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素材为载体的幼儿社会教育活动
作者:吴玉姗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教工第一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2-10-20
《纲要》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教师在幼儿园里组织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时,却往往以阐明道理为中心,忽视过程中幼儿社会行为与方法的指导;以统一认识为宗旨,忽视幼儿社会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与感悟,从而扼杀了幼儿个性和思维的多元化、创造性,使幼儿社会教育活动干瘪乏味,失去了应有的情趣与活力。如何让社会教育活动“从幼儿生活中来,到幼儿生活中去”呢?我尝试把生活素材引进教育教学,使“小天地容大社会”,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社会知识,熏陶社会情感,形成社会行为。
扮演生活角色
即教师创设现实社会中的特定情景,让幼儿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使幼儿表现出与这一角色一致的社会行为,并在此过程中感知角色间的关系,掌握自己承担的角色所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要求。
如在大班社会活动“独自在家”中,教师利用娃娃家的电话,创设了陌生的送水工想方设法向幼儿索要家庭住址的情景。通过游戏般的活动,使幼儿知道了不能向陌生人透露家庭住址,以及如何巧妙地回绝送水工的要求,从而达到有效的自我保护。
体验生活游戏
即幼儿在教师“设计”好的游戏(如体育游戏、语言游戏)中,自然习得社会生活经验。
如大班社会活动“合作真快乐”,教师设计了“呼啦圈少怎么玩”的游戏。大班孩子都知道“应该合作”,但在实践中却欠缺合作的方法。第一回合以四人一组玩一个呼啦圈,以玩法最多的小组为胜方;第二回合以全班幼儿为大组,共玩六个呼啦圈,以提出最佳玩法、获得全班认可的幼儿为胜者。游戏后,幼儿从中自然总结出了简单易行的合作协商方法——即请求和邀请,同时还学会了合作中的礼貌用语。幼儿之间的友谊加深了,创造性发挥出来了,合作意识及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评价生活行为
即对幼儿符合或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言行给予褒或贬的判断,从而使幼儿受到教育。前者对幼儿的社会性言行有正强化作用,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亲社会的言行出现;后者对幼儿的社会性言行有负强化作用,能纠正和制止幼儿不良的社会行为和后果,但为了尊重幼儿应慎用。
如在小班社会活动“我们怎样爱护图书”中,教师选取了幼儿看图书时的照片“一个女孩一下子抱走了一摞书”和辅助读物中的图片“一个男孩只拿了一本书来看”。在幼儿讨论了两种做法的对与错后,教师及时小结:一次拿一本书,看完后放回书架,再拿另外的一本,这样每个人都会有书看,也不会损坏图书。
进行完此次活动后,教师可用摄像机悄悄地拍下幼儿看书时的表现,放给全班看,用事实说话,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鼓励幼儿正确的行为,及时纠正错误的行为。
讨论生活案例
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鲜活案例以及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童话、故事等,对孩子们来说因为熟悉就有着特别的亲和力,教师可适时适当地加以利用进行“借力教育”。
如大班社会活动“节假日不休息的人”,为了让幼儿萌生对劳动者的敬佩之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教师首先从幼儿生活人手,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在节假日是怎样辛勤劳动的,触发幼儿内心的初步情感体验。然后,通过新闻片段,展示了公交车司机、火车站检票员和消防官兵三位有代表性的劳动者的事迹,使幼儿对劳动者的敬佩之情更深一步。这时教师借机提出:“他们此时此刻什么感受?大家以后怎么做才能表达心中的感谢?”非常顺利地完成了教育目标。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师借助活生生的生活素材,不断地通过设疑、对比、总结,可以触发孩子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思辨生活疑点
即教师指导幼儿就教育活动中某些具有争议的社会性问题、观点及认识,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交流意见。
如进行大班社会活动“躲开危险”时,创设“公共场合下收到别人给的糖果”情境,组织幼儿对“收下”和“拒绝”两种做法进行选择,然后相应地站到A、B两个圆圈中,并说出这样选择的原因。而后,让幼儿就“用什么话礼貌地拒绝”和“收下后怎么处理”展开辩论,最后由教师来做点评。
幼儿通过辩论明辨了是非,提高了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能力。这种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幼儿自由发表意见和感受,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懂得了不同的人对待问题的看法不同,从而摆脱自我中心。
讲解未知生活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仅仅依靠幼儿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很难把握事情的本质,所以教师感性的、生动的、具体的讲解,有助于降低幼儿理解的难度,从而帮助幼儿提炼原有的社会知识经验,使之系统化、明确化。
如大班社会活动“如何与陌生人交往”,当课件中的小朋友被一个陌生人带走后,教师借机提问:“陌生人非要抱你走,你怎么办?”并抱起幼儿。孩子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打llO”,在肯定了孩子的已有经验后,教师可提示并追问幼儿:“这是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你还有时间打电话吗?”从而一步步引导幼儿,朝着正确的自我保护的方向前进。最后教师及时小结:对,大声呼救,向人多的地方跑,都是好办法。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简短提问和肢体动作辅助,把幼儿带入了“可能”陷入的困境,而“预演”情景中的应急策略和交往技巧,丰富了幼儿的交往经验,对幼儿今后的社会生活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社会教育倡导源于生活,回归生活。那么,幼儿社会教育活动就要以幼儿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力求站在幼儿的角度,展现幼儿用眼睛所看到的、用心灵所感受到的生活。幼儿从活动中看到的是自己熟悉的生活,感受到的是这个年龄幼儿的所思所想,这就缩短了教育活动与幼儿生活间的距离,社会教育活动就实现了它的价值。
编辑:cicy
关键词:
幼儿园社会活动
生活素材幼儿社会教育活动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会自然而然也被磨灭了。但是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 A-vicky 阅读人气:19
- ...会做事的艰难,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让孩子们在今... 淡颜墨青 阅读人气:385
- ...关注、了解自己的孩子上呢?扪心自问,我们虽然和... 英子 阅读人气:361
- 北京西城槐柏幼儿园 刘玥祎 随心所语——《...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
- 怎么写一份中班 数学公开课呢 要以游戏为主 那个女孩 阅读人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