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交流分享中乐于倾听
作者:张秀兰 来源:普陀区豪园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2-10-15
个别化学习中的交流分享不仅是幼儿分享成功、提出想法的环节,也是教师提升幼儿经验、适时指导的时机。教师在重视交流分享的同时,也会面临许多困惑,如有的幼儿对交流分享的内容不感兴趣,始终游离于活动之外;有的幼儿在交流分享持续五六分钟后,注意力就开始分散。为了让幼儿乐于倾听,我在分享内容的选择、分享环境与分享方法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选择恰当的分享内容
幼儿只有对倾听的内容感兴趣,才会集中注意力专心倾听。因此,在个别化学习的交流分享环节,教师要准确把握交流分享的价值,并根据幼儿的经验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一)把握分享内容的价值
交流分享是为了帮助幼儿梳理、提升已有经验,将幼儿的学习体验引向更深的层面。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观察,准确判断哪些内容有交流分享的价值,做到心中有数,在有限的时间里巧妙引导,使交流分享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因此,在幼儿游戏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将幼儿出现的共性的、有突破性的问题放在集体中讨论、交流,让所有的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发展。
例如,在“找春天”的创意刮蜡画区域中,我为幼儿投放了粗细不同的刮画笔。在观察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对如何更方便地使用刮画笔形成了一定的经验,我认为让幼儿掌握操作材料的使用方法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具有交流分享的价值。因此,交流分享时我展示了幼儿的多幅作品,引导他们共享经验:“这些画真美丽,有的线条粗,有的线条细,你们用了什么方法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呢?涂色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涂得又快又好?”由于部分幼儿已有相关经验,也有更多的幼儿想了解刮画笔使用的不同方法,因此分享时每个幼儿都能专注地倾听,使分享交流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关注分享内容的挑战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已经开始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对于事物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交流分享的内容缺乏挑战性,幼儿就会失去倾听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关注交流内容的挑战性,并通过开放性与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幼儿积极思考和交流,引发生生互动,这样有助于提升和拓展幼儿的原有认识和经验。
如在中班“动物园”主题下,我投放了“卡片对对碰”的游戏材料。“卡片对对碰”对幼儿的表达能力以及幼儿对动物特征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要求。游戏中,有时能力较强的幼儿会输给能力较弱的幼儿,输了的幼儿都很不甘心。于是,我在交流分享时引导幼儿:“为什么卿卿总是赢,聪明的雯雯总是输呢?”雯雯说:“因为卿卿说不清楚,我根本猜不到。”我接着说:“原来要说清楚别人才能猜对。那说什么才能让别人更容易猜呢?”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说说动物‘衣服’的颜色。”“可以说说动物长什么样。”我继续追问:“除了动物的外形特征,还可以说些什么呢?”又有幼儿回答:“还可以说说动物喜欢吃的东西。”“可以说说动物住在哪里。”“可以说说动物有什么本领。”交流分享中,由于教师关注了交流内容的挑战性,循序渐进地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因此,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专心倾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幼儿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创设良好的分享环境
个别化学习的交流分享是促进幼儿个体建构与群体共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精心创设良好的交流分享环境,让幼儿尽情表达、主动倾听。
(一)合理安排座位
视觉效果对幼儿的倾听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交流分享时要合理安排座位,为幼儿乐意倾听创设条件。座位的安排要考虑到两点因素:一是幼儿看得清,二是幼儿相互间影响少。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讲评内容的需要及时调整,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和教师、演示物互动。
当教师想让幼儿更清楚地看到操作材料时,马蹄形的座位安排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能让每个幼儿都看清教师和演示物,便于幼儿观察和倾听。幼儿具有好动的特点,因此在幼儿看得清的前提下,教师安排座位时要注意留有空隙,以减少幼儿相互间的影响,便于幼儿更专注地倾听。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高展示物的位置、站着为幼儿讲评、为黑板制作展板等,让每个幼儿都看得清,实现良好的互动效果。
(二)巧妙运用多媒体
幼儿的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在个别化学习的交流分享环节,教师要把握好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并在幼儿的注意力快要分散时,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将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
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并且能把幼儿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保留下来,展示在集体面前进行讨论,这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引导幼儿专注地倾听。如在一次交流分享时,大约进行了五分钟左右,便有部分幼儿开始对别人说的内容不感兴趣,有的幼儿开始东张西望,有的幼儿悄悄和旁边的同伴说话。此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张两个幼儿玩夹豆游戏的照片,并请其他幼儿猜一猜谁会赢。幼儿被大屏幕中的照片和猜输赢的游戏所吸引,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于是,我趁热打铁播放了一段幼儿游戏时的录像,并对大家说:“你们猜得对吗?到底谁会赢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吧。”此时幼儿看得很投入,眼睛都紧紧地盯着大屏幕。生动的画面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倾听兴趣。
三、预设有效的分享方法
教师不仅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交流分享环境,还要采用多种方法,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一)运用预约法,关注个别幼儿
每个班级总有一些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活动缺乏兴趣的幼儿。对于这些幼儿,教师在交流分享时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引导他们逐渐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通过观察,我发现一些喜欢做小动作、不乐于倾听的幼儿总喜欢选择后排,和好朋友坐在一起。这样一来,他们便有机会做小动作或者和同伴讲话。因此,在交流分享前,教师可以采取事先预约的方法,让这些幼儿坐在前排,并告诉他们今天老师会提问他们。由此,那些平时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幼儿,在教师的重点关注下,便会控制自己的无意注意,专心倾听,积极参与到交流分享中来。
(二)利用展示法,吸引幼儿倾听
对于幼儿而言,作品的展示也是一种交流,它的直观、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比语言更能吸引幼儿,从而激发幼儿与同伴间的交往。因此,在交流分享时,我经常利用幼儿丰富、美观的作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讨论。每当一幅幅作品展示在幼儿面前时,幼儿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做到用心倾听。
(三)借助激励法,强化倾听行为
幼儿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教师适时、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是对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肯定,更是促进幼儿养成倾听习惯的动力。在一次交流分享中,我展示了文文的美术作品,并赞美道:“这幅画真美,画里的每一样东西好像都会说话,似乎在说春天来了。”幼儿的注意力马上都集中在画上,专心地听我讲述。于是,我继续引导幼儿:“谁的小眼睛也会发现美,你找到这幅画里的春天了吗?”我首先用具体的、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表扬幼儿,并鼓励幼儿发现美,既给受到表扬的幼儿以自信,也给其他幼儿以启发。在交流分享中,一颗五角星、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往往都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在教师的表扬和激励中,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也逐渐形成了。
有效的个别化学习交流分享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多元的策略,以及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意识。教师只有准确把握交流分享内容的价值,根据幼儿的经验关注具有挑战性的内容,精心为交流分享选择恰当的内容,并创设良好的分享环境,采用多种方法不断地强化幼儿的倾听意识,才能提高幼儿的倾听水平,让幼儿乐于倾听。
编辑:cicy
上一篇: 幼儿生存启蒙教育的思考与策略
下一篇: 培养托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有效的利用种植园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A-vicky 阅读人气:19
- 合肥海恒阳光幼儿园 《谈谈我对主题和主题墙... 看不见听不见 阅读人气:135
- “护蛋体验”——增进幼儿社会情感 : 内容概要:根据近期... 淡颜墨青 阅读人气:385
- 北京西城槐柏幼儿园 刘玥祎 随心所语——《...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
- 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让幼儿能够跟着老师一起学唱歌? 偶只是一个橘子 阅读人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