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走进幼儿生活的支持策略
作者:许丽萍 来源:北京军区空军蓝天育翔幼儿园科研小组 上传时间:2011-11-13
幼儿的审美能力并不是天然达成的,对2岁~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注意到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多于艺术作品。幼儿所熟悉的日常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感觉资源。幼儿的生活主要指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包括生活活动、活动区活动、集体活动。美术课堂与幼儿生活不是孤立存在的两个部分,而是相互融合、渗透的有机组成。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给予孩子经典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支持、引导幼儿感受、欣赏生活中的美,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周围世界。
一、发掘强化日常生活中美的元素
1.多元互动,区域材料中凸显艺术元素
将艺术元素渗透到材料中,使材料体现出多元互动的特征,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感受力。
在娃娃家中,用充满童趣的“家具”营造温馨环境,如机器猫沙发、海豚椅子及船形餐盘等,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无形地积累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在建筑区中,北京的四合院、福建的圆楼、德国哥特式尖顶楼房、欧洲巴洛克的网屋顶等中外建筑图片,在丰富幼儿视觉经验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搭建的兴趣。
在美工区中,废旧纸盒、水瓶、光盘、毛线等材料经过老师和幼儿的共同设计制作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成为教室一角的绝佳装饰。
2.由活动室向盥洗室、睡眠室拓展延伸
在环境创设中,盥洗室、睡眠室是容易受忽略的地方。实际上,它们都是幼儿非常熟悉,且喜欢停留的地方。这些场所通过具有新意的布置与设计,通过各种设施巧妙地向幼儿传递出艺术的信息。
睡眠室中,从室内整体色彩的运用到屋顶的灯饰都力图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在保证幼儿睡眠的基础上融入艺术欣赏的元素。墙裙、窗帘、枕套等的色彩运用简洁明快、协调统一,星形、花瓣形、月亮形等不同形状的灯具让幼儿领略着生活中同一物品的造型变化。
盥洗室中,除了童趣盎然、整洁明快的大环境,细节中也巧妙地将艺术的语汇渗透其中。形状各异的镜子,层次交错的绿色植物,造型别致、颜色迥异的水龙头,旋转、推拉、按压等不同出水方式,让孩子在体验造型与色彩的形式美的同时,也积累起更多生活经验,达到生活艺术化。
二、为幼儿营造蕴含艺术美的活动环境
1.由室内向户外的拓展延伸
幼儿在园生活包括了入园、盥洗、进餐、饮水、如厕、睡眠、加餐、离园八个主要环节。将不同形式的审美元素融入到这些环节中,让幼儿随时接受“美”的视觉刺激,这种实效性是单纯的“欣赏课”所不能替代的,它来自幼儿生活,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以来园、离园环节为例,楼道、门厅是幼儿来、离园的必经之路。为了让幼儿在这种每日的“重复”中欣赏到美,我们创设了“立体旋转名画拼图区”,在低矮的墙面上,幼儿每每经过都可以触动旋转拼图,欣赏变化中的大师作品。这种于视觉和触、动觉相结合的体验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幼儿审美体验的需要。
户外是幼儿最天然的学习场所。在户外环境中,草、树、花、木、沙、石、水等都是构成艺术美的自然性元素。自然景致与场域内的建筑群形成互动统一,使幼儿户外活动的场域富于多样性、功能性、艺术观赏性。户外墙壁作为天然的露天美术馆,构成了户外艺术画廊。在户外儿童生态乐园——桐心园中,木工房、石头屋、道具坊、泥巴棚,干、湿沙池依次坐落在此。幼儿在这些功能房中尽情地表达,他们用木块、刨花、石头、陶土等多种自然材料进行独特的艺术创造:嬉水池周围的鹅卵石被幼儿绘成了青蛙、鲸鱼;废旧的地砖被幼儿用来制作成了石板画;粗大的水泥管也穿上了艳丽的服装;连废弃的水缸都绘制成了别致的景观。幼儿在这个清新、自然的环境中嬉戏、玩耍,美化自己的生活,感受着自然、感受着艺术。
2.融合专业,扩大区域提供广阔空间
在儿童美术创意室中,从色彩到造型、从平面到立体,从墙面到地面,工作室都突破了传统环境的局限,呈现出互动性、多元化的艺术氛围,使幼儿时刻感受到视觉的满足。美术创意室的活动既有别于以教师预设为主、具有高结构性的集体美术活动。又不同于空间相对狭小,材料相对单一的班级美术区域活动,它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让幼儿以愉悦、自主的心态参与活动,感受艺术创造的乐趣,抒发内心的情感,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创作。
按照功能不同,美术创意室划分为泥工区、材料综合制作区、绘画区。每个区域又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泥工区分成土陶和软陶制作;材料综合制作区分成剪纸区、粘合区、搭建区;绘画区分为有色区、无色区(有色区主要引导幼儿大胆地体验色彩、感受色彩,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在无色区内主要让幼儿体验造型的魅力)。这样的划分不仅能使幼儿接触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为其提供了更宽泛的选择机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决定与创作。
三、让幼儿自主参与到美术欣赏的环境创设中
班级主题墙是幼儿艺术作品最直观的展示方式,也是幼儿审美创造主体性的一种体现。班级主题墙中的主题源于幼儿生活体验的点滴,孩子们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对生活里种种人与物、情与景的理解、愿望、情绪与欲求。幼儿用自己的“天真之眼”发现的生活中的美,装饰了教室环境,更滋养了他们幼小的心田。此外,还可以将生活情境延伸到社会情境中,诸如,以各种传统节日、民俗文化进行的主题化设计,将审美的教育从幼儿园的小环境在审美的范畴,引入到更广阔的文化世界。
例如,在大班开展“特别的我”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兴趣高涨,先是畅谈自己的特别之处、自己的本领等,进而开始自发地在班级的美工区中画出自己。于是,教师顺应幼儿的需要,一方面引导幼儿充分观察自己、了解自己特征后进行绘画;另一方面,教师为幼儿寻找、搜集了许多绘画大师笔下的“我”,布置成“我的系列名画欣赏”墙饰,供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欣赏。幼儿在最初的欣赏时更多地倾向于作品所表现出的具体内容并做出直觉地判断,而此时,教师采取接纳的态度,让幼儿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通过观察和倾听幼儿的心声,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再次欣赏,帮助幼儿提升认识,让幼儿深刻感受艺术家在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的运用,获得新的经验,并运用于自我新的创造。
编辑:cicy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北京西城槐柏幼儿园 刘玥祎 随心所语——《...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
- ...仅仅只限于开展我们的科学活动,还可以进行音乐活... A-vicky 阅读人气:19
- 美工区属于什么性质区域(探索性,表现性还是欣赏性) 美妙 阅读人气:7
- 期末了,综合课的教案我还是写不来,美术,健康,音乐... 默沫 阅读人气:4
- 怎样让孩子从小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蜜蜂-刘 阅读人气: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