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幼儿成为班级的主人——大班幼儿归属感的培养
作者:周宇 刘峰峰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4-10-20
归属感的培养是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归属感强的幼儿往往会有较强的安全感,更加积极主动,更具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也更能够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与小、中班幼儿相比,大班幼儿已经在幼儿园度过了两年的时光,是幼儿园里年龄最大的群体,具有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他们的思维、语言、行动、情感等各方面能力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他们能够完成许多在小、中班时无法完成的任务,他们积极地认识和影响周围的环境和事物,他们渴望成为自己和环境的主人。这种主体意识和自主行为的养成正是大班幼儿归属感培养的关键所在。
我们教师就是要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时刻关注、激发和培养每一个孩子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行为,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从而建立对班集体深层次的归属感。
“发现与众不同的你”
在集体中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个体,对于幼儿主体意识、归属感的建立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也帮助孩子了解同伴的与众不同。
大班孩子更加关注周围的人,重视他人的评价和看法。如果从他人的角度来表达对他们的关注和肯定,他们会更自信,对集体的认同感也会更强。因此,我们在餐前环节开展了“发现与众不同的你”,每天由四五个孩子说一说自己发现的小伙伴的特点。
谁来说,说什么,怎么说,老师都充分尊重孩子,请他们自己商量决定。一开始,孩子们更多关注同伴,这也和老师的预设目标是相一致的。例如大洋洋说:“我发现小安画的画颜色特别漂亮。”睿睿说:“今天早上看见子墨的时候,他笑得特别开心。”突然有一天,小雨说出了与众不同的内容:“今天我发现周老师烫了一个新发型,真漂亮!”一下子把关注的视角转向了老师。听到她的分享,孩子们都笑了,变得特别激动。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感觉心里特别美,没想到孩子们把关注点转向了我们。从此以后,这个活动里关注的人更加多了,师生之间实现了“零距离”。
一个小小的餐前环节的谈话和分享活动,因为充分尊重了孩子的表达内容和方式,在孩子的带领下,真正将班级的每一名成员都涵盖了进来,不仅仅建立了被关注的孩子的自信,而且增进了孩子之间、老师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关注和了解,使我们每个人对这个班级的成员更加了解、更加认同。正是在这种支持、接纳的氛围下,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他们真正把自己当成了班级的主人,他们会觉得老师也是需要他们去关注和表扬的,老师也是他的好朋友,他们真正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个活动还远没有结束,我们还支持孩子们制作“朋友小档案”,这个小档案不是自己为自己做,而是给自己的好朋友做。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了解好朋友最喜欢的颜色、好朋友名字的含义、好朋友喜欢吃的食物等五花八门的内容,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与好朋友分享和交流。老师也参与进来,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小档案,无形之中加强了教师之间、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增加了彼此的关注和互动程度。“噢,原来有这么多人在关注我、喜欢我!”这是孩子们心中最真实的感受,他们对自己的班级更喜欢了,这里就像他们的另一个家。
“我的活动我做主”
一日生活之中,有很多的过渡环节,这些环节往往由老师组织孩子们做一些安静的游戏或活动,但这些活动大都是教师主导,孩子们并不是很感兴趣。那么,怎样有效利用这些过渡环节呢?我们想到,这是孩子自己的活动,应当把决定权还给他们!
于是,我们与幼儿进行讨论:户外回来到吃午餐前的时间你想做什么呢?等待下楼的那段时间你想做什么呢?来幼儿园到吃早饭之间的那段时间你想做什么呢?吃完晚餐离开幼儿园之前的那段时间你想做什么呢……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我想看书。”有的说:“我想画画。”有的说:“我想玩拼插玩具。”有的说:“我想搭积木。”还有的说:“我想唱歌和跳舞。”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孩子们的想法真的好多啊。我们决定放手让孩子们去尝试,让他们通过尝试之后自己决定到底要做什么。
在尝试过程中,孩子们发现自己想的事情有些是完成不了的,例如,餐前环节需要桌子的游戏是不能进行的,因为老师和值日生要进行餐前的准备,桌子脏了会影响小朋友进餐;想做两件以上的事情也是无法完成的,因为餐前的时间比较短。孩子们在尝试中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比如可以坐在椅子上看书,可以玩魔方、魔蛇等玩具,可以和好朋友小声地聊会儿天,还可以听会儿故事……
离园环节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过渡环节,同时也是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随身物品,为第二天做好准备的重要环节,因此它本身有着独特的功能。如何让孩子们在自己做决定的时候认识并考虑到这一点呢?我们观察着孩子们的表现,寻找着适宜的时机。很快,机会来了。
进入大班之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抽屉。因为小班、中班的时候孩子们都没有抽屉,所以当孩子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小抽屉以后特别兴奋,什么东西都愿意放进抽屉。时间一长,有的孩子发现,由于抽屉里的东西又多又乱,抽屉都打不开,有时需要找某种学习用品时,要把所有的东西拿出来才能找到。“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有的孩子说:“我发现文文每次拿东西的时候特别快,她也没有出现过抽屉拉不开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请文文介绍经验,文文说:“我每天离园之前都会把抽屉整理干净。”原来是这样,孩子们都恍然大悟,纷纷表示也要在离园的时候整理自己的小抽屉。一下子,晚餐前过渡环节又多了一个选择,而且是基于孩子自主自愿的选择!
把思考权、选择权、决定权交给孩子,根本不用教师的提醒和要求,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安排自己的活动。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旁观察和耐心等待,抓住适宜的教育契机,给予孩子最必要的协助和支持。教师和孩子之间真正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孩子真正成为了班级的主人!
我们的“格子店”
培养大班幼儿归属感的关键,除了要把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孩子,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支持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开展各种有创意、有趣味、有价值的活动,支持每一个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参与和发挥作用。
新年的时候孩子们都参与了义卖活动,自己制作了各种手工制品进行买卖。义卖结束了,但是孩子们制作的热情并没有减退,而且他们还希望能把自己的作品卖给小朋友,让小朋友喜欢,发挥它们更大的作用。班上有一个小超市,孩子们决定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小超市去卖。但是,每个孩子都想卖自己的作品,都想把自己的货物详细介绍给想买的客人,普通的小超市根本满足不了孩子们的需求,这可怎么办呢?
于是,我们请孩子们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并且发动所有老师和家长一起参与进来,改造我们的小超市。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世界上存在的各种千奇百怪的店铺,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经过讨论和筛选,大家一致决定,把小超市改造成“格子店”,孩子们每人认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格子,自己确定想卖的物品,然后自己制作好放入“格子店”中,并为自己的物品标价。
小超市的地方比较小,只能放下10个格子,不能每个孩子都同时拥有一个格子,怎么办?孩子们经过讨论,决定每周进行轮换,这样一来,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小格子。每次认领到小格子的幼儿都特别高兴,他们主动到美工区或者在家中制作自己要卖的物品,然后放到格子店中寄卖。“格子店”什么时候进行买卖呢?经过商量,孩子们共同制定出了规则:“格子店”中的物品只有活动区的时候才能买卖。每天活动区结束时,孩子们都会特别关注自己小格子中的物品是否卖出去了,并且相互之间交流经验。例如,要想自己的东西卖的好,就要把物品做得漂亮一些,还要多做小朋友喜欢的东西卖;还要随时关注自己的小格子,如果空了,就要随时制作进行补货。
孩子的兴趣被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也开始产生,总会比一比谁的东西卖得最多。于是,我们开始每周进行销售冠军的评选。为了能得到销售冠军,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每个孩子都为自己的“格子店”忙碌着,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最让我们高兴的是,许多不喜欢动手制作的男孩子们,为了自己的小格子,也经常会出现在美工区,画一画,剪一剪,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班级里有了更多吸引他们的角落。
一个小小的“格子店”,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在集体中与同伴交往、生活和游戏的乐趣。同时,每个认领格子的孩子也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每天都会关注自己的小格子,随时整理、完善自己的小格子,真正成为格子的小主人。丰富的班级活动,也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性。作为班级中的一员,他们更喜欢这个班集体,每一个班级成员、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物品都蕴含着孩子们的情感和体验,对班集体的信任感和依赖感牢牢建立起来。
“四班、四班,非同一般”
六一儿童节要到了,幼儿园要开展体育节来庆祝孩子们的节日,每个班级都要参加,这正是强化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增强孩子们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好时机。我们抓住了这个契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运动会有入场式,入场式需要走队列,还需要喊班级独特的口号,到底喊什么口号呢?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得响亮些。” “得让人一听就知道是我们大四班。” “大四、大四,我们爱你。”“请爸爸妈妈来帮忙吧!”经过讨论,孩子们一致同意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忙,每个人都想一个口号,然后带到班里一起分享,投票选出大家都认同的口号。最终,我们确定了“大四、大四,非同一般”作为入场式口号。孩子们兴奋极了,投票结果出来之后,这句口号一直被孩子们念念有词,他们太喜爱这个口号了,这个口号代表了他们对大四班浓浓的爱。
入场式还需要举着班牌入场,班牌上还要有本班班标。班标是什么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就是咱们班自己的标志。”“要有‘大四’两个字。”“就像园标一样。”于是,设计班标的活动拉开了序幕。每个孩子都积极画设计图,表达自己对班标的设想。但是,每张设计图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到底要选择那一个呢?很简单,民主投票。
投票活动当天,每个孩子都要到集体前介绍自己的班标。瑞瑞说:“我设计的班标,寓意着小朋友像小鸟一样越飞越高,在体育节上争第一。”鑫鑫说:“我设计的班标,圆形代表跑道,这个小人举着火炬是我们大四的变形,下面的2014代表我们幼儿园今年开运动会。”大安说:“我设计的班标寓意着我们大四班的小朋友像太阳花一样阳光快乐。”听了孩子们的介绍,我们特别感动,因为孩子们设计的班标的寓意,满满都是对班级和同伴的祝福,都希望我们的班集体在运动会上取得好的成绩。这也充分体现了幼儿已经树立了集体意识,萌发了集体荣誉感。在投票的时候,孩子们纷纷给自己喜欢的标志投上了宝贵的一票。最终安安设计的图案以20票胜出,我们的班标诞生了。
幼儿园把设计体育节吉祥物的任务交给了我们大四班,孩子们特别兴奋。有了设计班标的经验和成功的体验,在设计体育节吉祥物的活动中,孩子们更加积极主动。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设计出可爱的小动物作为体育节的吉祥物。我们问孩子们:“那你们为什么设计这些小动物作为班标呢?”孩子们说:“我是属小老鼠的,小老鼠代表我们小朋友。”“小兔子跳得特别快,我希望我们小朋友在体育节上像小兔子一样。”“小鹿跑得特别快,我们小朋友在赛场上跑得要像小鹿一样快。”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小朋友的关心和祝愿。
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们仍然采用投票选择的方式,选出了小兔、小鹿、小鸭子作为候选的小动物。豆豆主动提议:“老师,我们给它们起个名字吧,吉祥物都是有名字的。”她的想法得到了孩子们的响应。亮亮说:“奥运会吉祥物的名字放在一起是‘北京欢迎你’,我们也可以让它们的名字变成一句话。”昊昊说:“用幼儿园的名字吧。”嘟嘟说:“我们幼儿园的名字太长啦。”糖糖说:“那就用棉幼吧。”小朋友都说好,有的孩子提出疑问:“可是只有两个字,我们有三个小动物。” “我们爱棉幼。”笑笑高声说。豆豆接着说:“爱棉幼。”孩子们听了豆豆的话,都兴奋地说:“爱棉幼,爱棉幼。”最终孩子们确定了“艾艾、绵绵、幽幽”分别为小兔、小鹿、小鸭子三个吉祥物的名字。
候选的吉祥物已经确定下来了,最终选择哪个小动物作为体育节的吉祥物呢?孩子们决定请全园的小朋友投票选举。于是孩子们共同制作了投票倡议书,在升旗仪式的时候向全园小朋友介绍吉祥物的来历、名字和意义,激发全园小朋友投票的兴趣。第二天一大早,班上的小天使志愿者就拿着倡议书和贴纸,站在幼儿园的门口请全园的小朋友进行投票。全园的孩子对这次活动都非常支持,纷纷把小贴纸贴在喜欢的吉祥物下面。除了孩子们,家长、老师也参与到其中,最后小鹿绵绵以72票胜出,体育节的吉祥物就这样诞生了。
在整个设计、评选吉祥物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他们愿意为集体做事情,希望我们的集体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他们在为吉祥物起名字的时候,还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幼儿园的热爱。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早已把幼儿园当成自己的家。孩子们不仅对班集体,也对幼儿园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
可见,当我们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并且真正支持幼儿成为班级的主人,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源源不断地被激发出来,他们完全能够自主思考、自主选择并且自主决定。而且,经验告诉我们,要做到这一点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相信孩子,任何时候都和孩子协商,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耐心观察孩子,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就能真正支持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就能真正从内在建立起他们对班级、对幼儿园的归属感!主题背景下自主性表演游戏的开展策略福建省福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黄少萍
长期以来,幼儿园的表演游戏大多依托教师提供的优秀文学素材作为剧本,教师的指导重点主要放在帮助幼儿记忆故事、模仿对话和动作上,“谁演得最像”、“谁说的和故事里一样”等成为评价幼儿表演水平的标准。实际上,异化了幼儿游戏,反映了教师对游戏、游戏与教学的内在关系的认识和理解的偏差。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开展“自主性游戏与教学的有效整合”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大胆实践出若干策略,以主题探索活动为切入点,整合表演游戏,引导幼儿个性化、综合性地表现原有经验,通过探索和表演,在游戏中进行有意义的学。
策略1:主题活动支撑表演游戏的丰富、细致和准确
探究和游戏是实现主题活动与表演游戏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主要途径,自主探究和游戏贯穿始终。
比如,“动物”是幼儿园大班课程中的预设主题,参观动物园、饲养小动物、资料收集、集体讨论等都是常规的活动。但这次,大班幼儿在最初的查阅资料阶段,先是对动物干奇百怪的外形特征发生了兴趣。猫头鹰的翅膀上栩栩如生的猫眼、热带雨蛙背上绿黑相间的纹路等,激发了幼儿表现和表达的兴趣。美工区、建筑区、表演区等多个活动区角中,都出现个别幼儿自发利用废旧材料模仿表现动物形象。
于是,教师组织了一次集体活动“动物化装舞会”,活动中幼儿纷纷讨论怎么化装成动物。
“七星瓢虫有六条腿,我们才两只手两只脚,可以找两根树杈夹着,当腿在地上爬。”
“蜗牛是软体动物,没有骨头,表演蜗牛的时候,身体要软软的。”
“用沐浴球绑在头上当狮子的卷毛”
“拿两根吸管系在头上当蚂蚁的触角。”
“把电光纸剪成一条一条绕在身上,做蛇的花纹。”
集体活动在“动物化装舞会”之后,活动室几乎成了动物表演的“化妆间”,各种动物的头饰、服装、面具琳琅满目。当全班幼儿似乎都在热衷演动物,我们并没有满足于表面的热闹,而是希望通过有意义的学习,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动物的不同外表、身体部位与适应环境、生存繁衍之间的关系。
于是,我们开展了“假如动物换了嘴巴(眼睛、耳朵、尾巴)”等集体活动,通过身体部位的错位,引发幼儿猜想、判断、辩论,提升原有经验。幼儿更深刻地认识到动物嘴巴的形态与动物食性之间的关系,眼睛的大小、位置和功能不同是因为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等等。
最初的表演游戏不需要现成的文学作品作为剧本,但要求幼儿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基础。随着对动物外形特征的理解深入,幼儿在表演动物时,更注重表情、动作的准确到位,扁扁嘴巴和尖尖嘴巴吃东西的样子是完全不同的,小白兔的耳朵和大象的耳朵摆动的幅度、方向也是截然不同的。
“动物化装舞会”的表演游戏持续了一个月,前后共经历了“初次表演、改编故事、第二次表演、讨论对话、制作道具、第三次表演、丰富道具、讨论动作表现、分多种形式表演、交换表演”等多个阶段,游戏内涵不断丰富,表演也越来越生动有趣。在最后的高潮——“为爸爸妈妈们演出”的活动中,幼儿在献上精彩表演的同时,也体验到高水平发展带来的自信、成就感,以及那种淋漓尽致表现、表达之后的身心愉悦。
策略2:表演游戏推动主题活动不断深入,利用探究活动,帮助幼儿建立经验和表演之间的连接
班级主题活动为幼儿的表演游戏提供了充分的经验支撑,反过来幼儿在表演游戏中产生的需要也推动主题活动不断深入。
在表演游戏的展开过程中,幼儿会自然地在头脑中将自己的经验与故事的情节、人物、对话联系起来,进行磨合判断,使故事不断合理、生动化。而教师需要把握幼儿的游戏兴趣和需要,通过即时质疑和点评,提升幼儿设计“故事脚本”的科学性、制作表演道具的合理性、设计角色对话的通顺精练。当教师基于平等的身份,提出“建设性意见”时,幼儿获得的发展空间更大。
“动物”主题活动期间,大班幼儿在楼道里意外发现一只死蟑螂,通过收集资料、询问成人等初步探究,获得动物不同过冬方式的零星经验,而教师基于幼儿生成的话题,将主题网络拓展出“动物怎样过冬”版块。
伴随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在美工区、建筑区和表演区等区角活动中,进一步分享交流动物过冬的经验,自发开展表演游戏来表现经验、表达兴趣,同时在表演过程中,也不断发现新的探究问题。
第一次表演时,扮演蛇的幼儿做出了吃东西的动作,另一个幼儿就提出问题“蛇在冬眠时吃东西吗”,吸引了更多幼儿的讨论,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班探究“冬眠的动物吃东西吗”。这样一方面游戏情节不断丰富、细致和准确,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主题活动的深入。
第二次表演时,有位幼儿擅自修改了故事情节,原本要一动不动的乌龟却到处爬来爬去,引起了全班幼儿的质疑。有的同伴还说,他的改编影响了其他动物的表演。可是,这个幼儿却抱着自己的理由:“不对,乌龟不冬眠,我家的乌龟就不冬眠,到现在还又吃又喝。”
乌龟到底有没有冬眠呢?怎么和书上说的不一样呢?显然,幼儿对“乌龟冬眠或不冬眠”的问题产生了疑问和兴趣,教师及时捕捉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动物生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的探究。
教师首先肯定表演乌龟的幼儿:“你的发现真了不起!你愿意不愿意把你们家的乌龟带到幼儿园来看看呢?我们一起养,看它是不是真的不冬眠呢?”在接下来的观察中,全班幼儿发现这只巴西龟真的又吃又喝,大家开始找原因。后来,我们发现,室内比较温暖,而巴西龟只有在水温下降到15度以下时才会冬眠。
比如,随着探究,幼儿补充了有关“乌龟”的多种信息,对原来的表演游戏情节进行了改编。
“住在陆地上的草龟和水龟,一感到温度下降,就会打电话给住在海里的大海龟,告诉它,它们快要冬眠了。等温度降到16℃以下,草龟就要钻到泥里,水龟就要钻到水里,开始冬眠,不吃不喝,一动也不动。但是,住在明明家里的巴西龟舒服极了,因为家里开着暖气一点都不冷,它一会儿吃吃,一会儿爬爬,根本用不着冬眠,还到其他小动物家做客呢。”
孩子们对自己探究后修改的情节十分满意,还根据相关图书的提示,收集了多种辅助材料,布置了一个个温暖精致的“乌龟的窝”,表演各种不同的乌龟度过一个安全宁静的冬眠期。在教师眼里,幼儿表现的乌龟惟妙惟肖,尤其是冬眠时的安静神情有趣极了。
策略3:师生共创环境,激发表
演兴趣,进行情感铺垫
我们一直主张,幼儿园的环境应该由师幼共同讨论与创设,一方面可以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提前熟悉游戏材料,为之后创造性开展表演游戏做铺垫。
比如,在大二班“动物”主题活动刚开始时,走廊上贴满了幼儿收集的动物图片,一周后,教师将走廊上的图片材料进行分组,转移到活动室中,布置成“会爬的朋友”、“会游的伙伴”、“虫虫世界”等区域。幼儿按自己的兴趣意愿形成小组继续探索,教师及时捕捉幼儿的疑问、发现、交流和结论,用幼儿的绘画、符号辅以简单文字表现在墙面环境中。当班级环境中动物无所不在时,幼儿经常乐于把自己比做某种小动物,在各个活动区甚至过渡环节中自编自演,表现出浓厚的表演兴趣。
与此同时,表演区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教师支持幼儿在图书区将自己的发现以图片剪贴、亲子报、“动物的秘密”自制小书等方式进行大胆表征,然后投放在表演区,引导幼儿将自制图画书作为故事脚本,使自发的表演游戏逐渐情节化、戏剧化。反过来,随着表演游戏的深入,幼儿也不断调整故事脚本,出现了同一个故事主题的一版、二版等。
策略4:尊重幼儿自由选择和决定的权利,让表演更加自主和个性化
以主体性发展为导向的表演游戏强调的是“幼儿的游戏”,而不是“成人化的表演”。因此,在整合游戏与教学时,我们更多关注和考虑的是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赋予幼儿更多自由选择和自主定向的权利。
在创作剧本时,幼儿可以自主决定故事角色、故事情节、角色对话等等;表演中,幼儿可以自选游戏伙伴、游戏玩法、游戏材料等,并且能按照自己和同伴对故事的理解来创造性地表现,体现个体经验的运用和个性化创造的发挥。
1.支持幼儿个性化地表现故事情节、角色对话等。比如,有的幼儿把“狼”扮成凶狠的,有的则扮成阴险狡猾的,有的把“小羊”扮成柔弱可怜的,有的则演成机智聪明的等等。
再如,最初表演时,幼儿经常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选角色,而没有去认真思考剧本里到底有什么角色。一次,扮演老虎的文文和扮演狮子的启秋等了很久,都没轮到上场。文文着急地问:“到我了没有呀?”这时,小兔说:“我们这个故事里没有老虎。”小狗说:“也没有狮子。”“怎么办,我是老虎呀。”文文跑来问我。我启发他:“你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他们愿意让你们加入呢?”文文忙转身说:“啊呜,我是一只大老虎。”小松鼠马上做出发抖的动作,说:“好可怕呀,有老虎呀?”没想到,文文马上说:“你们别害怕,我是只善良的老虎,不会吃小动物的,让我和你们做朋友吧。”于是,大家都同意让老虎加入。这时,启秋还一直戴着他的狮子面具跑来跑去,文文看见了,又和大家说:“我是善良的老虎,那启秋就当坏狮子吧,我可以和它决斗。”小动物们觉得很有意思,又请狮子加入了表演。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成功改编了游戏剧本。
2.支持幼儿共同设计场景、制作道具。比如,大班幼儿在第二次表演“蝴蝶受伤了”的主题后,提出“蝴蝶妹妹被车撞了要送医院;我们要做一辆救护车,蚂蚁有六条腿,我们趴在地上只有四条腿,不像,要多加两条腿”等需求,并对“选什么材料、怎么做道具”进行了讨论和分工。在制作道具时,幼儿又针对“怎样长出六条腿”展开讨论,最后想出超出教师预计的大胆创新——“找两根棍子绑在腰上”,“卷两根纸棍也可以当腿”,“蚂蚁的腿有很多关节,直直的不像,纸棍折几下就变弯”,“纸棍要绑牢,不然一爬就掉了”。
策略5:利用多种形式,鼓励同伴互动,促使情节生动合理
一方面,创编故事时,同伴间的质疑可以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推动幼儿再次投入探究,提高情节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幼儿在扮演角色,再现故事的过程中,出现表演经验的冲突,也需要同伴间协商磨合,锻炼与提高了合作意识与能力。
比如,幼儿表演动物过冬,演到熊睡醒了,想找东西吃。表演熊的幼儿敲了敲小花蛇家的门:“小花蛇,快开门,给我一些东西吃。”小花蛇闭着眼睛说:“我正在冬眠,你到别处去找找吧。”故事表演到这儿,立刻有幼儿反驳:“蛇冬眠的时候怎么还会讲话?”在大家半信半疑的时候,他从活动室的“资料库”里找出“证据”——《动物百科》,说服大家。最后,小花蛇的对话被删减了,改成“蛇还是一动不动,熊走了”。
再如,幼儿表演哺乳动物时,大象很大方,小象却很腼腆,声音小小的,大象就帮助小象,“你要这样大声回答”,“你要大点声说好”。
同伴互动搭建了有效支架,逐步将故事情节合理化,使幼儿原有模糊的认识逐渐清晰,也不断地提升表演经验,游戏和学习相得益彰。
在整合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整合研究中,我们所做的仅是一些尝试,我们最终期望实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成长。
——学前教育
编辑:cicy
上一篇: 万般呵护不如教儿自护
下一篇: “散养”的孩子有同情心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神,对幼儿来说自然环境能够更直接地为他们提供自... A-vicky 阅读人气:19
- 开学换了所幼儿园,当然也是新接触这个班级的孩子,说... 神秘嘉宾1798 阅读人气:101
- 第一天上班怎么在幼儿面前做一个特别一点的自我介绍?... 卖玻璃的小鱼儿 阅读人气:63
- 请问大家有没有适合大班的常规音乐,用于提示幼儿的,... 会飞的棉花糖 阅读人气:6
- 合肥海恒阳光幼儿园 《谈谈我对主题和主题墙... 看不见听不见 阅读人气: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