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快乐1O分钟”到“我的时间我做主”
作者:李艳红 来源:北京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2-09-16
幼儿社会领域的教育研究是我园研究时间最长的合作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共同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原因,讨论对策,然后进行再实践,不断将研究推向深入。下面是我班开展的一个社会领域教育活动案例,与大家分享。
大班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一个过渡期,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大班教师的一个工作重点。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呢?我们有很多困惑:家长希望我们让孩子学习一些汉语拼音、加减运算等,而学前教育的理论告诉我们,要重在帮助幼儿做好相应的心理和能力准备。
在集体研讨活动时,我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大家也纷纷表示和我有同感。在主持人的倡导下,我们将这个问题确定为合作研究小组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主持人当场要求大家回去以后查找资料,以全面了解幼小衔接的含义。同时要求我作为实践者重点分析班上孩子的情况。在第二次的小组研究活动中,我向大家介绍了我班孩子的现状:在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时间观念非常淡薄,如厕、喝水拖拖拉拉,不能遵守活动时间,做事缺乏计划性……我的介绍引起了其他教师的共鸣,大家认为这些现象其他班幼儿也存在。同时,大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交往能力等才是幼小衔接教育的重点。根据我园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孩子学会有计划地做事是个切人口。那么,如何来开展相关的活动呢?大家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有一位老师提议:“就从课间十分钟入手,让大班孩子学习在一定的时间内有计划地做事情。”大家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可操作性强,于是建议我在班上开展“快乐1O分钟”的主题活动,从“认识时间”入手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10分钟能做什么事情。
于是,我设计了“快乐1O分钟”的主题活动,并从“认识时间”的相关活动开始。为此,我组织幼儿参观钟表店,在班里创设了“钟表店”的探索操作区域,还开展了“热闹的钟表店”音乐欣赏和韵律活动。我还把感受、认识时间与孩子的一日生活安排联系起来。在过渡环节,我经常引导孩子们看钟表,问他们现在几点钟,我们该进行什么活动了。以引导孩子关注时间,关注活动,关注自己该做的事情。就这样,孩子们对时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建立了初步的认知。之后,我与孩子们约定,在集体活动和户外活动转换的时间里让大家自主安排10分钟的过渡性活动。我让孩子各自制定自己的1O分钟活动计划,并按计划行事。孩子们对此非常有兴趣,积极制定计划,实施计划。但是,最后的效果并不太理想。有的孩子只计划做一件事,结果时间有多余;有的孩子计划做好多件事,结果哪件事也没有做好……在和孩子们讨论他们执行计划遇到的问题时,有的孩子说:“我用1O分钟画不完一幅画!”有的孩子说:“因为玩电脑的小朋友太多了,所以我们都没能玩上!”有的孩子说:“我看完了一本故事书,但想去上厕所就没时间了。”有的孩子说:“我们定计划的时候觉得1O分钟挺长的,可是一玩起来,就觉得1O分钟一点也不长了!”孩子们的种种说法表明,他们还不明白课间1O分钟该做些什么或能做些什么。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相关问题,我主动邀请研究小组成员观摩我组织的“快乐1O分钟”活动。在观摩之后的研讨环节中,我进一步把我的困惑提了出来。研究小组的老师们也发现了孩子们在制定和执行计划中出现的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孩子们根本没明白为什么要设置课间1O分钟,所以他们还不太明白制定课间1O分钟计划的意义。”“孩子们还没有建立时间概念,难以确定做某件具体的事需要多长时间。”……大家经过讨论后认识到,导致孩子制定计划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设置课间1O分钟这个环节;二是缺乏对时间长短的准确感知,缺乏根据时间长短做计划的经验。为此,大家建议通过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观看记录片、和小学生座谈、听教师讲解等方式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1O分钟的作用和意义,并在班上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如,开展“模拟课间1O分钟”活动等。同时,要引导孩子准确感知和把握时间长短,建立起时间概念来,例如,让孩子通过体验明白1分钟有多长,可以做些什么事;5分钟有多长,可以做些什么事;1O分钟有多长,可以做些什么事,从而培养孩子根据时间长短合理安排事情的能力以及珍惜时间的意识。
这以后,我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孩子全方位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如,放映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录像片,安排孩子们与小学生座谈,让孩子们了解到小学生的每堂课都是40分钟时间,小学生们只能在课间1O分钟时间整理学具、如厕、喝水、休息或做点其他事,上课铃一响,就得回教室继续上课。课间1O分钟不可能做耗时太多的活动或游戏,否则会耽误下一节课。后来,我也试着按照小学的作息时间表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以引导孩子们进一步体验小学课堂和课间1O分钟。同时,我还引导孩子通过体验感知1分钟、5分钟、1O分钟有多长,可以完成哪些活动。通过实践和体验,孩子们获得了相关经验,有的说1分钟可以写6个字,有的说1分钟可以穿1 6颗珠子,有的说5分钟可以完成如厕、洗手、喝水3件事情,有的说5分钟可以折一架小飞机……我还根据一日生活活动的安排组织孩子开展穿脱衣服、叠被子、整理小书桌比赛等活动,培养孩子们抓紧时间做事情的习惯以及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体验,我再次把“快乐1O分钟”交给孩子,让孩子们重新制定并实施计划。孩子们的表现果然与以前大不相同了。很多孩子建立了时间概念,能根据时间长短做计划了,他们开始明白“快乐1O分钟”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开始关注计划完成的质量,并且逐步建立了灵活调整计划的意识,如,有的孩子就提出:“如果玩电脑的人多,需要长时间排队,那么我就可以换做其他事情,或休息一下。”“快乐1O分钟”活动成为一个颇受我班孩子喜爱的典型的社会领域的教育活动。
“快乐10分钟”活动开展一段时间了,孩子们对课间1O分钟的活动计划做得更合理、更完善了,执行得也更好了。“快乐1O分钟”主题活动是否还需要继续深入开展下去,引起了研究小组成员的关注。
在“课题日”的研讨过程中,主持人提示大家首先要思考开展“快乐1O分钟”活动的目标是什么。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大家认识到我们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有计划地做事等的意识和能力,而开展“快乐1O分钟”活动只是达到这些目的的一个具体方法而已,所以活动需要继续深入开展下去。现在孩子们已经能够较好地制定1O分钟计划了,那么我可以向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请他们制定更长时间的和更复杂的活动计划,如活动区活动计划、晚间活动计划、春游计划等。于是,在接下来的教育活动中,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尝试制定更长时间的活动计划,例如,尝试制定一个小时的活动区活动计划。我要求他们不但要计划好去哪个区活动,还要计划好做什么活动、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和谁一起玩等。就这样,不但锻炼了孩子们制定计划的能力,还锻炼了他们协商、沟通、合作的能力。在与家长沟通以后,我还引导孩子们尝试制定晚间活动计划,要求孩子们既能安排好自己的游戏时间,又能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些家庭活动。通过反复的实践,孩子们制定和执行计划的能力提高了,也更加珍惜时间了,努力成为了时间的主人。研究小组一直在关注我班的活动进展,在又一次的观摩和研讨活动中,有位老师有感而发:“我觉得李老师班的活动已经不只是‘快乐1O分钟’了,可以说是‘我的时间我做主’!”于是,大家一致同意,把活动名称改为“我的时间我做主”。从“快乐1O分钟”到“我的时间我做主”,教育目标没变,但是后者的要求更高,对孩子的挑战也更大。
三年多的合作研究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感到研究不是一件神秘和令人生畏的事情,而是一个快乐探索、快乐发现、快乐成长的过程。我们的相关研究会继续深入下去,我们的合作研究会继续开展下去,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们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一定会走得更远。
编辑:cicy
上一篇: 幼儿园园本教研:家园互动有良方
下一篇: 让每一位教师发出自己的声音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稿讲的 动作和抑扬顿挫都做到了) (三)自由答辩... 胖圈圈 阅读人气:514
- ...,他似乎才有反应,第二,故意磨叽,说好的给了足... 春苗 阅读人气:65
- ...它穿上了一件防护衣;还有的专门用结实的盒子搭了... 淡颜墨青 阅读人气:385
- ...而真实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母亲的大爱和大智慧,... 英子 阅读人气:361
- 小孩三五分钟就想尿尿的习惯如何处理? 时光风靡 阅读人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