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
作者:梁慧娟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上传时间:2014-07-0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贯彻这一要求,有必要对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意义、价值及组织实施策略等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引导教师把班级日常工作的重心还原到对幼儿发展有重要价值的一日生活上来。
为什么要重视幼儿园一日生活?
(一)由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应引导幼儿投入到本就属于他们的生活中去,帮助他们在活动中生活,在生活中发展。对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早就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二)由幼儿教育和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的
首先,幼儿园教育/课程是通过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来组织实施的,一日生活构成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最基本的环境。幼儿园课程经验化的有效途径,是把一日生活作为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基点”,就是要把课程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生活本身蕴含的教育价值。
其次,“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最基本、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这一特点要求幼儿园课程“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所谓“来源于生活”,是指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要来自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所谓“高于生活”,是指幼儿园课程要对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提升,使之系统化;所谓“回归于生活”,是指幼儿园课程帮幼儿获得的各种经验应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生活。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纲要》在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提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一)一日生活各环节蕴含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一日生活主要包括五类基本的活动,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分析如下。
1.入园/离园
入园和离园是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和从幼儿园到家庭的环境转换环节。做好人园、离园工作,有助于增进家园沟通,帮助幼儿适应环境转换,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的温馨,感受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主人,从而以愉快的情绪开始和结束一天的生活。
2.自由游戏
自由游戏是幼儿主动发起的活动。自由游戏为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提供了充分机会,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其体验自由、自主的乐趣。
3.教育活动
包括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从小组活动的教育价值看,对幼儿来说,小组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与同伴及教师交流、合作和分享经验的机会,更容易让幼儿主动积极地操作材料,并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去参与活动;对教师来说,小组活动有利于教师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幼儿的个别发展状况,进而采取适宜的方式提供个别化支持。
集体活动是指参与活动的所有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整个活动过程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就其教育价值而言,集体活动有利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良好倾听习惯和集体意识的培养,但难以满足幼儿发展的个别需要。
4.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是指满足幼儿基本生理需要、助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的活动,包括餐点、饮水、如厕、盥洗、午睡等环节。
合理、有序的生活活动具有这样一些价值:能有效满足幼儿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要;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和习惯;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使之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提高幼儿的自理力,增强其自信心,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成就感。
5.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有助于满足幼儿身体运动的需要,能够提高幼儿的身体适应能力,增强其体质。
除以上五类基本活动外,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还有一个起着“串珠成链”作用的重要环节——过渡环节。它主要是指幼儿由一个活动过渡到另一个活动的过程。过渡环节可以让幼儿在宽松、自然、有序的环境中,自主地完成要做的事情,为下一个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养成有序生活的良好习惯。
严格意义上,虽然过渡环节并不属于活动环节,但如果缺少了它,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链条”就会发生断裂,一日生活的整体效益和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二)合理安排一日生活的价值
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蕴含的教育价值要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离不开对一日生活的合理安排。合理的一日生活安排具有“可预测性”的特点,它具有如下价值。
1.有助于给幼儿带来控制感和安全感
安排有序、连贯的一日生活,能使幼儿在身体和情绪的转换中感到舒适和安全,减少由于环境不确定和多变带来的焦虑、紧张,从而在有序生活的过程中感到自信和从容。一日生活中如果总出现“突发事件”,带给孩子的并不是“惊喜”,而是无所适从的慌张:接下来会怎么样?我的生活怎么总是一团糟?
需要注意的是,安排有序的一日生活常规不应只是“时间序列上的活动安排”,更应被看作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师幼互动的性质、方式与质量,影响幼儿能感受和体验到的心理环境。
2.有助于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合理的一日生活安排对幼儿在一天中每个环节要进行的活动做出规定,但在每个环节中可以做什么,则应在教师计划的基础上给予幼儿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这显然会极大地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3.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
合理、有序的一日生活,能为幼儿提供多种不同的社会交往机会。例如,共同商讨活动规则(常规);在规则指导下进行分享、合作甚至是冲突解决;在小组、集体活动中进行不同范围的交往等等。
4.有助于为教师提供观察和计划的框架
当有序的一日生活安排(常规)内化为幼儿自己的行动准则后,他们便能够更加自如地在“我可以掌控的、我的生活”中进行学习,这恰恰为教师提供了观察儿童真实表现和发展水平的绝佳机会,教师因此也有了在观察基础上设计、调整教育计划的有利契机。
一日生活安排与组织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一)一日生活安排与组织的基本原则
1.创设温馨、安全、有序的环境
应该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感到愉快、温馨、安全、有序,这样,幼儿才愿意探究,主动积极地开展学习和游戏。幼儿园环境包括在园幼儿直接生活与游戏的活动室环境和户外环境。
“温馨的”环境,要求教师一方面注重营造幼儿与同伴、教师间相互尊重、爱护、帮助的友好合作氛围,另一方面,要以积极的心态关心和了解每一个幼儿,主动与其交流,热情回应他们的不同需要。
“安全的”环境,要求教师同时保障幼儿园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安全。其中,安全的物质环境体现在:凡是有幼儿进入的场所、场地都应有成人看护,保障其人身安全;保证活动室、户外活动场地和各种活动材料的清洁、卫生;保证幼儿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玩具、工具、器械等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确保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安全的心理环境体现在:让幼儿在环境中按自己的兴趣、意愿和需要选择活动,自由地进行探索、交往和表达;允许幼儿以不违反生活常规的、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和探究。
“有序的”环境,要求教师做到:制定幼儿能理解的并符合其特点的公共规则,如进入活动区的规则,以帮助他们有序地开展活动;环节过渡要自然、有序、安全;成人之间应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一日生活的组织和指导。
2.常规安排应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1)常规安排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幼儿园应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和幼儿生理、心理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稳定的生活制度与常规,为此,应保证幼儿有规律地生活与游戏,避免幼儿因不必要的紧张、忙乱而产生失控感和不安全感;应相对稳定地执行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使每个幼儿知道每日日程的基本安排,形成初步的生活节奏感,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应尽可能地减少环节转换。
(2)常规安排应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一日生活安排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还应根据幼儿活动的实际情况(表现、进程、需求等)灵活调整。一方面,遇到特殊情况或需要可适当临时调整日程安排,但要事先告知幼儿,以使他们有心理准备,避免其情绪产生太大波动;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活动环节中,可根据幼儿的反应和表现适当地缩短或延长某个活动。
3.幼儿的自由活动与教师组织的活动保持平衡
幼儿的自由活动和教师组织的活动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其中,教师组织的活动应包括晨谈、教育活动、餐前/离园准备等活动。
两类活动在时间安排上应保持一定的平衡。这要求:要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场地进行自由游戏;教育活动尽可能地采用小组活动,让幼儿有充分的表达和表现机会,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需要并积极做出回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内容需要适量采用集体活动,并在活动中尽可能让幼儿主动探索和游戏。
(二)一日生活安排与组织的基本策略
1.注重安排的整体效益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是一个教育整体,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人/离园、生活活动、自由游戏、教育活动、户外活动)的安排与组织应充分发挥活动间的互补作用,做到生活中学习、游戏中学习。为此,应树立一日生活安排的“效益观”和“整体观”。
(1)效益观
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幼儿园一日生活不能完全等同于幼儿在家的生活。因此,幼儿园教育必须注重一,日生活安排与组织的效益——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根本目的的实现)。相应地,教师的角色既不是母亲,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伴,而是“以专业的眼光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的人”。
(2)整体观
一日生活中各环节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取决于各环节有机配合的“合力”,即追求“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一日生活的有效安排,应从“整体观”出发,有机地整合各个环节、各项活动,努力提高各项活动的整体成效;不应只注重每个活动环节的精细打磨(玉盘里的大、小珍珠),更应跳出细节,关注如何“串珠成链”,让一日生活迸发出整体的光彩。
2.注重班级成人之间的默契配合
成人之间在一日生活安排与组织工作中的配合,体现了成人教育的一致性。成人之间的配合不当、不一致不仅会导致生活安排的无序,还不利于幼儿控制感和安全感的产生。
3.帮助幼儿了解生活常规及其变化
如前所述,幼儿对稳定的一日生活常规的了解与熟悉,有助于其心理控制感和安全感的建立。在一日生活常规的建立与执行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赋予幼儿这个“小主人”以足够的“知情权”。为此,入园之初应花时间向幼儿介绍和讲解一日生活制度和常规,还应在常规调整和变化前告知幼儿。
4.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安排
幼儿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人,这一理念体现在一日生活安排与组织工作中要求教师同样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从外在规约向调动幼儿内驱力转变。为此,应帮助幼儿将生活制度和常规内化,引导其逐步从外在的控制与管理向有效的自我安排与管理转变,使其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掌控者。一日生活各活动环节的具体安排与组织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除遵循以上基本原则与策略,还应当关注五类基本活动(入/离园、生活活动、自由游戏、教育活动、户外活动)自身的特殊性。由于活动类型不同,五类基本活动在具体的安排与组织上也有不同的要求。这里,我们着重对“自由游戏”和“教育活动”安排与组织的具体要求进行探讨。
(一)自由游戏的安排与组织
在幼儿园学习环境中,活动区(也称“区域”、“区角”)主要应被用于为幼儿的自由游戏——而不是教育活动——提供场所和条件。在活动区活动中,教师应允许幼儿按自己的兴趣、意愿或想法选择活动区、同伴及材料。
当把活动区交还给自由游戏之后,不少教师可能会担心:幼儿自由了,就失控了,他们会随意地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包括制造混乱、浪费时间;幼儿只会去重复做那些简单的事情,这样他们就永远也无法掌握幼儿园课程期望他们学会的东西……然而,众多研究表明,这些担心都是不必要的。一方面,比起教师高控制的环境,幼儿在自由、自主的环境中更有可能获得广泛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幼儿——尤其是那些学习品质较好的幼儿——能充分地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有关学习品质的研究发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水平除受智力(认知)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怎样学”的影响。“怎样学”即幼儿的学习品质(或称“学习风格”),包括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对幼儿来说,“学习态度”主要包括:对周围世界具有好奇心与兴趣、做事积极主动、乐于想象和创造;“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学习活动中表现专注、做事有一定的坚持性、有一定的计划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能够思考自己做过的事并从经验中学习。
当把活动区交还给自由游戏之后,教师该做什么呢?那就是——观察儿童。我们时常听到教师们抱怨“没时间观察孩子”,而当活动区真正还给自由游戏后,教师便有了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儿童,了解儿童,并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表现和水平制定或调整教育活动计划,以增强课程的适宜性,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二)教育活动的安排与组织
1.小组活动的组织策略
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能把小组活动简单地等同于“分组活动”,后者有可能只是“集体活动”在形式上的变化(更小的“集体”)。
安排与组织小组活动时,应注意:每次小组活动要有清晰的目标,提前准备好所有的活动材料;活动中提供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材料和工具;观察和了解幼儿如何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经验和方法,幼儿有困难时可针对其能力调整任务难度;鼓励幼儿与同伴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如,通过任务设计、材料选择来促进幼儿的合作学习;让幼儿自己把握活动的进程,独立地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2.集体活动的组织策略
安排与组织集体活动时,应注意:活动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大多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活动场地的选择、幼儿座位的安排要灵活多样,材料的呈现要照顾到全体幼儿;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尽量给幼儿表达、表现的机会;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兴趣、情绪和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和活动时间的长短;活动过程中成人之间默契配合,关注幼儿的个体需要,并做出积极的回应。
编辑:cicy
上一篇: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做法
下一篇: 培养孩子主动发言的习惯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第一次代中班!第一天怎么组织活动!组织什么活动? 面具爱人 阅读人气:66
- 半日活动要上小班科学《圆形朋友》,怎样组织?我是新... 夏是我光 阅读人气:8
- 平时组织幼儿上课的律动有哪些 沁楚乔 阅读人气:92
- 赣州市区一级新开园所需要招聘组织和管理能力强的执行... 流浪兔 阅读人气:4
- 新手教师怎么组织新入学小班幼儿 Y3 阅读人气: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