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作 快乐衔接——浅谈幼小衔接工作
作者:耿李英 来源: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5-12-27
孩子进入大班就面临着再过一学年,就会升入小学开始新的学习与生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唤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人学做好心理准备。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阶段,幼儿园教育是“教养并重”,小学教育则“以教为主”,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以游戏为主,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在幼儿园,教室布置得五彩缤纷,桌椅可以移动,有各种活动区,各类玩具、图书,可供儿童自主游戏、娱乐。吃饭、如厕、游戏、上课都可在教室内进行。而在小学教室布置的比较单调,密密麻麻地排满的桌椅,墙壁上直挂着评比表等,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厕所也是男女分开……。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到小学学习和生活多方面的变化至关重要。
一、心理适应篇
从幼儿园到小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是帮助孩子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心理“软着陆”。
(一)帮助孩子了解小学生活。小学是怎么样的?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我还会和幼儿园的朋友一个班吗?小学里的老师会带我们做游戏吗?小学有午睡吗?吃饭在哪吃?……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所关心的。首先,让孩子要有个正确的角色转变和心理定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背上书包升入小学了,到那时,我就是小学生,我的任务是学习更多的本领与知识。其次,让孩子了解小学生的一日作息。可通过参观小学,请小学的哥哥姐姐来园交流互动等,让孩子知道小学生的一些学习生活情况。如:每个老师教不同的科目,上下午都要上课,每节课后都有课间休息,小学生吃饭会到食堂用餐,中午趴在桌上午睡,放学后会有一些家庭作业。再次,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心理,小学虽然是学习为主,但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上课认真听,下课不懂就问,回家及时完成作业,肯定能做名优秀的小学生。防止孩子害怕上小学的情绪产生。
(二)家长要转变观念。孩子要升小学了,要给孩子哪些物质和身心方面准备?大班幼儿要学拼音吗?要不要上学前补习班……面对这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应该让家长知道“幼小衔接”的着手点。《指南》在解读中指出:广大家长要切实转变观念,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教育责任,提高育儿信心和能力,重视和珍惜与孩子沟通、交流、分享快乐的重要性,多花时间了解孩子、陪伴孩子;另一方面,要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幼小衔接”不能机械地认为学校“零起点”教学就等于孩子可以“零准备”入学。家长应帮助孩子做些学习前的准备,如:早睡早起,做事有计划、不拖拉,不懂请教,认真倾听,书写名字,自己的事自己做等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培养。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在这一特殊阶段,是要俯下身来帮助孩子在每一个细微的活动中养好习惯、提升能力、塑造性格、充分准备。有效衔接。
(三)教师要送一程、接一段。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的要求是否存在定位的不一致?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衔接方面幼儿园和小学是否也应该送一程、接一段……这些都是幼儿园教师、小学低年级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幼儿园教师在大班下学期可主动联系小学一年级教师,邀请他们来园给孩子们上课,给孩子们讲讲小学的有趣生活,激发孩子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向往和兴趣。一年级教师也应该调整心态,考虑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当放慢节奏,根据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教育引导,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等待。
二、环境适应篇
《指南》明确要求“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到小学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从幼儿园园内大环境、班级区角环境,家庭环境入手创设,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一)园内环境重渲染。可以在园内公共走廊创设一条“走进小学体验区”体验长廓。在长廓添置小学的课桌椅、小学生的学习用具、红领巾等。墙面上张贴小学生一日学习生活的课程表,红领巾示意图等。让孩子在学做小学生的活动中,感受小学生的自豪,萌发争当小学生的情感。
(二)区角环境重实效。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孩子们会升人附近的小学就读。大班下学期,我们可以组织孩子参观小学,适应了解小学的设施设备。为了增进对小学环境及设施设备的了解,可在班级开辟一个“走近小学体验区”,区内提供小学的教学楼、操场等内外设施设备的照片,及孩子课间活动、上课学习等照片,让孩子从照片上熟悉校园环境。另外体验区还可提供小学常见的班级牌、音乐室、食堂、教师办公室、厕所等标识,让孩子玩看标识找地方的游戏。体验区还可创设小学教室的模拟点,让孩子学做小学生,整理文具,学上课等,让孩子从自身体验中增进对小学环境的了解,激发孩子上学的兴趣。
(三)家庭环境重氛围。通过体验家长学校,上门服务指导等途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孩子在小学有固定的座位,在座位上的任务就是学习;在家里,孩子也应有个固定的学习地方,作用主要是形成一种学习地点的定向,就是说,每当孩子在固定的地方坐下来,便条件反射般地想到学习。给孩子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地点非常重要,家庭中可创设“我是小学生”学习角。建议条件许可的家庭,为幼儿创设一个独立的书房;若家庭空间不够,可以在孩子房间增添个小书桌,小书柜,开辟一块学习空间。让孩子提前感受到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除了家庭物质环境的创设,我们还注重家庭软环境的指导。如:书桌要整洁,在学习前把书桌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干净,免得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平时也应做孩子学习的榜样,多陪孩子一起看书作业。尽量为孩子创设合理的良好的家庭气氛,最终提高家教指导的质量。
三、习惯适应篇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新人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习惯培养也是如此。既注重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差异,关注支持和引导每个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活动重落实。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中指出“生命是活动的,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活动是孩子成长的平台。一天一体验,一周一小结,一月一主题。如六月“放飞理想”特色主题活动中,“爱心义卖”活动,可让孩子共同参与倡议宣传,制作海报、向全园老师发邀请函、到其他班演说宣传、制作摊位标记、价目表等。活动中,可让孩子吆喝买卖,主动交往:活动后,教师可组织孩子一起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参与表现情况,教师也给予具体的评价反馈,这样有利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能力的强化。每天的梦想舞台、每周的升旗仪式等等,不仅让孩子展示自己的进步,更让大家看到自己的成长。
(二)争章重优化。主要采取同伴、家长、老师评价的方式,让良好行为不断优化。对孩子平时优秀的行为颁发奖章。如:集体活动中积极发言,认真听讲,独立完成操作卡等情况的均可获得小红花,平时5个小红花可换取一颗绿色小卫士奖章,5个小卫士奖章换一枚绿精灵章,5个绿精灵奖章到学期末换一张绿色天使奖状,孩子在这种及时肯定、小有奖励中,形成良好习惯。
(三)家园重一致。现在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大人的包办代替使孩子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指南》中也提到“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所以教师可通过家校路路通、家长会、晨间接待的时间主动与家长沟通,让幼儿在家的时候也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学习整理自己的玩具,自己穿脱衣服,学洗自己的袜子,整理自己的小床,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书包等。家长还可与孩子一起制定在家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按作息看书、做游戏等等。多方合作,快乐携手,让我们一起陪孩子幼小衔接,快乐成长。
摘自:《学前教育新视野》2015.05
编辑:cicy
上一篇: 正确开展家庭教育,为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下一篇: 学前教育“去小学化”还儿童快乐童年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我们可以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科学的与家长合作? 要你好看74143 阅读人气:21
- 爸爸和妈妈 爸爸是一颗大树 妈妈是一颗大树 我是一只... 亻娟 阅读人气:8
- 只有半年幼教经验,下学期当主班该做些哪些准备工作?... 小小乐 阅读人气:30
- 大家好,我是实习老师,由于我实习的地方是一个新园,... 废仙女 阅读人气:69
- ...种事情。现在园里实施两教轮保,从新学期开始就做... yxm 阅读人气: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