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指令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代敏 来源: 上传时间:2012-01-08
教师指令的内涵
在幼儿园,教师的“指令”就是指教师(说话者)想让幼儿(听话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相应的语言、行为反应而发出的信号,也就是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幼儿发出的指示和命令。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日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指令的作用。而当前幼儿教师在运用指令时还存在诸多问题。
当前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指令运用所存在的问题
1.教师指令中暗含的控制性过强,忽略了幼儿自身的主体性
教师的指令对幼儿言行的控制过强。控制的目的是防止教学活动中出现混乱,保证活动有序地、顺利进行。控制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什么时候该回答问题,什么时候该休息,什么时候该喝水、上厕所等等。教师在下达这些指令的时候只是从教师的角度考虑,让幼儿在特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这样更方便管理,并未顾及儿童的真实感受和需要。让人担忧的是,老师们在发出这些控制性指令时,看到的仅仅是这些指令能让儿童的言行符合自己的要求,却忽略了幼儿自身的主体性。比如:教师让幼儿自主玩沙,却不停地发出指令: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要怎样……把幼儿集合起来讲评时说:“刚才有的小朋友玩得很好,有的小朋友虽然在玩,但是玩得不好。现在,让某某来讲讲他的玩法。”听了老师的讲评后,幼儿纷纷围在老师身边,不住地演示自己的新玩法,期待老师的表扬。教师表面上给了幼儿自主,但实际上教师的“指令”和“讲评”误导了幼儿,使幼儿的行为更多地是为了符合老师的“指令”,迎合老师的意愿,而不是出于自己活动的需要。当幼儿通过教师的行为和言语揣测教师意图时,所谓的幼儿自主也就名不副实了。
2.教师下达的指令不够明确,导致幼儿作出错误的反应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老师会对幼儿下达许多指令,其中大部分是每天都要做的,因而老师也就不再关注自己下达的指令是否准确。比如:在一次体育活动中,孩子们在练习踏步走时动作总是懒洋洋的。老师见状,便再三强调:“看谁走得最神气”,“看谁走得用力些”,无论老师再怎么反复强调,孩子们仍然走得懒洋洋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的指令并没有发生作用,孩子们根本就不知道“更神气”应该是什么样的,怎样才算是“更用力”?换言之,也就是教师的指令不够明确,太笼统,所以这个指令并没有产生效果。之后教师把踏步走的指令改为:“小脚用力踩,踩出唰唰唰的声音来”,这样的指令就更为有效。孩子们果然走得更有精神。所以教师在下达指令时,一定要明确,以便使小孩作出与指令相适应的动作反应。
3.教师下达的指令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幼儿心理学表明:幼儿的生长发育虽十分迅速,但还未完善;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但知识经验匮乏;幼儿的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幼儿的心灵稚嫩纯洁,但特别容易遭到伤害;幼儿的认识能力水平较差,对自己的行为往往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但会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教师对幼儿的任何指令都会对幼儿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相对来说,在幼儿园中对教师正确运用指令的能力要求更高,要求教师的指令要具体、明晰、形象、富有童趣等。但在当前教师运用指令的实践中,经常出现指令不明晰、无法落实到位、长篇大论、语速过快或过慢、语病过多、呆板等现象。
4.教师在下达指令时没有考虑到具体对象及情景
在一个下雨天,我曾见过这样一幕。一位老师对教室里的孩子说:“现在到了做操的时间,请小朋友们排队”。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的孩子们都一起向外冲去。那位老师见状急忙又喊:“快回来,今天下雨,在教室里做操”。于是孩子们又呼啦一下涌进了教室。那位老师责备道:“下雨天怎么可能在外面做操?真是不动脑筋!”
见了这一幕,我心里不禁涌上许多感触,一个班的孩子都理解错了老师的意图,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不动脑筋?
单看“请小朋友排队”这句话,在语意、语法上都没有毛病,似乎不是老师说的错误。可是若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句话不但有毛病,而且毛病还不少。首先教师没有根据下雨的情景,交代在什么地方排队;其次没有说清排什么队;再有就是没交待是否要带什么物品去排队。
这些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必须一一交待清楚的重要问题。幼儿年龄小,思考问题不可能很有逻辑很周到,他们对于一些事情的反应往往是依靠常规习惯。就像那个班的孩子一样,他们早已习惯在做操的时间听见老师讲“请小朋友排队”,便意味着要到操场上去排队做操,而没有立刻意识到在下雨天是要改在教室做操的。出现这一错误,责任在教师。
因此,教师在向幼儿下达指令前应先想一想,现在的情景是怎么样的?交代的是否符合今天已经下雨的情景?有无遗漏什么?特别是对于一些幼儿早已习惯却有了变化的情况,更要根据具体情景,将话说完整,将问题交待清楚。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正确运用指令的策略分析
运用适宜的教育策略,能使教师指令游戏化,充满趣味性,赋予指令以游戏的性质,赋予幼儿以角色的意识,很容易使指令本身成为幼儿的内在动机而得到响应。这些游戏化的指令远比直接生硬的指令更容易奏效。只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指令,都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提高趣味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效。因此在运用指令时,需要使用以下策略,以保证教师指令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1.转变教师教育理念,确保指令的适度,把自主还给幼儿
为什么幼儿缺少真正的自主呢?归根结底是教师教育理念上的问题。教师往往多从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去想问题,没有站在幼儿的角度为幼儿考虑。如有的教师为了维护班级常规、活动效果等而制定了太多的“指令?:绘画时经常听老师说“小嘴巴闭上”,上课时“小手放在小腿上”等等。当幼儿的行为不符合教师下达的“指令”时,教师就会采取种种措施将幼儿引到“指令”中来,可这样一来,幼儿哪有“自主”可言呢?
如何实现幼儿真正的自主?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确保发出的指令多少适中,平等对待和尊重幼儿,对幼儿少一些指令和规则,多一些对话和理解。教师可以在自主活动中,和幼儿进行有意义的互动,成为幼儿自主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比如:很多幼儿园吃完早点后,教师通常都会下达一声指令:“小朋友们静息”。开始几分钟幼儿都比较安静,但不一会儿就乱了起来。笔者觉得可以把饭后的活动改为自主活动的形式,教师提供一些图书、纸张、磁带等让幼儿自由结伴,他们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自然提高了活动的兴致。过去起床时,规定是集体起床、如厕、洗手,动作快的幼儿往往要等很长时间;现在改为谁先穿好谁就可以自主活动,结果,幼儿不仅起床的速度快了,而且还促进了他们动作的敏捷性。过去自主游戏是教师统一安排,不敢放手让幼儿自由游戏,认为放开就会乱;现在放开了,让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参与游戏,不仅改变了以往死气沉沉的局面,亦使幼儿体验到自主游戏的乐趣。
在幼儿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每位教师都要摆正自己和幼儿的位置,以幼儿发展为本,把“自主”真正还给幼儿。
2.教师下达的指令要准确、无误,便于幼儿正确理解并作出相应反应
教师所下达的指令要准确无误,这就要求教师在下达指令时要避免以下一些错误:
首先是要避免下达的指令有语病,教师的语言准确程度与幼儿能否理解并作出相应的动作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其次要避免长篇大论、语速过快或过慢。再次要避免使用抽象的概念,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理解和把握较为抽象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下达指令时要直观、形象,必要时还可以先示范一下,再让幼儿去行动。
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直观形象,帮助幼儿理解和感知各种抽象事物、概念等。因为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生动、具体的事物,特别是对观念的理解,更需要借助于形象。教师指令的形象性能激发幼儿兴趣,把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正确理解教师所下达的指令并作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3.确保指令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教师在下达指令时,要确保指令符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指令并在较短时间之内就能将指令牢记在心。以小班幼儿为例,他们年龄小,以无意注意为主,集中注意的时间很短,对他们讲过多道理就是“对牛弹琴”。他们不会刻意去记住老师的指令,所以指令一定要短,用最短的话把最核心的要求提出来,而且要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久而久之,这些要求便能内化为宝宝自己的规则意识与行为规范。就拿开小火车来说,教师可以编一句儿歌让小孩记住开火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小火车,慢慢开,火车不能断开来”。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所有的要求,宝宝听着听着,自己都会念了。长此以往,就算老师不说,宝宝也能自觉排队,一个接着一个而不乱走。
4.教师下达指令时要结合指向的对象和具体情景,发出适当的指令
具体问题具体处理,每个幼儿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在对幼儿发出指令时要注意个体差异性。而且某些指令对集体和对个人所产生的效果不一样,有的只能用于集体,有些只能用于个人。教师在运用过程中应关注到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能理解并执行,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所发展。
另外,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环境或学习材料,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运用不同的指令。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指令有的放矢。教师指令需要因人而异,因学习内容而异,因学习环境而异,因时间变化而异等,这是针对性原则所要求的。就拿前面排队的例子来说吧,因为天下雨了这个具体而又特殊的情景,教师在下达指令时就应该与平时有所不同。
5.要注意发挥指令的教育价值,并不断对指令的运用进行反思,规范指令行为
适宜的指令有着特殊的教育作用,可以通过指令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全方面进行把握,既要考虑指令内容,又要关注幼儿,还要灵活处理,随机应变,做到“润物细无声”。
教育不是固有的某种计划或安排,它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指令在运用过程当中也是一样的。教师应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正确运用指令的方法,通过形象、生动、有趣的指令,让幼儿轻松接受,乐于执行,让指令散发教育的魅力。
编辑:cicy
上一篇: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下一篇: 初探幼儿园种植活动的质疑精神培养策略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力;我带领班里孩子们以“我来当爸爸、妈妈”为主题... 淡颜墨青 阅读人气:385
- ...,是他们自己发现学习新事物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价值...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
- ...手上路,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有深刻的感受。第一知道... 江雪 阅读人气:1258
- ...富性和多元化,所以种植园地为许多幼儿园开展各类... A-vicky 阅读人气:19
- ...包揽了主题墙制作的所有。有一次我们在评班级主题... 看不见听不见 阅读人气: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