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课程要素 建设园本课程
作者:王艳云 来源: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上传时间:2015-08-09
由于我国没有全国或地方的统一教材,加之园本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文化适宜性,因此,开发成功的园本课程对于发掘本园课程资源、促进幼儿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园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受到鼓励。《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也强调: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山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
但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幼儿园的课程决策权日益加大,为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提供了空间。与此同时,有关园本课程建设的问题也随之增多。什么是园本课程、要不要建设园本课程、如何建设园本课程等问题扑面而来。话题中,老师们提出的一节节“花样玩绳”活动是不是园本课程的问题,直戳园本课程建设的核心。
概念明晰
要进行园本课程建设,一定要搞清楚“园本课程是什么”,要搞清楚“园本课程是什么”,必须首先理解“幼儿园课程是什么”。
历史上,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定义,主要有三种取向:第一种,学科取向,即将课程定义为“学习科目和教材”;第二种,经验取向,即将课程定义为“幼儿在幼儿园获得的学习经验”;第三种,活动取向,即将课程定义为“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随着人们认识幼儿教育价值及幼儿学习方式的深入,目前关于学科取向的课程定义已不为大家赞同。经验取向的定义也因为学习经验的模糊性、主观性和不易把握性而较多局限在学术讨论层面。活动取向的定义则因为能反映幼儿学习的特征、活动容易把握、符合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法律法规精神等原因而受到认可。
比如,冯晓霞教授曾将幼儿园课程定义为: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这一定义明确了幼儿园课程的表现形态,即“活动”(这里的“活动”包括“上课”、游戏和生活活动)。同时,也强调了作为课程的“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即“目的性”——“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也就是,过于注重活动的外在形式和过程而忽略、忘却活动的目的(预期结果),甚至视活动本身为目的,“为活动而活动”的“活动”,不足以称之为课程。
而园本课程的概念来自于校本课程,我们不妨借鉴校本课程的定义来界定园本课程。有研究者指出,校本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所实施的全部课程,既包括学校所实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也包括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而狭义的校本课程专指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目前,人们习惯于将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即狭义的校本课程)称之为校本课程。
借用校本课程的定义,可以将园本课程定义为:以幼儿园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发掘、利用、整合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研究出适合本园特点的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实践判定
根据上述关于幼儿园课程及园本课程的定义,结合课程的基本构成要素,判断一个个“花样玩绳”活动的组合是否为园本课程,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1.课程的构成要素是否完善
著名的课程理论家泰勒提出课程编制的四个要素,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课程目标:即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
课程内容:即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学生达到目标需要获得的学习经验,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
课程实施:即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科学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包括设计课程实施的途径、方法、保障。
课程评价:即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及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以揭示学生获得的经验是否产生了满意的结果,同时发现各种计划的长处与弱点。
按照课程四要素来判断,该幼儿园的老师们“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一节节“花样玩绳”活动零散组合起来,显然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与结构化,在学习目标、内容编排、实施方案设计、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还有待完善,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称为园本课程。
2.课程的特色是否明确
所谓课程特色即该课程是否有别于其他幼儿园的课程。园本课程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是本园所处社区环境、幼儿、教师、办园理念、物质条件等要素的反映。没有独特性的课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园本课程。
当然,在这个意义上,“花样玩绳”活动有一定的独特性,可以成为园本课程建设的资源,在进一步研究、完善的基础上,最终开发成园本课程。
有效性把握
课程是教育目标达成的中介或桥梁,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进而决定着幼儿的发展。因此,课程开发绝不是一个简单、随意的过程,而应该认真对待。保证园本课程的有效性,是每位课程参与者必须承担的责任,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1.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和课程开发观
所谓科学的课程观,即选择或者开发的课程要符合《纲要》、《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精神,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要: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而不是搞一刀切;学习方式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不超前教育或强化训练;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要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所谓科学的课程建设观,即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为幼儿发展服务,而不是为特色而特色。
2.组建课程建设团队,定期开展课程审议
园本课程建设是一个行动研究、逐步推进的过程。幼儿园要组建一个课程建设团队,发挥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力量,定期对园本课程的构成要素逐一进行审视,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幼儿园可以按照以下问题先进行自问自答,作为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的自我审议线索,或聘请幼教界研究课程的专业人员帮助诊断、审议,以确保课程的科学性与继续完善。
线索1:园本课程的目标是否科学、合理
比如,开发“花样玩绳”园本课程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促进幼儿发展,还是单纯寻求幼儿园特色?如果是促进幼儿发展,那么课程的目标是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还是为促进其某一方面技能的发展?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如何?
线索2:园本课程的内容是否适宜
课程内容是否适合幼儿?学习内容与幼儿心理需要的契合度如何?内容选择是否指向幼儿的直接经验?是否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在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能给幼儿带来快乐体验吗?是否有损害幼儿兴趣或者身心发展的潜在危险?
比如,幼儿对“花样玩绳”活动的兴趣为何?凌乱的内容如何按照一个内在逻辑顺序展开?
线索3:园本课程实施过程是否科学、顺利
幼儿对课程感兴趣吗?课程是否按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展开?小、中、大班的经验有衔接吗,是层层递进的吗,有无重复现象?课程实施中,是否有充足的资源可以利用?实施课程所需要的技术,教师掌握吗?
比如,“花样玩绳”课程的主线是什么?是幼儿动作发展吗?如果是动作发展,那么课程中涉及的主要动作有哪些?这些动作由易到难的顺序是什么?怎样把一系列的动作按照由易到难的线索编排到小、中、大三个年龄段?
线索4:园本课程评价体系、评价方式是否适宜
是否建立了园本课程评价体系?评价方式(信息的收集)是否能够满足评价体系对信息的要求?比如,怎样对“花样玩绳”的效果进行评价等。
摘自:《学前教育》2015.07-08
编辑:cicy
上一篇: High/scope课程理念下学前儿童的冲突解决策略
下一篇: 民族的才是可持续的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剑桥幼儿英语课程怎么样 郝婧 阅读人气:9
- ...结果。在这过程中肯定有幼儿不能够区分,所以老师... A-vicky 阅读人气:19
- ...题墙,而主题是我们这个班级所有,包括班级环境,... 看不见听不见 阅读人气:135
- ...们创造这样的机会。孩子是需要我们塑造的,我们就... 淡颜墨青 阅读人气:385
相关文章
周排行
- 1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 2 当前园本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
- 3 幼儿园课程组织基本原则
- 4 亲水 会水 护水——幼儿园“水活动”...
- 5 幼儿教育观
- 6 单元主题活动
- 7 幼儿园课程
- 8 让游戏成为幼儿的生活常态——浅议...
- 9 幼儿园课程目标
- 10 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