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利用 其乐融融
作者:韩建美 来源:山东省垦利县第一实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3-11-23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而活动材料则是幼儿思维的支撑。它可以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帮助幼儿完成探索过程,并使探索活动向纵深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开启幼儿心智的“金钥匙”。现代生活赋予我们许多精美的材料。而这些材料后来大都变成了废旧物品,或束之高阁,或当垃圾扔掉了,实在可惜。在日常生活中,我便发动家长、孩子将身边废弃的各种各样的物品收集起来。作为教育孩子的材料、玩具,借以丰富我们的教育资源。在以“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为主题的大班探索性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欣赏、讨论、尝试、交流等环节,循序渐进地进行亲身体验,萌发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1.关注孩子,巧抓兴趣点
《纲要》提倡从生活中选择教育内容,注重随机教育。作为教师,要想知道幼儿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就必须以与幼儿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知识水平、认知特点、爱好特长等,聆听童声,透视童真,巧抓兴趣点。
如“小巧手”活动区新住进了一位“小客人”——塑料花篮(用饮料瓶制作而成)。在琳琅满目的作品中,它格外引人注目,立刻引来了许多孩子的围观。他们左看右看、指指点点,还七嘴八舌地交流起来:“这个花篮放在这里真漂亮。”“我妈妈也会做这样的花篮。”“它能当手榴弹。”……看到孩子们兴致浓厚,于是我顺水推舟引出了系列活动“废物利用,其乐融融”。
首先,利用家长资源,回收生活中的各种废旧物品。如装食品、衣物用的手提袋、纸盒、木盒、塑料盒,精巧漂亮的糖果纸、果冻盒、塑料吸管,以及易拉罐、鸡蛋壳、废旧彩笔等,这些材料五花八门,各有特点,是教学、创作中的一大可用资源。
其次,利用社区自然资源,寻找大自然中的美。请家长利用带孩子外出游玩、散步的机会,在树林、花丛中,捡花瓣,拾落叶,留意路边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凹凸不平的树皮,在体味生活的同时,也把大自然创造的美收集到幼儿园。
总之,只有当教师真正做到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并能适时适宜、机智巧妙地激发、引导幼儿对身边熟悉的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让教师的教育目标与幼儿的兴趣一致,并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的探索活动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自由讨论,大胆设想
我请孩子们对收集来的大量废旧物品进行分类。并围绕“他们都有什么用”展开自由讨论:生活中有许多废旧物品可以利用,你见过什么东西是用废旧物品制作的,你想用它们做什么,从而引导孩子自己动脑动手试一试。这样,一旦他们的头脑中带着小问号去操作,积极性、主动性就调动起来了,这时候他们对废旧物品的探索是充满好奇的,心情是热切的。
此外,我不囿于传统教育方式,而是从转变观念入手,从幼儿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主题,并有选择地将其渗透到幼儿园课程中。同时,充分尊重幼儿的经验和能力,把活动引向纵深——生成游戏,并使游戏成为幼儿的自主活动,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一种极具价值的生活活动、学习活动。
3.大胆创造,敢于求异
为把废物利用活动引向深入,我相继推出了活动“动一动”“乐一乐”。
动一动。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活动中我引导他们通过拆解、绘画、剪贴等多种方法巧制餐具,把一次性纸杯、纸碗、纸碟、吸管等组合起来制作;利用形状、大小、色泽不同的石头制作动物造型;把大大小小的包装纸盒设计制作成童话里的城堡等有趣好玩的艺术品;用纸、布、树皮、树叶、花生壳、干草、毛线头儿、旧光碟等拼拼贴贴。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使他们从中获得了个体的自我满足与快乐。
乐一乐。引导幼儿对“自制作品”进行分类,通过讨论交流,充分挖掘其教育功用,鼓励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玩具进行游戏。如在“漂亮的小花篮”探索活动中,我和孩子、家长一起用废旧饮料瓶制作了各种各样的花篮,并收集花篮的图片、画册,然后把各种花篮挂在活动室,把花篮的图片布置在活动室四周,俨然一个花篮的小世界,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可随时观察、讨论。利用这些小花篮,我们还组织幼儿讨论生成了各种游戏,如跳花篮、躲猫猫、转花篮等。根据花篮鲜艳的色彩、美丽的花纹、有规律的图案,我们设计了“漂亮花篮排排队”的游戏,引导幼儿按规律排序,通过操作寻找规律。在此基础上,建议幼儿提着自己设计的漂亮花篮跳舞,让幼儿按数量给“小动物”送花篮等。孩子们对自己设计的游戏活动百玩不厌,别有一番乐趣。
总之,在探索活动中,教师要有娴熟的“抛接球”技术,善于及时捕捉幼儿的闪光点,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幼儿,让他们“接过球”,投入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从而使探索活动真正成为开启幼儿心智的“金钥匙”,使幼儿真正感受到:废物利用。其乐融融!
编辑:c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