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活动“记录员”诞生记
作者:李英 宗黎 来源:黄浦区思南路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3-12-08
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身心发展、生活经验和基本活动技能不断增强,活动中的表现能力、合作能力、创造力和求新思维等逐渐显现,他们渴望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在完成自我发展的同时体验成长的愉快。为此,我园在掌握幼儿年龄特点、分析幼儿园原有教育活动形式、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的要求,结合其他幼儿教育活动理论,形成了一种适应幼儿发展需要的活动形式——小组合作活动。
“小组合作活动”是以2名或2名以上幼儿组成的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根据教师提供的系列活动任务,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展开讨论和交流,且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过程。这是促进幼儿探索,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完成活动目标的一种活动样式。
一个双休日前,我给班上的孩子布置了一个任务:利用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各种有趣的问题,为游戏“小考场”做前期的准备工作。周一孩子们兴奋地带着各自收集的资料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向同伴展示自己的问题。
“你知道人的心脏有多大吗?”
“你知道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看着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交流场面,我提议结伴成立小组,把大家收集到的问题互相介绍一下。话音刚落,孩子们互相招手示意,用他们自己认可的方式成立了小组。
每个小组的孩子围坐在一起,拿着自己的资料互相介绍着,交流的声音很大,并不时传出“我先讲”“老师你看,我讲的时候,他们都不听”“老师,小宝在说和交流无关的话”……
这时,申申小组的孩子们将交流资料放在桌上,几个人跑去“研究”申申新带来的玩具,全然不顾交流信息这件事。
总之,这次的小组交流活动,可以用乱七八糟来形容。
“小组合作活动”在无序的状态中结束了,反思今天的活动:第一,小组交流时幼儿都抢着说;第二,幼儿不能完整地倾听同伴的发言;第三,交流时幼儿的声音普遍较轻,导致同伴听不清楚;第四,对同伴的发言内容不感兴趣,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中。
进入大班后,幼儿在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但心理上并没有完成“去自我中心”,他们虽然有了初步的交往经验,但是对“小组交流”的含义并不理解,和同伴交流时缺少方法,交流时的信息零散、片面,所以当不同个性的幼儿组成一个小组后,很难一下子做到互相倾听与尊重,显然,他们的合.作能力发展欠佳。针对问题,我思考着如何利用小组合作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合作意识,即在小组合作活动中让幼儿学习有序地发言。于是,我向幼儿抛出了问题:怎样才能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而且每个人的发言大家都能听清楚?这样做能让小组成员在发言前就做到心中有序,避免了交流时大家“抢着说”。当然,交流的顺序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小组成员认可就可以了。
于是,我组织孩子们再次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这次活动的交流内容是:磁铁能吸哪些东西?
小组交流前,孩子们按照我的建议,商量了发言的顺序。有的小组按照学号顺序发言,有的小组按照先男孩、再女孩的顺序发言,有的小组则按照发言信息的多少来排顺序。粗略一看,孩子们的安排井井有条。可是,活动中丁丁小组的欢欢因忘记自己的发言顺序,又抢在别人前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这下引发了小组其他成员的不满,孩子们又嚷嚷开了,导致后面的活动再次陷入了混乱状态。
活动后的分享交流,大家一致提到了今天丁丁小组的“混乱”。闻闻提议请大家用图式的办法记住发言的顺序。“这个办法好!”“对,对!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记住顺序。”办法一提出,立刻得到了全班孩子的同意。有了前两次的商量讨论,第三次小组交流,孩子们便能按照他们事先约定的发言顺序进行交流,抢着发言的现象没有了。
可是,我又发现小组交流时大多数孩子只关注自己的发言,对同伴的发言漠不关心,有的孩子听到一半就不想再听了,有的孩子听的时候东张西望,能坚持听完小组中每个成员发言的孩子很少。这个现象造成了交流结束后,许多孩子对小组成员的信息不了解,小组成员好的信息不能得到很好的分享。
这样的小组交流让“交流”与“合作"失去了意义,也没有达到我们设计“小组合作活动”样式的目的——在小组中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过程,促进幼儿探索,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完成活动目标。于是,我准备再次进行调整:“设立小组记录员”——每组推选一个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和倾听情况。
“设立小组记录员”的提议一推出,就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活动中孩子们都向往能像“小老师”一样记录同伴的发言及小组中出现的“争论点”。在评选小组记录员的时候,每个孩子都积极地表现自己,想尽办法让小组成员推选自己为“记录员”。随着活动的开展,想做记录员的孩子越来越多,几乎每次活动时都有孩子来向我求助:“李老师,我们小组每个人都想做记录员,怎么办呀?”“李老师,每个人都想做记录员,该怎么选呢?”
每次评选小组记录员都是幼儿积极表现的时刻,他们会尽量展示自己的才能,想尽各种办法让小组其他成员推选自己为“记录员”。从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来看,推选小组记录员的过程是引导幼儿学习交流的一个好契机。为了鼓励幼儿学习倾听同伴的发言,与其他小组成员互动,我决定对记录员的产生方式作进一步完善。
增加一些推荐“记录员”的条件后,我再一次让孩子们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这次交流的话题是围绕“三八妇女节”可以怎样向妈妈等人表示慰问。
这次,孩子们在收集信息后,首先围坐在一起讨论发言顺序,再按小组的“标准"选举“记录员”。丁丁小组觉得可以让票数最多的小朋友当记录员;闻闻小组说小宝收集的信息最多、最丰富,可以让他当记录员;苗苗小组则一致同意让画画画得又快又好的乐乐当记录员:锦锦小组则同意鼓励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小俞做记录员;隆隆小组说请平时表现最好、能谦让别人的孩子当记录员。商量选举“标准”的过程,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交流讨论的机会,并能在讨论的过程中听取别人的建议,显然,他们的倾听和交流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在集中各小组意见的基础上,全班一致达成了当选记录员的补充条件:其一,由小组自己选举产生记录员,票数最多者当选;其二,资料收集丰富的孩子才有资格参选记录员:其三,推荐记录图示最为清晰,动作较快的孩子为记录员;其四,推荐平时不善于倾听别人发言的孩子当记录员;其五,推荐在小组活动中最能谦让别人的孩子当记录员。
可是,没过多久又不断有孩子来告状:“李老师,小德是记录员,但是他记的东西不对。”“李老师,我是记录员,但是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很快地把大家的发言记下来呀?”原来,孩子们在发言时的音量及语言的连贯性、安静倾听的程度都直接影响着小组交流的质量。
面对幼儿不能有效利用信息和活动中的动态因素进行互动,并展开讨论和交流,我叉设计了在“活动中增加小组自评环节”——记录员不仅要对每个小组成员的发言情况用图示的方式从几个方面进行记录;还要记录大家对小组成员的发言质量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发言者——声音是否响亮、语句是否完整;倾听者——是否能坚持听完每个同伴的发言。大班幼儿的自尊心明显增强,也有了初步的竞争意识,他们会把同伴的评价看得很重。为此,在活动中增加小组自评环节,是用小组约束的办法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听清楚同伴的发言内容,这是养成幼儿认真倾听同伴发言的有效手段,因为交流的基础是倾听,只有有了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发现他人的长处、吸取他人的优点,很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我计划着在下一次的“小组合作活动”中继续尝试我的新设想……
“小组合作活动”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活动中幼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较难预料这些“问题”的发生,但又不能熟视无睹、放任不管。作为教师应该及时观察、反思与分析幼儿“问题”出现的原因,与幼儿保持积极的互动,做到以下几点:
1.做冷静的观察者,观察幼儿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在持续不断的过程中修正对策,使得教育方法更符合幼儿的发展。
2.幼儿合作活动中,教师的责任在于创设环境、调节活动氛围,要避免因活动氛围不佳而影响幼儿的交流或思维。
3.做幼儿解决问题的帮助者,教师要善于把握、甚至创造机会帮助幼儿协商解决矛盾冲突与问题。这与教师利用权威直接解决问题相比,更能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幼儿诸多品质,如合作能力、活动的坚持性等。
4.从单纯的活动实施者,转变为实施效果的反思者。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方式与操作行为进行反思,提炼出操作要点及问题,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编辑:cicy
上一篇: 尊重与支持儿童的自主成长
下一篇: 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有“披着羊皮的狼”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我们可以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科学的与家长合作? 要你好看74143 阅读人气:21
- 听课记录本怎么写,刚出来实习,不太会! 嗯哼 阅读人气:7
- 第一次代中班!第一天怎么组织活动!组织什么活动? 面具爱人 阅读人气:66
- 小班语言活动《放风筝》求活动过程 Poison 阅读人气:37
- 半日活动要上小班科学《圆形朋友》,怎样组织?我是新... 夏是我光 阅读人气: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