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指导中应把握的几对关系
作者:王芳 来源:福建省福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5-01-27
作为幼儿游戏的指导者,我们常为游戏指导时如何才能做到“顺应幼儿游戏意愿”而苦思冥想,在评课时,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过于强调实现教学目标,忽略幼儿的自主发展”“游戏中不应该要求幼儿,应该支持幼儿……”等等,使我们变得畏手畏脚,究竟应该怎样厘清我们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思路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教育”与“发展”孰轻孰重
这里所说的“教育”特指教育目标,“发展”则指幼儿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园实现活动目标的途径之一。它作为一种教育实施的途径、方式,是承载着教学目的,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从这角度来说它为“教育”服务。每一次开展游戏活动前,必须先研讨制定细化目标,预设游戏如何推进(各阶段的具体内容);然后分析研究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进而研究教法——游戏中的指导要点。无论开展任何主题的游戏,在开展之前我们都应该完成这三步曲:预设目标、预设内容、预设指导要点之后,随着幼儿进入游戏,教师需要观察、分析幼儿游戏中的表现,并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游戏作为幼儿自主性的活动,是幼儿释放意愿,体现自我的过程,所以在游戏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地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幼儿自主地表现,从这一角度来看,它是真正实现幼儿发展的平台。
正因为游戏中蕴含了教育目标,幼儿才能得以发展,而幼儿的发展则实现了我们的教育目标,这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所以说游戏它不仅是有所不为(教师)——体现幼儿的自主性,更多的是有所为——教师的预设与指导。实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还是为了幼儿的“发展”不应该成为矛盾。
以“烧烤店”这一案例来分析,因为有些幼儿不能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减,使得“老板”招不到“收银员”,即使招到了也不能坚守岗位,对手上就“10元”的幼儿来说,食品的价格又太贵了,这下烧烤店“生意清淡”,这让教师预设的目标“练习l0以内加减”落空了。在这种情况下,到底应不应该继续坚持完成这一预设目标呢?明晰了“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当幼儿游戏中出现“拦路虎”时,我们可以调整规则的难度,使“拦路虎”变成“拦路猫”或者让幼儿变成“武松”。采取哪种措施需要我们分析目标的难度和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显然10以内的加减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他们所能掌握的,那么在本次游戏中,教师就可以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调整游戏规则:“拍卖”——商品减价;“一人限购两次商品”——改连加连减为10以内的两数加减,这样就使游戏得以继续开展。相应地在区域活动中可以设计数学游戏“搭火车”、“对对碰”,让幼儿在竞赛性游戏中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水平,这样,第二阶段烧烤店的“收银员”工作起来自然就驾轻就熟了,推进了游戏的发展。
但我们也应该考虑到每个幼儿都是活动生生的个体,对相同的事物、情境会有不同的反应,游戏的发展有时会游离出教师预设的轨道,这与我们实现“教育”目的并不矛盾,不能因为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实现我们预设的教育目的,就认为幼儿没有得到发展,而强行中止游戏或否定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
二、“要求”与“支持”相辅相成
华爱华教授认为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也是幼儿不断自我挑战已有水平的平台,因此游戏成为教师观察和了解幼儿发展状况以及发展需求的窗口。所以说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是提出要求还是提供支持,不应成为对立或平行的行为,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当教师介入指导,对幼儿提出发展游戏的要求时,应提供相应的支持,而这支持恰好帮助幼儿完成相应的任务,获得相应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师的要求,这与先有教育活动而后幼儿获得发展同理。
在开展“银行”游戏时,因“银行”与生活关系不密切,幼儿对银行的操作程序及相关的规则并不了解,但游戏的发展又需要有一个银行来支持,我们顺应幼儿的游戏意愿开设了银行,我们急需获得的是关于银行的知识和规则,于是我与家长组织了一个“第一次取钱”的活动,让家长一对一地带着幼儿到银行先观察银行中的环境、设备和工作人员,然后指导幼儿亲自“取号一等待一来到相应柜台一操作(将卡或存折给营业员、输入密码)一工作人员登折一成功取款”。亲历取款过程的幼儿来园后与同伴一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从材料准备到环境布置,直至开始他们自主的游戏都驾轻就熟。没有要求就不可能有发展,没支持就不可能完成这一教学“要求”。
三、“纠正”和“放纵”先思后行
在游戏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违规”了,面对这种行为我们不应该急于干预或随意置之不理,而应该心中有所把持,耐心地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周围的反应以及游戏的发展,然后再决定是应该纠正“违规”还是默许,或是由幼儿与同伴自行协商解决。
在银行游戏中,发生过这样的一个小插曲:本来安排的叫号员为了维持银行内的秩序让所有的顾客都一一坐好,而一时忘记了叫号,可柜台那边的工作人员等不及了,探出头来:“5号,5号来取款。”拿着5号小票的幼儿欢呼着上前了,双号柜台的小朋友也跟着越俎代庖了:“6号可以过来了。”接着这叫号的工作就成了柜台内工作人员的专利了,而这样似乎让“取款工作”进展得更快、更方便。虽然原来负责叫号的幼儿撅了会儿小嘴,但看着秩序井然的顾客,也十分满意。这种幼儿游戏中的自我调适应该是最好的一种表现,他们能根据现场的情况相互协调,这是幼儿发现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候,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放任他们的“违规";又如在游戏“星期八小镇”中,“管理员”的职责是给前来赚E币的“打工者"安排工作,并且为他们盖上印章,付给他们相应的E币,但因为工作繁忙,“管理者”自行在众多“打工者”中选定一位“爸爸”检查“打工者”是否完成工作,并将支付E币的任务交给了“爸爸”,使得“幸福小区”内的工作更加的有条理。
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为了使游戏更加“合理”、“真实”地发展下去,而破坏原来商定的游戏规则,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作为游戏的观察和指导者教师应该从思想到行动持肯定的态度,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适当的放纵”(但这并不是说幼儿可以不遵守与同伴商定的游戏规则、可以在游戏过程中随意地改变规则),当这种行为发生时,我们应该不要太在意幼儿在游戏中的违规行为,而应该多分析行为发生的深层原因,从而达到解读幼儿游戏的真实性,最终让我们的指导顺应幼儿游戏的意愿。
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应该如何介入?应该如何把握尺度既能保证游戏不失为幼儿的自主活动又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都是游戏的目的;游戏的要求和教师的支持是息息相关的;面对幼儿游戏的“问题”教师更需要的是观察和分析——当正确地厘清这几对关系后,我们在幼儿的游戏指导中就能胸有成竹,当面对各种评课意见时,我们就能思路清晰、甄别是非。
我且将孔子的一句教育名言作为结束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原载《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西安),2014.1.4~5
编辑:cicy
上一篇: 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妙”招
下一篇: 在建构游戏中关注幼儿的成长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轮教 小班社会《对不起没关系》。教案一:一讲故事:... 一生等待 阅读人气:117
- 我是个实习老师,怎样才能和主班老师搞好关系,以免发... Betty 阅读人气:4
- 请问幼儿园中班艺术课《堆雪人》音乐游戏怎么玩好呢 吴秀媚 阅读人气:425
- 怎么写一份中班 数学公开课呢 要以游戏为主 那个女孩 阅读人气:5
- 哪位老师有音乐课上好玩的游戏,比如节奏之类的游戏,... 蕾蕾蕾冬 阅读人气: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