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提问”可以重来——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
作者:许雅玲 来源: 上传时间:2013-01-08
提问,是教师依据特定的活动目标,根据相关的活动内容,设置一定的疑问情境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策略之一,是师幼之间信息双向交流的重要途径,更是区别“满堂灌”教学法与“启发式”教学法的重要标志。科学、适时、适度的提问,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益;反之,低效、无效的提问,则会导致提问有效性的降低,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的不合理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降低幼儿探究的成效。基于此,我们应当关注并精心设计科学活动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幼儿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科学活动中教师提问之现状
1.频率高,效率低
据不完全统计,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每次活动至少要提问23次,最多一次高达38次,平均每次提问次数多达30次。高密度的提问已经成为目前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教学的重要特点。但教师提问的内容多是幼儿都懂的,一看就明白的。例如,有位教师在认识“孔雀”中这样提问:
教师: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
幼儿:去过。
教师:动物园好不好玩呀?
幼儿:好玩。
教师:动物园里有些什么动物?
幼儿:老虎。
教师:还有吗?
幼儿:狮子。
教师:还有没有?
幼儿;猴子。
教师:有一种动物尾巴象扇子,跳起舞来真美丽。
幼儿:仙鹤(稍作停顿),然后继续说:孔雀。
教师(迅速捕捉)说:对,就是孔雀。
然后呈现挂图,接着问:请小朋友说说孔雀长得什么样?身体后面有什么?它生活在哪里?喜欢吃什么呢?
如此高频率的提问和程式化的提问方式,不仅显得冗长累赘,而且限制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他们发现、体验及探究的机会。幼儿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的后面。这样的提问难以构成对幼儿思维的挑战,容易流于形式。
2.应答机会不均,话语权不公平
当教师把问题抛出后,求知欲强的幼儿总是能把握课堂应答的话语权,他们用激昂的声调和激扬的情绪牢牢掌控应答的主动权;中等水平的幼儿偶尔能抢到一两次机会;发展缓慢的幼儿几乎没有回答的机会。而教师总是更多地在与求知欲强的幼儿进行着师幼双边的互动,其余的幼儿则只能当听众,被动地充当接收器。由此可见:教师的这种“助强欺弱”行为,严重挫伤了中、低水平孩子应答的积极性,忽视了幼儿能力之间的差异,使全体幼儿参与应答的机会不均等、不公平。
3.封闭问题多,开放问题少
封闭式问题要求朝某个特定的方向去思考,只有一个或多个固定的标准答案,而开放式问题没有明确的、固定的标准答案,能够给提问对象以更多的思维空间。在多次观察的科学活动中,笔者发现,教师偏向于封闭式问题,较少提开放式问题。多采用灌输式提问,幼儿主动性没有得到发挥,需要得不到尊重,感受不被教师关照,观点不被教师接纳。教师的启发和诱导都是在封闭控制系统内进行,塑造的是幼儿标准化的行为和反应。
4.待答时间短,不利于思考
有的教师在提问之后,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很短,回答问题的幼儿要么茫然不知所措,要么答非所问。这样不仅没有发挥提问应有的作用,而且容易挫伤幼儿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在大班“测量身高”的活动中,教师出示纤维板、小棒、铅笔、棉签,让幼儿自由选择,然后问:“你们知道如何量自己的身高吗?”幼儿说:“用那些东西来量。”至于怎么测量?测量中应注意哪些因素?如何测量得更准确?教师没等幼儿在实践中尝试,就自己进行传授了。教师说:“你们等会儿要靠墙一字站开,如果自己测量不方便,就两个人合作测量。量的时候要用工具,从起点开始量,要记录测量到的长度……”教师抛出问题后,没有给幼儿足够的思考时间,只是在自己提问自己作答。
5.回答方式简单,回应形式机械
在集体探究活动中,从观察到的提问情况来看,幼儿“齐答”和个别回答的频次较多,“讨论后汇报”和“自由回答”的方式非常少,后者几乎为零。笔者认为,“齐答”只适合有正确答案的简单问题,长期大量地使用会导致幼儿思维的肤浅化和表面化,有“滥竽充数”之嫌;“个别回答”则无法照顾每一个幼儿,一部分幼儿可能得不到关注;而对于“讨论后汇报”和“自由回答”,教师虽难以管理,但应在这两方面去突破和调试,避免提问处于高控制的状态。而在回应中,很多教师采用的形式往往很单一,评价时不是“很好”、“不错”,就是“真好”。这种大而空泛的评价实际上没有多大的意义,不可能直视问题的本质,不能引导幼儿拓展和加深讨论,致使师幼互动的质量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鉴于此,如何有效提高提问的成效,让探究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下去,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科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之策略
1.问什么——指向活动内容
(1)紧扣教学目标
探究活动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如果提问体现了活动目标和活动的重点、难点,就能促使幼儿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猜想,反之,则会使活动偏离方向而无效。
比如,在活动“物体的沉浮”中,教师把积木、纸、铁块、橡皮泥等材料放在一块布的下面,问:“猜猜我为你们带来了哪些好玩的东西?”幼儿开心地说:“是变形金刚。”“是陀螺……”这些答案都被一一否定。看到幼儿实在猜不出,教师只好将材料全部呈现。然后问:“这些东西放入水中会怎样呢?”幼儿答道:“橡皮泥会烂的。”“纸会湿的。”“铁块和积木会沉下去。”……出人意料的发言,教师不知如何回应。就这样,两次猜想占用了宝贵的时间,以致后面的探究活动只能草草结束。
案例中,教师的第一次提问完全是天马行空,幼儿只能是不着边际地瞎猜。而第二次提问则缺乏明确具体的指向,致使幼儿曲解了问题,回答当然无法朝着教师预期的方向发展。与其这样绕来绕去,倒不如开门见山地直接导入活动,先让幼儿观察材料,然后问:“如果把这些东西放到水中,你们猜一猜是沉还是浮?”使得幼儿的猜想有了明确的方向,进而在操作实验中验证猜想,思考为什么。也就是说,教师的提问要紧紧围绕活动目标,突出活动重点,指向性要强,要撇开一些非教学因素的干扰,自然有效地生成预期的活动效果。
(2)紧跟幼儿发展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情绪、思维和行动很容易受到同伴及周边事物的影响,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只要教师能根据幼儿的认知特征和兴趣来创设问题情境,就有助于提高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专注力,促使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比如,在活动“让电线宝宝站起来”中,教师出示一条电线,依次提出了以下问题: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电线宝宝站起来?②你用什么方法让电线宝宝站起来?③怎样才能只借助一种材料,就能帮助电线宝宝站得稳、立得久?
案例中“让电线宝宝站起来”的情境,使得原本抽象、枯燥的科学原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在此情境中,教师从幼儿的发展角度出发,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层层递进地设计出接近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和智能水平的问题,从而帮助幼儿梳理了已有知识,将无序、零碎的经验变得有序和完整。
2.怎么问——关注提问的方法
(1)顺势追问——让幼儿体会“科学味”
幼儿的探究需要教师适宜的指导和帮助,幼儿的科学发现往往是在教师有效问题引领下的发现。追问能让幼儿积极思考,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然而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忽视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从而错过了介入的最佳时机,致使幼儿在困难无助中失去探究的兴趣。
比如,在活动“比较水的多少”中,教师出示了四个分别标着1、2、3、4数字标识的瓶子,其形状、大小不同,瓶内装的水量也不同。教师问:“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在幼儿准确迅速地说出3号瓶里的水最少后,教师又问:“在剩下的三个瓶中哪个瓶里的水最多?哪个瓶里的水最少呢?”在教师指导下,幼儿分别将1和2、1和4、3和4两两进行比较,但无法准确说出哪个多哪个少。而教师仍不厌其烦地让幼儿继续比较,幼儿原本高涨的探究热情降到了零点。
其实,当幼儿无法正确说出答案时,正是教师引领幼儿开展进一步探究的契机。这时的问题引领尤为重要。教师不妨顺势追问:“既然用眼睛无法比出瓶中水的多少,我们何不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呢?”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幼儿原有的关于测量的经验,又为幼儿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和目标。看来,要获得一个完整的科学知识,仅有一问是不够的。教师有必要进行追问,帮助幼儿嗅到“科学味”的气息,让幼儿有机会体验“真刀实枪”地“搞科学”的乐趣。
(2)适时反问——让幼儿产生顿悟
反问就是把问题倒过来提出,以反推正,这是训练幼儿逆向思维的重要途径。适时有效的反问,会使幼儿产生心理和认知上的矛盾冲突,能将幼儿容易忽略的内容提出来,引起幼儿的注意,促使探究活动不断深入。
比如,在活动“会翻跟头的胶囊”中,当幼儿得出了“在胶囊中放入重的会滚动的东西,才会使胶囊翻跟头”的结论时,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胶囊一定要在轨道上才能翻跟头吗?”一名幼儿自语:“不一定。”教师反问:“那你认为它可以在哪儿翻跟头呢?”“在木板上。”“还可以在钢琴上、地上翻跟头。”孩子们就这样又展开了猜想,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又一次的实验活动开始了。
案例中,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和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引导幼儿反问“胶囊一定要在轨道上翻跟头吗?”当个别幼儿有了怀疑后,马上再次通过反问引导,从而使“胶囊还能在哪里翻跟头”这一问题明确为全体幼儿的共同问题。二次反问使幼儿产生了顿悟,在猜想、实验、交流中,幼儿对物体滚动的内外因素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较为清晰的认识。简洁的几句话演绎出了“峰回路转,别有洞天”的精彩一幕。
3.谁来问——直击提问的主体
(1)提问转位,留给幼儿反问空间
由于受传统教育中重知识、重灌输的影响,有些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倾向于“告诉”幼儿科学知识,造成了“满堂灌”现象。或为了恪守“完美”的活动设计,只允许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究,不愿与幼儿互动,使得幼儿不能有效发起提问。
比如,在观摩活动“磁铁”中,教师带来各种磁铁、铁制品和非铁制品,并采用一问一答式讲解磁铁的两极,什么是同性相斥,什么是异性相吸,幼儿的探究也在教师的指挥下亦步亦趋。观摩者问教师:“为什么不让幼儿自己去探究呢?”教师回答说:“这节活动要教给幼儿的知识点很多,让幼儿去慢慢发现,浪费时间,活动任务肯定完成不了。”
案例中,教师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以牺牲幼儿的提问权为代价。尽管讲得口干舌燥,可教学效果甚微。我们知道,学习主体没有任何问题的科学活动是没有生命力的,久而久之,幼儿会丧失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探究发现学习,探究需要做观察、需要提问题、需要假设和实验,这是一个发现空白、探究未知、发现真理的过程。因而,教师应当刻意创设探究中的“空白”,提供幼儿提问的机会。比如,在带领幼儿熟悉所有材料后,教师可留出让幼儿对磁铁及相关材料充分操作的“空白”,引导幼儿在“空白”中实验、思考和发问。教师不必在乎幼儿的问题有无研究价值,重要的是让幼儿拥有自己的问题,以及表达自己问题的权利。
(2)提倡质疑,提问权交给幼儿
质疑是孩子学科学的起点,科学探索要依靠问题不断推进。鼓励和引导孩子提出问题,能激发孩子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欲望。
比如,在活动“沉浮的秘密”中,教师拿出来两杯水(一杯是清水,一杯是浓盐水)和两个鸡蛋,让幼儿猜:这两个鸡蛋放在杯子里会怎样?幼儿猜到两个鸡蛋会沉下去,但结果是:一个浮在水面,一个沉了下去。当教师将两个鸡蛋交换了杯子后,幼儿又发现:原来沉下去的蛋在另一个杯子里却浮了起来,而原来浮起来的那个蛋却沉了下去。这时,幼儿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问题也就油然而生:为什么蛋在这个杯子里就会浮起来呢?杯子里的水不一样吗?
在科学探究活动面前,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个问题更重要。教师所创设的活动情境中隐含并折射出的“科学问题”,不应该由教师一个人直接提出,而应给予机会让幼儿尝试着提出。幼儿发起的提问更贴近他们的思维实际,更能诱发他们深入地探究。教师不失时机地放手,适时地挑起幼儿的认知冲突,可以促使幼儿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对探究活动充满期待和兴奋,使学习的内在动力获得有效激发,这也是教师有效引导之目的所在。
编辑:cicy
上一篇: 用“三步阅读法”读《小步走路》
下一篇: 谈谈幼儿园课间活动的组织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小班幼儿新鲜感维持不久是什么原因?家长提问该如何回... LaJJuio 阅读人气:36
- ...个大好机会。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课... A-vicky 阅读人气:19
- 半日活动要上小班科学《圆形朋友》,怎样组织?我是新... 夏是我光 阅读人气:8
- ...的表面上么光鲜亮丽,第一次知道幼儿教师不是任何... 江雪 阅读人气:1258
- ...上来看,一学期两次主题,那么只需要准备两次主题... 看不见听不见 阅读人气: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