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专题综述
作者:李红梅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 上传时间:2013-04-05
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通过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促使幼儿在快乐的音乐氛围中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黄浦区教育学院教研员王莉娟主持的专场中,参会者围绕着“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展开了讨论。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运用肢体语言
长宁实验幼儿园的奚珏老师在发言中谈到,她运用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幽默曲》和德国作曲家巴赫的《嬉戏曲》设计了两个大班的音乐欣赏活动。课例1中的《幽默曲》是典型的ABA曲式的乐曲,活动目标为通过欣赏乐曲,体验变化的曲式结构,并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对音乐的喜爱和感受。活动中奚珏老师请幼儿看视频中外国演员表现的身体律动,让幼儿直观感受音乐变化与动作表现之间的关联,并通过模仿表演拓宽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课例2中的《嬉戏曲》的曲式结构更复杂,是典型的AABB曲式,奚珏老师则要求幼儿用拍手表示重复的动作,运用肢体语言进行音乐欣赏。
借助故事与儿歌欣赏音乐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借助幼儿喜爱的故事与儿歌,有时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浦东新区新场幼儿园的武晓燕老师发现,《挪威舞曲》是ABA三段式明显的曲式结构,旋律变化清晰,其结构变化与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的画面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非常适合用于大班幼儿的音乐欣赏活动。于是在活动中她充分利用这一故事:听着《挪威舞曲》的音乐,像母鸡萝丝一样去“散步”,让幼儿尽快进入音乐情境,之后还有与故事环节相关的肢体动作表演等。结合故事理解音乐,能使幼儿更好地理解乐曲的轻快与急促的ABA曲式。虹口区西街幼儿园的徐斐老师则利用儿歌《小小按摩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利用儿歌,可以将幼儿的生活经验与音乐作品进行“对接”,这种形式更适合小年龄的幼儿。
通过图谱理解音乐
教师可以根据音乐内容,制作相应的图谱,使幼儿对音乐的感知更加具体、生动。图谱有多种形式,如图形谱、动作谱、节奏谱等,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交替使用。如欣赏《嬉戏曲》时,奚珏老师用简单清晰的图形谱,帮助幼儿理解乐曲中的重复节奏。
在欣赏《挪威舞曲》时,武晓燕老师为幼儿准备了一张白纸,要求幼儿运用曲线和锯齿线分别表示欢快的音乐和急促的音乐,并把听到的音乐画在纸上,最后通过师幼共同呈现图谱的方式,让乐曲的结构一目了然,更加直观地让幼儿感受到了乐曲的旋律特点。
在游戏情境中理解音乐
浦东新区新城幼儿园的方燕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开展情境化的小班音乐活动”的经验,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理解和听懂音乐。在开展音乐活动“小狗和小猫”时,开始教师只通过反复的肢体语言引导幼儿学小狗和小猫的叫声,并没有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得幼儿无法深入体验两种小动物声调强弱的不同。
因此,围绕着“感受音乐声调的强弱”这一目标,方燕老师设计了“去小狗和小猫家过新年”这一游戏情境,并贯穿活动始终。首先,通过为幼儿提供路线图谱,让他们了解深深的、黑色的、重重的脚印是小狗的,浅浅的、灰色的、轻轻的脚印是小猫的。其次,幼儿在“闯关”的游戏中获得礼物,并把礼物送到小狗和小猫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音乐和游戏情境紧密联系,幼儿在不同的环节中能够体会到不同的音乐感受。
杨浦区本溪路幼儿园的俞洁静老师在中班音乐欣赏活动“魔法花园”中设计了三个环节:整体欣赏,进入游戏情境,激起幼儿兴趣;创设游戏化的情境,体验音乐的变化;在延伸活动中进行节奏练习。游戏情境的创设贯穿于整个活动,使游戏的难度层层递进。
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的冯佳绮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中班插入式音乐活动“大熊和小鸟”,在欣赏音乐中加入了扮演角色、想象对话等环节,让幼儿大胆想象大熊和小鸟相遇时的对话并且进行角色扮演。这既拓展了幼儿的思维,也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敢想敢说。
专题研讨结束前,大家还就名曲欣赏交换了想法,参会者都建议选择的乐曲应该由易到难,中间要有重复,还要让幼儿反复聆听,熟悉音乐。教师应该掌握幼儿欣赏的方式和特点,同时根据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规律以及本班幼儿已有的音乐欣赏经验制订目标,设计音乐欣赏活动方案。
编辑:cicy
上一篇: “幼儿音乐活动教学技巧”专题综述
下一篇: 让音乐的魅力在常规培养中绽放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富性和多元化,所以种植园地为许多幼儿园开展各类... A-vicky 阅读人气:19
- ...出来。你该怎么办? 5、如果幼儿不愿意参加你的体... 胖圈圈 阅读人气:514
- ...蛋体验”——增进幼儿社会情感 : 内容概要:根据近期... 淡颜墨青 阅读人气:385
- 哪位老师有音乐课上好玩的游戏,比如节奏之类的游戏,... 蕾蕾蕾冬 阅读人气:982
- ...,是他们自己发现学习新事物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价值...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