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的自主表达
作者:冷燕菁 来源:长宁区海贝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4-06-23
幼儿搭建的那些洋溢着童真、童趣的结构作品,充分表现出幼儿对周围事物的独特理解。在结构游戏中,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都能自主表达。在表达中,幼儿能自发地学习、自觉地评价,从而获得自主的发展。
所谓“结构游戏的自主表达”,即:幼儿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根据自己的意愿,以快乐为直接目的,自由地选择结构材料,通过造型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为促进幼儿的自主表达,我在结构游戏中通过环境创设、游戏中的介入互动以及游戏后的分享交流这三个途径来激发幼儿的游戏动机,赞赏与支持幼儿的自主表达,从而演绎我园“不教之教”的独特理念。
结构游戏是借助结构材料进行表征的游戏,幼儿的经验、动机必须借助造型方式、表征方式进行表达。造型方式、表征方式即我们通常所指的“建构技能”,通常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大家总有这样的疑问:要不要教幼儿必要的建构技能?我的回答是:不教。因为“教”就不能称其为自主性游戏,更谈不上自主表达。那么,教师如何在幼儿自主游戏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自主表达呢?
一、努力解读幼儿的表征
所谓“表征”,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外在征象的主观表达。因此表征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如果仅仅按照具体事物的客观形象进行表达的话,如同数码相机照像一样,那只能说是“发现”。但表征是一个“发明”过程,在结构游戏中,幼儿根据当前的经验、认知、造型、表征水平,尤其是抽象水平进行发明,其表征方式必然是独特的。
1.读出幼儿的浪漫情结
在结构游戏中,幼儿的表达虽然受制于当前的造型水平、表征水平,但幼儿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幼儿的作品有那么一点像,又不是很像;既源于生活经验,又不能在生活中找到完全对应的事物。如:“太阳能扫地车”,幼儿不仅仅表现了“车”有车轮这一特征,还迁移了花的造型,并组合到车上,浪漫地想象着车项部有一个花一般的太阳能接收器,再添上两个喇叭状的吸尘器,就“发明”出了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太阳能扫地车”。在作品的“像”与“不像”之间,散发着幼儿的浪漫情结。
2.读懂幼儿的表征方式
幼儿的表征往往是“印象派”的。尽管造型能力受到局限,但幼儿还是非常乐于表达。他们运用零星的经验、片面的知识,大胆地用自己的方式“画”出事物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以及感受。而不像成人用数码相机照像那样表现事物的精确性、完整性。幼儿的作品中常常突出某些方面的主要特征而忽略次要特征。我把幼儿这种独特的表征方式比喻为“印象派画法”。如小班幼儿搭的电影院,前面有银幕,后面有一排排的座位和众多面向银幕的观众,银幕和观众这两个元素构成了电影院的最大特征。至于电影院围墙的高度、有没有屋顶都被幼儿忽略了。在这样的视角下,我们常常会感叹幼儿把握事物主要特征的能力,所以,教师就没必要太过于“吹毛求疵”了。
幼儿的表征往往是策略性的。幼儿在表征时,常常遇到认知方式与造型方式等方面的困扰。但面对困扰,他们有时会积极地用自己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如当幼儿没有能力来构建立体的事物时,他们就巧妙地选用平面的方式来表现立体的事物,从而避免了造型方面的难点,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困扰。如幼儿常常用平面造型的方式来表达立体的汽车。面对这样的策略,我们应该鼓励、欣赏幼儿的自信与智慧,而不要揠苗助长,等待时机给予指导。
幼儿的表征方式是多样化的。当幼儿尚不能很好地用造型的方式表现事物外形的细节特征时,幼儿常常会借助色彩以及大小、高矮、长短等方式来表征事物的轮廓特征。如幼儿用红色的积木表征中国馆,虽然造型与中国馆的实际造型相去甚远,但红色就是中国馆特征中的一大元素。幼儿还用高低不同的三个圆柱体积木来表征班级中的三位身高不同的教师。这种只对轮廓进行表征的方式如同中国的“写意画”,是幼儿的又一“发明”。
3.巧解表征中的游戏动机
“好玩”是幼儿做游戏的根本动机,也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探索的原动力。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发现幼儿表征过程中的独特创意,同时积极揭示幼儿独创背后的游戏动机。从七歪八斜的围墙→把围墙“缝”得牢牢的,从只有枪管和扳机→装上了准星和子弹的枪,这些都体现了幼儿在表征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将“好玩”作为解读幼儿“独创”的出发点和归宿。“缝起来的围墙”的游戏动机是.笼子很结实,大灰狼也推不倒,里面的动物就安全了;有准星和子弹的枪的游戏动机是:“不仅能打得准,还能一下子连发许多子弹,真是一把又准又狠的枪”。教师以揭示幼儿的游戏动机的方式促进幼儿的自主表达及自主发展。
二、积极与幼儿进行对话
在解读幼儿的结构作品后,教师还需与幼儿积极地对话,对话不仅能增强幼儿的游戏动机,更能挖掘幼儿表达中所蕴涵的价值。
1.描绘作品蕴涵的生动场景
幼儿的作品中常常蕴涵着一个鲜活的故事、一个生动的场景,教师在了解作品名称后,为进一步解读幼儿的表征方式,教师还可追问蕴藏在作品中的故事或场景,并引导幼儿说出赋予作品的语言,与幼儿形成生动的对话。如当教师发现幼儿搭了一辆只有一个轮子、且轮子向上的车时,教师追问:是什么车呀?在哪里开的?幼儿说:是挂在绳子上开的,开到山上去的。哦,原来这是一辆缆车!教师与幼儿的对话,不仅引导幼儿描绘了缆车在山间开动的生动场景,更增强了幼儿游戏时的内在动机。此时,幼儿不是机械地拼搭作品,而是幻想着自己正坐在缆车上欣赏山间美丽的风景,游戏的情结更浓。
2.传递作品中包含的情感
令我们不敢相信的是,幼儿的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我常常发现幼儿在描绘作品时营造出家庭、朋友间的亲密关系。“长颈鹿的一家”不仅体现小班幼儿能;隹确地把握长颈鹿脖子长的最大特征,还能用色彩、高矮来表征家庭成员的不同身份。同时,长颈鹿爸爸、妈妈和宝宝亲亲热热在一起的那份幸福感,这正是幼儿对于游戏情感满足的真实写照。“小长颈鹿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全家人在一起感觉怎么样?”“很开心的,就像我们家一样的。”教师与幼儿间的这种对话,及时传递着幼儿的情感,感染着幼儿的心灵,启迪着幼儿的心智。
三、有效地与幼儿进行互动
1.真诚赞赏幼儿的表达
教师努力地解读幼儿的心声,就毹不时地捕捉到幼儿表征的亮点,从而发自内心地赞赏幼儿。幼儿能从教师的眼神、脸部表 情、肢体动作中感受到教师真诚的态度。教师真诚的赞赏让幼儿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而教师随意的否定、一厢情愿的建议、不屑一顾的眼神、吹毛求疵的要求,都是源于对幼儿独特表征方式的不解。这份“不解”,极易损伤幼儿的自信心、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削弱幼儿自主表达的积极性。
2.耐心等待幼儿的觉醒
教师应该认识到幼儿的游戏反映的是其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幼儿的经验、水平、能力是逐步完善和提高的,建构水平、表征水平也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因而,教师不必对幼儿看似不完美的表征过于着急,而应耐心地等待,等待幼儿内在的觉醒与发展。等待就是尊重幼儿游戏自主权的表现。教师的等待,教师的“有所不为”,为幼儿创造了自主表达、自主发展的空间。
3.采取有效支持策略
教师能够读懂幼儿的自主表达,为教师判断幼儿发展水平并采取有效的支持策略奠定了基础,从而避免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时的盲目与随意,促进教师与幼儿的有效互动;提高教师有针对性的创设环境的能力;促使教师在分享交流中能抓住核心价值,有效推进幼儿的发展。
在结构游戏中,教师应抱着淡定的心态,俯下身来,带着一颗童心去解读幼儿的作品,欣赏幼儿的自主表达。这样,幼儿是快乐的,教师也是快乐的。教师在读懂幼儿表征方式的基础上捕捉亮点,真诚赞赏,进行有效的互动,就必定能看到幼儿向我们展现的精彩世界,就一定能够领略到幼儿自主表达的美妙境界。
编辑:cicy
上一篇: 民间游戏“石头剪子布”的数学化应用
下一篇: 在游戏情境中开展幼儿乒乓运动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一个新手对幼儿教育的感受 2016年我走上了幼儿教育行... 江雪 阅读人气:1258
- 亲们,有什么在课上认识成语的游戏吗 小樱桃 阅读人气:7
- 有效的利用种植园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A-vicky 阅读人气:19
- 小班孩子应该玩什么户外游戏? 猫猫如意 阅读人气:26
- ...到男神、女神这些字眼,决定也来无聊一把,说说你... 哈尼 阅读人气: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