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凸显特色 活动回归生活
作者:周炳哲 郭艳华 来源: 上传时间:2014-12-04
近两年来,我园借助湖区资源优势,挖掘“马踏湖资源的教育价值”,以乡土特色为抓手,以“活化”园本课程为渠道,使我园在环境、教学以及自然材料的利用等方面都呈现出浓浓的“湖”味气息。
在“湖味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农村幼儿教师在教育理念方面的局限性制约着课程的深入挖掘。如何才能使好的资源发挥出最有效的价值?为此,县教研室成立了由全县骨干教师组成的“中心教研组”,深入到我园,对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区域活动开展以及材料的有效利用几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梳理,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地研讨。通过改进与完善,我园的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凸显特色,整体环境追求生态和谐
“怎样在体现园本特色的基础上,让环境与幼儿的学习生活真正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教研组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于是,我们组织全园教师对环境创设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分析。
我们发现。在原来的环境创设中,注重了“湖”味特色的呈现,充分运用了各种自然材料,但缺少整体感,环境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性不强;主题环境中的幼儿作品张贴随意,呈现效果差;室内活动材料存在摆放随意、堆积等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教研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认真研讨,确定以“凸显园本特色,追求生态和谐”为切入点,对园所环境作进一步的设计与整理。如门厅环境创设,原先墙面环境创设中老师们用苇帘作背景,用玉米皮、蒲草、芦苇、芦花等各种自然材料制作了一幅幅苇帘画,但每幅作品内容独立,不能凸显主题;门厅区域中仅布置了两个幼儿织苇箔用的箔架,空间利用不够。
经过改进,老师们将原来悬挂的苇帘画进行了加工与整理,并以连续板画的形式把孩子们常见的湖区景色完整呈现。使整个墙面显现出“湖风水韵”的美妙意境。芦苇画下,放置
了藤编书架,投放了幼儿喜爱的图书,让孩子们在湖光水色中体味书香的味道;区域中,墙壁上张贴了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探索、玩耍的活动照片,用特色纸编屏风做隔断,摆放上蒲编桌、凳,放上棋盘,形成了安静的棋类游戏区。
在主题环境布置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对作品进行整合,与主题教学及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结合,主题墙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赋予主题墙一定的情境。如在小班主题“快乐宝贝”中,老师把孩子们用玉米皮碎屑粘贴的运动小人与各种材料制作的蓝天、白云、草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运动小人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再将各种材料制作的荷叶、荷花、鱼、蝌蚪等以“小池塘”的形式体现。
此外,我们还对室内各种自然材料进行了艺术性地归类、摆放。如染色的玉米皮、芦花以插花的形式放在蒲编纸篓里;芦苇秆、蒲草则分高矮后捆扎,并以宝塔的形式摞列起来……整理后的材料不但便于取放,而且成了活动室里一抹靓丽的风景。
户外环境也进一步整理完善,小土壕、泥巴池、茅草屋、小凉棚……具有农村气息的户外区域逐步成熟。
通过对环境的进一步整理,园所环境特色得到进一步凸显,“贴近幼儿生活,追求生态和谐”的环境创设观也植根于老师们的心里。
立足本土,区域活动回归生活
区域活动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在我园。每个班级都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创设了不同的活动区域,如中班结合主题“我的家乡”创设了阅读区“马踏湖的传说”、美工区“蛋壳粘贴”、建构区“搭建各种建筑物”、表演区“家乡美”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老师们精心创设的活动区域孩子们却玩不起来,通过研讨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区域活动脱离了孩子们的生活,每个区域之间相对独立,没有一定的联系性与情境性。
生活是游戏的基础,于是,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马踏湖,来到芦苇荡、五贤祠、养鸭厂、湖味美食园、芦苇画工艺加工厂、蒲编工艺加工厂等,一圈走下来,孩子们就议论开了:“我们的马踏湖太漂亮了!我最喜欢在芦苇荡里玩,芦苇叶还能卷哨子吹呢!”“养鸭厂里,鸭蛋好多呀,有很多阿姨在黑屋子里用手电筒区分单黄蛋、双黄蛋呢!”“河边有好多叔叔在钓鱼,他们钓上来的鱼好大!”“我喜欢工艺厂里的那些东西,我和妈妈还一起放过花灯呢。”“我爸爸在美食园里做厨师,会做好多菜呢!”
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就成为我们区域活动的内容:“湖区游”,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搜集马踏湖的照片,布置在墙上,通过旅游棋的游戏讲一讲自己了解的景点知识;“景区留念”,芦苇荡里,孩子们摆着各种可爱的姿势拍照留念;“美食园”里,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点餐、上菜,分工明确,孩子们尽情“品尝”着家乡的美食;“垂钓园”里,孩子们一个个屏气凝神,不一会儿,钓上来的“鱼”就装满了鱼篓;“荷灯节”,孩子们自己动手做荷灯、放荷灯,许下美好的愿望。
通过区域活动的开展与调整,老师们深深认识到:只有把目光转向幼儿的生活,使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与区域活动有效衔接,才能推动区域活动的不断发展。
特色材料创造利用,拓展活动内容
在我园,家长、老师和孩子搜集的各种特色材料,如芦苇秆、蒲草、玉米皮、高粱秆、渔网等,到处都是。孩子们用这些材料织苇箔、做蒲编、编玉米辫、粘贴拼插各种造型。如何创造性地利用这些材料,以便更好地服务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游戏呢?
首先,老师们对各种材料的用法做了进一步的整理和挖掘。如芦苇,操作间里孩子们用来织苇箔、编苇席、做鱼篓,区域活动中做钓竿、计数棒,编成的苇箔与苇席用作主题背景墙,布置幼儿作品。再如蒲草,孩子们用来做平面纺织、塑造各种造型、做蒲垫等。另外,针对这些材料在室内利用多而在室外却用得较少的情况,我们挖掘各种材料的功用,拓展了户外活动内容。如芦苇,用来跳竹竿舞、拼摆跳格子,成品的苇箔在户外搭建小屋、凉棚,做成弯弯绕绕的迷宫。蒲草,可以做成草屋、稻草人,成品的蒲垫可以当坐垫,让孩子们在上面休息、玩耍,还可做一扔就转的“风火轮”、水面上的小荷叶、拼摆造型的“小托盘”,可以扔蒲垫、滚蒲垫……
其次,利用各种材料,创设户外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老师们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创设一定的户外游戏情境,让幼儿在充满挑战、富有情节的游戏中体验运动的快乐。如在中班体育活动“我是小小解放军”中,老师们设置了如下的情境:单、双脚交替跳过浮桥(蒲垫)——翻过城墙(芦苇秆做的横梯)——钻过防护网(破旧渔网)——穿过迷宫(苇箔围成)——两军对战(自挖战壕)——胜利休整(芦苇、高梁秆搭的草屋、凉棚)。小“战士”们轻轻地跳过浮桥、小心翼翼地翻过城墙、钻过防护网、穿过迷宫;战壕里,两军对垒,自制的小木枪哒哒哒地响,报纸做的手榴弹你来我往,枪声、喊声一片;胜利后,小草棚里喜悦地庆祝、惬意地休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户外游戏情境的创设,将材料、环境与技能锻炼有效地链接在了一起。
“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让孩子们的学习、游戏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是我们此次教研活动中老师们的共同感悟;“幼儿和谐发展,教师观念转变,园所文化内涵提升”,是我们此次活动的最大收获。
(作者单位:山东省桓台县起凤镇中心幼儿园)
编辑:cicy
上一篇: 创设推进式主题墙的探索
下一篇: 创设适宜的幼儿运动情境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然而然也被磨灭了。但是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 A-vicky 阅读人气:19
- 怎样让孩子从小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蜜蜂-刘 阅读人气:35
- ...蛋体验”——增进幼儿社会情感 : 内容概要:根据近期... 淡颜墨青 阅读人气:385
- 第一次代中班!第一天怎么组织活动!组织什么活动? 面具爱人 阅读人气:66
- 小班语言活动《放风筝》求活动过程 Poison 阅读人气: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