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绘本叩问心灵
作者:罗阳 欧阳春玲 来源:重庆市沙坪坝区实验幼儿园,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 上传时间:2016-06-0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语言领域中提出:“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有利于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阶段,绘本对幼儿的视觉、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震撼,比知识教学的效果更为直接。正是这样的背景,“绘本阅读”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活动。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爱阅读、乐阅读、会阅读,就成为当下幼儿教师所要思考及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尝试从阅读活动中的提问着手,引导幼儿在与绘本对话的过程中唤起心灵的声音,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提升阅读的兴趣,形成阅读概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深挖内容,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提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问题提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幼儿思维的浪花。教师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在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阅读过程中,能起到激发幼儿兴趣,促进思维,发展语言等作用。
通过解决“读什么”的问题,促使教师去阅读绘本、多角度地分析绘本,深刻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和内涵,做到绘本选择的适宜性。阅读活动不仅仅是将每一页图画中的几个文字内容表达出来,更关注对文字以外的图意进行观察与挖掘,以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绘本。如绘本《一颗纽扣》,小老鼠找到大象询问这颗纽扣是否是他的时,教师提问:“你觉得这颗纽扣是大象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中大象衣服上的纽扣对比小老鼠手里的纽扣及大象的身形等,从这些信息中得出结论。
基于儿童,选择难度适宜的问题
(一)考虑幼儿的年龄差异
1.小班:贴近生活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以贴近生活,能引起幼儿对以往生活回忆的问题为主,使幼儿调动已有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绘本《谁拉的便便》中,小动物们都美美地饱餐一顿后的情景,教师提问:“小动物们都吃得饱饱的,真舒服。你觉得现在他们会去干什么呢?”幼儿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他们会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拉臭臭”,“散步”;“去睡觉”……虽然幼儿的回答各有不同,但他们将绘本中的人物都当成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了绘本中人物即将要做的事。
2.中班:激发想象
针对中班幼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相对于小班来说稍强一些,也初显出一定的想象力。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贴近生活,以问题为主,使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绘本《月亮的味道》中,小动物们都盯着月亮,教师提问:“你觉得他们能吃到月亮吗?他们会怎么做?”幼儿答:“找架梯子爬上去”;“坐飞机去”;“重高高(叠罗汉)”;“月亮太高了,他们吃不到”……虽然他们的回答不一,但他们都调动已有经验想办法去帮助绘本中的人物解决问题。
3.大班:拓展思维
大班的幼儿,他们的能力都已经达到了更高的水平,调动已有经验是他们常用的思维模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是教师在活动中想要追寻的目标。如绘本《摇摇晃晃的桥》,大灰狼和兔子都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桥上面,教师提问:“如果你是大灰狼,你还会去吃兔子吗?你会怎么做?”幼儿回答:“我会先骗小免下桥再去抓它”;“我不会吃小兔了,我们一起想办法下桥,就变成好朋友了”……幼儿的回答精彩纷呈,有心理活动,有人物对话……他们开始去思考对方的想法,并思考自己的对策。
(二)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想让每位幼儿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教师应在活动中设计难度不一、类型不同的问题,使幼儿都有表达思想及表现自己的机会。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可以交给能力较强的幼儿。基础综合性的问题是为了巩固教学的效果,问题的设计要考虑中等能力的幼儿,这样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调动其阅读的积极性。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这要适当设计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阅读兴趣。如绘本《小猪变形记》封面讲述,教师提问:“它是谁?你认识的猪长什么样?这只猪呢?他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这样的问题既面向全体,又注意到了个体差异。
灵活提问,让幼儿在阅读中思考
在活动之前教师都会精心设计,提问也更多地围绕阅读理解进行。预设好的提问可以帮助教师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但也有幼儿的关注点与教师的预先设计有冲突的时候。这时需要教师能更灵活地进行提问,在预设与生成之间取得平衡,让提问既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同时又能适当兼顾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在幼儿现有的水平和更高水平之间搭建桥梁,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猜想式提问
猜想式提问即通过提问,让幼儿猜想读本的故事情节、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等。这样的提问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画面内容,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积极动脑,通过分析、综合,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幼儿大胆主动地讲述,增强参与的意识和自信心。如绘本《南瓜小房子》中,外面发大水,小老鼠的南瓜小房子已经人满为患,但还有许多的小动物无家可归。教师提问:“面对小动物的求救,小老鼠会怎么做?为什么?”这个问题不仅让幼儿大胆猜想故事情节,同时幼儿也能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二)开放式提问
绘本阅读中的提问要讲究开放性,这是一种帮助幼儿整体把握所学内容的提问。开放式提问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在活动中的提问要把握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开展讨论,让幼儿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从而体现提问的开放性,也就是变单一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鼠小弟想吃苹果,但苹果树实在是太高了,它要怎么做才能吃到苹果呢?”幼儿开始进行思考:“爬树”;“找长颈鹿帮忙”……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能让幼儿们都说出自己想到的办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递进式提问
递进式提问即由浅入深地提问。这是一种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它不仅能促进幼儿的思维逻辑性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这种提问方式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如绘本《独眼猫一世》,在自主阅读环节中,教师提问:“故事中的一世怎么了?他快乐吗?他哭了几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哭的?”这一系列问题,能帮助幼儿理清故事线索。
(四)引发式提问
引发式提问即让幼儿对某事或某物自发产生的疑问。提此类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帮助幼儿积累阅读经验。如绘本《我们去探险》,教师念出绘本名后提问:“你想知道些什么?”幼儿回答:“他们到什么地方去探险了”;“他们探险会不会发生什么危险”……幼儿在引发式提问下会逐渐学会思考,寻找新的问题,同时他们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阅读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
绘本是充满想象、充满灵感的文化载体,幼儿阅读绘本的过程就是与绘本、与自身、与生活对话的过程。教师的提问就在于找到绘本和幼儿兴趣的联系点,引发和丰富对话的过程,让幼儿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实现心灵的生长。
编辑:c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