”,而在“内”,即为了获得内在的心智成长,为了“成人”。
“启蒙”的幼儿教育追寻的是内在的澄明与心灵的敞亮
在“遮蔽”的幼儿教育中,受教育者往往是不明就里的,不知缘何学,不知学对于其心智成长的意义与价值,不知学的奥妙与趣味,处于“无知无觉”的学习状态中。而“启蒙”的幼儿教育一定会帮助学习者理解学的意义,通过无数“小知”引发“大知”。这正如明代理学家王阳明说:“是故大知觉于小知,小知觉于无知;大觉觉于小觉,小觉觉于无觉。夫已大知大觉矣,而后以觉于天下,不亦善乎?……人之小知小觉者益众,则其相与为知觉也益易且明,如是而后大知大觉可期也。”[3]
“启蒙”的幼儿教育必然回归传统的精神信仰与人文伦理精神
不同的国家与民族有不同的“启蒙”教育,这是与其文化背景相契合的教育精神与归宿。就中国而言,“启蒙”的教育未必如西方希腊崇尚自由的精神,相反,却是要重新焕发仁义礼智的传统思想精髓,如是才能真正进入中国文化的澄明之境、觉悟之地,“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见性的状态是一种进入启蒙之地、澄明之地的清纯境界,是一种进入觉解之路与彻悟之路的智慧境界。
“启蒙”的幼儿教育体现为教师的“化育”功夫
“化育”不但指一般教育及知识培训,而且更是关乎内在心灵与内心世界的形成。诉诸“化育”的道路,这是德国的思想传统,“歌德的《浮士德》、托马斯·曼的《魔山》等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上下求索与反省均与‘化育’的自我塑造过程有很大关系”。“化育”需要教师“身正为范”,作为儿童启蒙的教育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儿童学习与模仿的榜样。因而,对幼儿教师来说,启蒙就意味着“化育”的功夫。这一观点与陆九渊、陆九龄“尊德性”的思想以及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主张有契合之处。元代学者吴澄曾对朱子的道问学与陆九渊的“尊德性”思想之间的争论作了新的理解,并突出了“践履”的重要,“朱子道问学功夫多,陆子静却以尊德性为主。问学不本于德性,则其弊偏于言语训释之末,果如陆子静所言矣。今学者当以尊德性为本,庶几得之”。[4]“化育”的功夫说明了德性的形成是启蒙的过程,而非外部强加的过程。宗教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曾把人的德性分为三个层次,实践的德性、理智的德性和神性的德性。前两者属于人性,是可借助风俗习惯靠人之理性达到,而神性的德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性,并且唯有通过启蒙方可化育参赞而成。
参考文献:
[1]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8.
[2]姚淦铭、王燕主编.王国维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33.
[3]余英时.中国文化史通释[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29.
[4]余英时.余英时文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1.
编辑:cicy
上一篇: 浅谈“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潜能开发中的运用
下一篇: 再谈教育公平——一个必须解决到位的学前教育问题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想借鉴一篇与主题教育有关的论文,有没有人能帮帮我? 嘟嘟 阅读人气:13
- 有效的利用种植园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A-vicky 阅读人气:19
- ...,他妈妈很着急的来问我,为什么宝贝今天早上不想... 李月华cnyh 阅读人气:116
- 我们可以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科学的与家长合作? 要你好看74143 阅读人气:21
- 北京西城槐柏幼儿园 刘玥祎 随心所语——《...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
相关文章
周排行
- 1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 2 学习一故事:发现孩子的“哇时刻”
- 3 儿童观
- 4 移情
- 5 幼儿发展评价意义
- 6 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教育活动
- 7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
- 8 幼儿园教育:理论的错读、误用与...
- 9 一个早已提出却难以得到关注的重...
- 10 探索社区早教活动站的联动运行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