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文化——走进孩子的生活
作者:陆春燕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3-08-22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关于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着明确的表述:“创设有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环境,一个可以支持幼儿社会互动、探索与学习的“容器”,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幼儿就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
片段一:某幼儿园环境观摩现场
我跟着老师们依次进入各个班级,大约四五十分钟的时间,走完了全园二十多个班级。从小班到大班,园部统一提供了深蓝色的KT板固定于教室门口的墙壁,用作主题墙的布置。每个班的环境布局大体相同:门口的主题墙,靠窗的自然角,评比栏,美术作品栏……幼儿在主题活动中所完成的美工作品在室内贴得满满当当,甚至一直延伸到天花板。一些区域材料被统一放置在固定的区域柜里面,有心的老师,在柜上贴出了分类摆放材料的图文标志……这么多的班级,我仅仅看到了一个小班的娃娃家布置。
在随后的环境观摩交流中,有两位老师的班级环境介绍引起了我的深思。第一位老师在介绍中说:“环境是为孩子的学习服务的,所以,我把我班环境中孩子关注最多、最喜欢的布置作为亮点介绍给大家。同时,我也把我班的布置败笔呈现给大家,这布置精致的英语角,是我花了很多心思为孩子们设计布置的,却是我班孩子最不喜欢的一个地方。这值得我们反思:究竟怎样的环境才是有利于孩子成长、学习的环境?。”第二位老师说:“我喜欢实话实说,我们班的环境,很多都是为了这次观摩赶出来的,因为其他班都把教室贴满了,所以我也得用小朋友的作品把教室贴满。但在做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环境绝不是就这样把孩子的美工作品全部展示出来,环境的互动性该怎样体现?”两位老师的由衷之言,折射出老师对环境的认识和关注:环境,与幼儿的学习紧密相连。
看着各班整齐划一的环境布置,我也不由得困惑起来,眼前除了陈设的玩具与满墙贴满的幼儿作品,那些固定摆放的橱柜以及不允许有任何变化的活动安排和作息时间,令我有像在小学的错觉。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幼儿园成为幼儿生活与学习的“快乐之家”?我想,首要的问题,幼儿园管理者必须树立“一日生活即课程”的课程观,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最大的差异,在于教育活动组织形式上的差异,小学以集体教学为主要形式,而幼儿园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集体教学只占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笔者曾观摩过上海以及广东的一些幼儿园,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幼儿园活动室的面积绝对无法与农村幼儿园相比,但在他们的教室里,活动区角是最重要的环境设置。可以灵活移动用作隔断的矮柜、屏风或随时可以开合的布帘,为幼儿的交往合作区隔成有不同材料提供的功能活动区。有的空间仅供幼儿独处或一对一活动,有的则可以让孩子进行小组群交流,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倾听或被他人倾听……而活动区角内的材料提供,则多为低结构多功能的材料,目标指向不同发展层次,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体现出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园所的文化内涵,而最关键的因素,在于管理者的教育导向和管理思路。如何引导教师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创设环境,确实是值得广大幼儿园管理者深思的一个问题。
片段二:某幼儿园的环境参观现场
刚走进幼儿园的大门,我就被大厅内所陈列的幼儿自制绘本所吸引,心想:这个幼儿园的教育特色一定是阅读!果不其然,在园领导的带领下,我看到了她们颇具特色的绘本阅览室,不仅仅是数量充足、分类摆放以适应各年龄段幼儿分层阅读的图书,更重要的,是为孩子阅读而设计的一个个温馨的小小空间,可以一个人在角落里用舒适的姿势自由阅读,也可以三五成群在一起进行小组阅读,或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集体阅读……
令我感动的不止于此。在她们的走廊活动区,我看到了一面布满旧椅子的墙壁。园长告诉我:这些椅子,是老幼儿园报废的小椅子,布置新园的时候,一位老师由参观世博园而萌生了布置椅子墙的创意,既让孩子们看到任何物品的艺术组合都可以创造一个美的环境,也让孩子们真实感受废旧物利用的艺术创造,更让孩子们获知新旧幼儿园环境的变化……在她们的音乐室,我看到了老师们用旧漆桶、染料桶制作的架子鼓,据说这是建筑工人遗留在园内的建筑废物,她们收集起来制作成供幼儿游戏的各类乐器,既满足幼儿的游戏所需,也让幼儿了解建筑工人曾为幼儿园付出的辛勤劳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精巧的游戏环境布置和丰富的自制游戏材料,在各班的活动室里,也无一例外地设计了各有特色的小小区角。
幼儿园环境是最能体现教师教育理念和创造性劳动的地方。从该园的空间设计和环境布置,我已经看到了蕴藏其中的一个理念:尊重——满足孩子所需;信任——放开孩子的手;发展——给孩子以挑战。
最近几年,新建设的幼儿园越来越多,令人眼睛一亮的幼儿园文化环境布置也层出不穷。笔者曾见到某幼儿园把本土的民俗文化融入环境的极佳设计,那些根植于幼儿生活的、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环境设计,完美地诠释了“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课程”的理念;我也曾见到某幼儿园从生活中收集了大量的自然物,把它作为艺术想象和审美创造的重要素材,落叶、枯枝、树根、干草、硬果、种子、怪石、贝壳……无一不是宝贝,在老师的构思和孩子们的遐想中变化无穷,把活动室、走廊、门厅、橱柜装点得生机盎然,富有情调。相信每个老师都能从中品味到它对孩子发展的意义:观察、留心、呵护、设计、创作、欣赏……这是自然与审美结合的环境教育,是生活与审美相融的艺术熏陶。
片段三:某幼儿园的常规视导活动
走进幼儿园的教室,最吸引人眼球的,是环境中琳琅满目的幼儿手工作品,不仅仅是同种材料的多种创意,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幼儿作品都成为游戏的原材料,引发了孩子们的多种创造性游戏。譬如,小小的一次性纸杯,经孩子们小手装饰,成为游戏区空间隔断的帘子;而角色游戏区“帽子商店”里的造型各异的帽子成品,亦全部是纸杯创意而成;主题环境的背景设计同样是新颖别致的纸杯造型……不同的班级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意设计,每个班的老师和孩子用同一种材料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全园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孩子们可以跨班、跨区进行自主游戏交往……
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化的发展始终来自于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幼儿与环境相处的方式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在上例的幼儿园环境中,幼儿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创意制作,而孩子们的操作成果,皆成为供幼儿游戏所用的游戏用品。我相信,从课程设计的总体观念到具体方案的实施,环境已经成为该园教师思考的重要因素。园长告诉我,从幼儿园手工区域活动的特色教学出发,园部要求每个班选用不同的材料作为活动内容并进行环境创设,一是为了便于老师们深入研究挖掘某种材料的功能,二是便于班级之间的互动交流,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正因为园领导明确的导向思路,使得各个班的环境各具特色,又均与幼儿的游戏、学习密切相关,使环境与幼儿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由环境生成课程,同时又在课程活动中生成环境,环境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与课程目标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教育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是支持幼儿社会化发展、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平台,是影响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而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园所的文化内涵。我想,这全在于我们怎么理解孩子的学习,追求怎样的教育效果,更重要的,我们是不是真的把孩子的需要放在了第一位。
编辑:cicy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然而然也被磨灭了。但是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 A-vicky 阅读人气:19
- 怎样让孩子从小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蜜蜂-刘 阅读人气:35
- ...的学习动机吗?我觉得还是得他们自己探究.控制和影...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
- ...套里:可爱的蛋宝贝,这下你暖和了吧! 来到幼儿... 淡颜墨青 阅读人气:385
- ...育做得那么精致,那么细腻,那么耐人寻味,让我一... 英子 阅读人气: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