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挫折教育简述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3-01-12
儿童心理疾患者与幼儿期经历挫折有关,幼儿面对挫折有不同的态度,比如有些会退缩,有些会勇往直前,这种差异与儿童的社会化环境有很大关系,换言之,与儿童有意无意接受的挫折教育有关。
一、挫折与挫折教育的内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时,由于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反应。它有三层含义:第一,挫折情境,即干扰和阻碍意志行为的具体情境,第二,挫折认知,即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状态;第三,挫折行为,即伴随挫折认知而产生的行为反应,如愤怒、焦虑和攻击等。
挫折应该说是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的,它会对个体的生理、心理乃至人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是个体对挫折的理解、态度和对策不同,其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就不相同。面对同一类挫折,具有较强抗挫折能力的人可能面对挫折会愈挫愈勇,再接再厉,最终战胜挫折;抗挫折能力较低或经不起挫折的人可能就会一蹶不振,而被挫折彻底战败。
挫折教育就是要培养人的抗挫折能力,正确认识挫折与失败,并化挫折为动力,不断升华自己。具体而言,“挫折教育”是指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通过以问题和任务为导向的教育,启发和促进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养成他们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逐步增强耐挫、抗挫能力。
二、挫折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人生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五岁以下的幼儿期,在幼儿期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意义重大。该国另一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要教育孩子,要使他以自己的发奋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的高昂代价去赢得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精神财富就是在挫折下获得的经验和知识。
独生子女家庭往往给幼儿过多过细的呵护,造成幼儿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教育缺憾。幼儿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按照精神分析理论,幼儿经历的挫折若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其负性情绪会因压抑而形成无意识,若再次遇到挫折,这种负性情绪会被激活,长此以往,儿童就会患心理疾病。
因此有意识地让幼儿接受挫折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积极进取、锲而不合的品格,提高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挫折教育应把握的原则
幼儿在挫折教育过程中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他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在幼儿付出努力并取得成绩时,要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挫折教育的目的是成功体验,而不是精神打击。挫折教育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1.适度适量原则
挫折教育不宜强烈,应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一次交给的难题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失去兴趣和信心。挫折过多、过大不能让幼儿正视并战胜挫折。
2.帮助疏导原则
要对幼儿遭遇挫折的全过程加以监控,适时指导,让他们不断获得战胜困难的方法和能力。对陷入严重挫折情绪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疏导,防止他们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必要时可分阶段接近目标。倘若目标难以实现,或不能按计划实现,这说明目标是不合适的,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调整或转移。
3.合理期望原则
决定痛苦和快乐感受的往往不只是成功与失败本身,而是个体对行为目的所抱的期望值。期望值越高,成功的满足感越弱,失败的挫折感越强。因此,要充分了解幼儿的长处与不足,并给予客观的评价与合理的期望,帮助、鼓励孩子向恰当的发展目标努力。
四、实施挫折教育的策略
1.引导孩子正确认识
例如正确认识挫折是引导孩子建立合理态度的前提。
有的幼儿在折纸活动中怎么也折不好小狗,于是干脆就把它扔掉了。于是,我对大家说:“折纸活动很有趣,但是也是有难度的。遇到困难怎么办? 自己多试几次,向周围小朋友多问问就行了。老师在折纸时也是试了好多次呢。相信大家都能自己完成。”通过我的引导,一些想放弃的孩子又在尝试折纸。通过小朋友们之间的交流与教师的指导,孩子们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小狗终于诞生了,特别是克服困难的小朋友显得特别兴奋“老师,我也折成了小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趁热打铁及时表扬了那些孩子,夸奖他们遇到困难不退缩。
2.注重寓教于乐
挫折教育不仅靠幼儿教师的讲解,还要尽可能地让孩子进行体验。其中,做游戏是幼儿园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常见形式,也是最有效的形式。游戏既能让孩子们获得一定的生活体验也能提高基本技能,还能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特别是在游戏环境中,一些幼儿视“困难”和“挫折”为乐趣,通过这种情境表演,他们会收获一种成功感和认同感,并且能够享受这种乐趣。幼儿教师要让幼儿体验游戏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增强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
比如,在做分组传球的游戏中,一些孩子由于身体的协调性不好,很容易将皮球从手中滑落。如果放在平时,有的孩子不愿去捡皮球回来。但是由于是“比赛”,有的孩子很快产生一种集体意识,马上跑去捡皮球回来,到指定地点后再进行传球。再如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充当老鹰的同学虽然跑得气喘吁吁,仍然乐此不疲,克服了“懒惰”的缺点。部分充当小鸡的同学为了不被老鹰捉到,双手会紧紧地抓住前边同伴的衣襟,甚至跌倒也会马上爬起来,继续游戏。
3.坚持正面引导
幼儿喜欢在生活与游戏中用某种角色(如解放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比如“学做解放军”“我是小海军”等。我们应给孩子一定的目标激励,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同时,幼儿喜欢模仿,易受暗示。挫折教育中教师的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对待挫折的态度、言行会潜移默化影响幼儿对待挫折的态度。因此,教师可以让幼儿看看自己是怎么面对失败、挫折的,用信心和勇气去感染他们,这对幼儿正确对待挫折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同伴也是幼儿身边良好的榜样,教师要善于发现,多创设条件让幼儿和同伴交往,抓住同伴的良好行为树立榜样。此外,可以利用英雄人物小时候的事迹,进一步引导孩子向身处逆境、顽强不屈的人学习,激发他们奋发向上、战胜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4.抓住教育契机
为了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勇气,教师一方面要提供多种机会,让孩子逐步经受锻炼,另一方面,也要抓住一切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如在野外活动时,引导孩子去走“勇敢者”的道路;在日常生活中接受适当的批评等。当孩子面对难题或遭受失败时,我们不要马上包办代替,更不能埋怨和奚落孩子,而应该留在孩子身边给予安慰,给他们安全感,同时鼓励孩子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寻找战胜困难的途径,必要时给予指导,尽可能让他们从挫折中获得一些教训和经验、启发和认识,使他们从小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性格。
5.重视家园合作
家长是幼儿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任何活动的展开如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挫折教育也不例外。如通过家访等活动,向家长宣传幼儿园开展挫折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成效;通过家长会、讲座向家长宣传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及与幼儿成长的关系,指导家长如何协助老师开展教育工作;开展家庭教育咨询,交流家教经验,切磋家教艺术,让更多家长从传统家教观念中走出来。通过活动,使教师和家长配合默契、步调一致,使幼儿挫折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得以落实。
总之,培养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做到“吃一堑、长一智”是挫折教育的核心。挫折教育的本质是让幼儿在挫折中学习注重“发现”和“自我发现”,从小培养个体的批判反思和社会实践的能力。最终,让幼儿意识到,挫折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挫折是一所好的学校,它赋予生命一些坎坷、挫折、艰辛、困苦,不但不影响生命的生长,反而会使生命之树枝繁叶茂。
以上内容分别摘编自《浅谈幼儿挫折教育的作用和策略》(王苏杭,《教学月刊》:小学版,2012.1/2.79~80)、《浅谈幼儿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宁晓蕾,《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2.4.146)、《让挫折教育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助推器》(张晓芬,《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2.68,124)
编辑:cicy
上一篇: 帮助宝贝大声说给大家听
下一篇: 幼儿抗挫折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培养方法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你会不会偶尔把你的男朋友当成幼儿园的小孩儿,宠着他... 胖圈圈 阅读人气:75
- 对于隔代教育的看法都有什么??? 註 題 詓 阅读人气:13
- 教育反思应该怎么写,从哪几方面?注:一名刚带小班的... 总有刁民想篡位 阅读人气:36
- 想借鉴一篇与主题教育有关的论文,有没有人能帮帮我? 嘟嘟 阅读人气:13
- 有效的利用种植园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A-vicky 阅读人气: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