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师为主导的“实施一研讨式”课程评价方式
作者:樊玉莲 樊冬梅 来源:宝山区七色花艺术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4-11-29
以教师为主导的“实施一研讨式”课程评价方式是指教师在实施课程的各个环节,通过反思研讨活动,对园本课程(月主题课程)目标的适切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实施方式的适宜性、实施效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采用“实施一研讨式”评价方式的目的在于增强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和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并试图通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研讨和评价,促进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其课程的执行力。
根据课程实施的不同阶段,“实施一研讨式”课程评价方式分为实施前的“解读一研讨式”评价、实施中的“反思一互评式”评价、实施后的“交流一反馈式”评价。“实施一研讨式”课程评价方式将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过程一一对应,更有利于教师结合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反思、研讨和评价。
“解读—研讨式”评价
在课程实施前,幼儿园组织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解读一研讨式”评价。幼儿园依据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年龄特点构建园本课程,其框架体系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基本稳定的。但同时,幼儿园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月主题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等对课程的目标制订、内容选择和实施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因此,在课程实施前,教研组有必要对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的适切性做出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和补充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实施方式,体现园本课程的发展性特点。
大班5月份的主题为“我要上小学”,在实施主题课程前,大班教研组开展了“解读一研讨式”课程评价,分析和评价该月主题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
教师首先针对“主题课程目标的适切性刀展开了讨论。
A教师:《幼儿园课程手册》中制订的5月份课程目标基本符合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发展需求。
B教师:我同意这一点,但是根据观察和与家长的交流经验,我发现从总体上来看大班幼儿的发展已经基本达到幼小衔接阶段的发展要求,但实际上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弱,所以应该尽量在课程目标中突出这一点。
C教师:我们班的幼儿也有这种情况,什么事情都喜欢报告教师,尤其是在幼儿间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很难通过协商的方式自己解决问题,但是小学教师并不是时时刻刻都留在教室里的,所以我觉得有必要重点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或通过与同伴协商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研组长:在讨论中,我发现大家都意识到课程实施前需要先了解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和需求,这点做得非常好。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在增加“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目标后,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需要进行哪些调整?
D教师:我觉得可以把主题活动“八点半睡觉”去掉。经过持续观察,我发现大班幼儿已经明白了作息规律的重要性,养成了较好的作息习惯。此外,我觉得这个内容可以放在平时的师幼谈话活动中进行。教师可以增加主题活动“老师不在教室里”,代替“八点半睡觉”活动,通过专门的谈话和情境表演让幼儿讨论:如果在遇到问题或与同伴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教师不能第一时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时,自己该如何解决。
教研组长:大家能够从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与课程目标的匹配性与适切性两方面审视月主题课程方案,说明大家对幼儿的学习途径和方式,以及园本课程评价标准体系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不知道其他教师是否还有别的看法?
B教师:现在正值上海市首届“市民文化节”,我觉得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组织幼儿走出幼儿园,欣赏、参与市民文化活动,并将相关内容加入到园本课程中,让课程焕发活力。
教研组长:“市民文化节”可以作为我们实施月主题课程的大环境,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
由此可见,“解读一研讨式”评价的重点是通过教研组的解读和研讨,审视、评价月主题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等的适切性,并通过研讨为课程的后续实施做好铺垫。
“反思一互评式”评价
课程实施中的评价是以个体教师反思为主、同伴互评及教研组评价为辅的“反思一互评式”评价,评价的重点为园本课程的实施,即对课程实施的方式与过程等进行的评价。
为了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小班教研组在1O月份主题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组织了“反思一互评式”评价,以评价教师实施课程的质量。首先,教研组确定以“一课多研”的形式对教师实施课程中的具体行为进行评价,并将评价对象确定为音乐活动“小兔乖乖”。
根据评价活动的要求,幼儿园三个小班的音乐教师分别设计了活动方案,根据预设的方案在各班实施相应的教学活动。幼儿园组织小班年级组的教师相互观摩活动的实施过程,并进行反思和互评。
A教师:我在幼儿表现歌曲部分的预设是“苹果队”“香蕉队”和“橘子队”各表演一个角色,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比较有趣,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刚入园才一个月的幼儿来说,分角色对唱或轮唱有难度,他们还不能准确把握什么时候该自己唱,因此,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主要源于我对我们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B教师:小班上学期的幼儿对节奏和旋律的把握还没有达到能够进行对唱和轮唱的水平,而幼儿要到小班下学期或者中班上学期才能初步学会分角色唱和对唱。
C教师:我觉得对唱或者轮唱方式的游戏性挺强的,但是在小班幼儿开展集体对唱或轮唱前应该有一定的铺垫,如可以先让班级里的几位教师做示范,也可以让教师扮演一个角色和幼儿对唱,让幼儿逐渐了解对唱和轮唱的要求,这样在集体分角色对唱过程中效果会更好一些。
D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我给幼儿提供了角色标志物(胸饰),并尝试分角色表演,因为胸饰的角色暗示作用,幼儿的表现比预想的要好一些,我认为这是活动实施中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但是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与幼儿的互动不如A教师,幼儿提出的问题我往往回答不上来,所以不敢接幼儿的话,活动的过程更像是在背教案。
教研组长:在组织小班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关注活动的游戏性,大家在活动中也都考虑到了这一点,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D教师运用了胸饰以提示幼儿所扮演角色的特点,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这一点做得非常不错。但是D教师与幼儿的互动确实如同她自己反思的结果一样还欠缺火候,需要她多揣摩、多反思、多实践,不断提高与幼儿互动的有效性。
“反思一互评式”评价是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从课程实施者的角度,反思、评价自己的课程实施质量,或对同伴的课程实施质量做出综合的评价。通过相互观摩、反思与互评,教师既能较为客观地评价课程实施的质量,也能明确自己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
“交流一反馈式”评价
课程实施后的评价是以教研组研讨为主的“交流一反馈式”评价,评价的重点为课程实施的效果,即通过对实施效果的评价来反思月主题课程内容选择和实施形式的适切性。
小班1O月份主题课程实施结束后,教研组开展了“交流一反馈式刀评价,以评价1O月份主题课程实施的效果。
A教师:现在我们班大部分幼儿来园时情绪都比较稳定,这说明我们在主题课程下实施的生活活动已初见成效。
B教师:许多家长说幼儿在家很喜欢唱歌曲“小兔乖乖刀,经常一边唱一边跳,家长看着幼儿的表演也很开心。
教研组长:从各班亲子互动反馈的结果看,94.7%以上的家长对幼儿的在园情况表示满意,这说明绝大多数家长赞成课程实施的形式和结果。
经过评价,教研组还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信息进行了总结,形成了“教师课程评价反馈单刀,并将之反馈给幼儿园课程领导小组。
课程实施后的“交流一反馈式”评价的主要形式是交流,即基于幼儿发展评价的信息和家长的反馈信息,在教研组内交流课程实施的结果,评价课程的实施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反馈是指教师在教研组内交流的过程中收集对园本课程的评价信息,形成调整或改进措施,并以“课程评价反馈单”的形式反馈给幼儿园课程领导小组,为园本课程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教师为主导的“实施一研讨式”课程评价方式贯穿于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主要评价者应该关注自身反思意识的强化,同时还应该关注课程执行力和自我反思能力的提升,以及关注课程评价与幼儿评价、教师评价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实现以课程评价促进幼儿和园本课程的发展。
编辑:cicy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我们可以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科学的与家长合作? 要你好看74143 阅读人气:21
- ...和主题墙的感受》... 看不见听不见 阅读人气:135
- ...出,我园县级课题组的所有成员们,对本学期种植园... A-vicky 阅读人气:19
- 怎么写一份中班 数学公开课呢 要以游戏为主 那个女孩 阅读人气:5
- 我们要做个教玩具以“文明城市”为主题,请问大家有什么... 花花 阅读人气: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