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运动课程实施质量的区域性实践研究
作者:徐雅萍 来源:上海长宁区教育学院 上传时间:2016-06-23
在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与小学联手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小学校长和教师的感叹:在小学低年级,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在逐年增加。这些孩子智商并没问题,但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记忆力不佳,作业时间长,学习效率低,等等。研究表明,儿童反应慢、学习成绩差并非全是不努力、学习态度不好造成的,绝大多数是生理问题造成的。
基于以上情况,长宁区教育局决定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运动课程研究,力图体现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促进幼儿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幼儿视动听协调能力,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生理基础。
该研究的总体思路如下:一是运动课程方案要结构化,主要体现在情景创设、器械选择、目标制定、方法设计等方面;二是运动课程要凸显运动素养的培养;三是运动课程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发展特点。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运动专业知识缺乏
1.教师对动作的认识模糊。比如,很多教师不了解投远、投准的动作怎样做才是科学的,跨跳、行进跳的动作怎样做才是正确的,立定跳远过程中手臂、脚掌、身体的动作到底是怎样的,运动量与练习密度的关系如何处理,等等。
2.教师对幼儿动作发展序列的认识不清晰。比如,不少教师不明白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走、爬、跑、跳等动作的发展水平及发展序列是怎样的;无法准确把握运动素养培养的适宜性、连续性,很难将运动素养与幼儿年龄特点、运动经验、运动习惯及学习方式建立联系;对运动材料与幼儿年龄特点的关系不清晰,如不清楚球的重量、大小,跳的距离、方式,投掷的距离、高度,奔跑的距离、速度等与幼儿年龄特点的关系。
(二)教师实施运动课程的能力缺乏
教师忽视对运动素养的关注与分析。如,过多关注能吸引孩子的、新颖有趣的内容,片面地认为只要幼儿动起来了,其运动能力就会发展;过多考虑情境性,忽略与运动素养的内在联系,创设的情景、场景与运动素养的培养关联性不大;为了达成目标指向的核心经验,就用概念性的成人语言教动作,然后让幼儿进行单一练习;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材料单一,没有体现幼儿年龄特点;教师指导时观察点较为模糊,对于如何解读幼儿的运动能力和帮助幼儿积累运动经验,体现幼儿园运动课程的特点,还无法正确把握。
二、研究过程
我们通过对100多个活动的观察、分析、研讨,解决教师在实施运动课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看活动,抓观察,丰富教师的运动专业知识
我们以蹲点教研、联片教研、全区集中教研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全区教师在运动现场观察小中大班幼儿在走、跑、跳、爬、侧滚等动作发展方面的不同表现,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动作发展逐步成熟的线索。我们从100多个集体活动中抽取运动素养,并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3条目标,《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的7条基本经验和《学前教育教师参考用书》中的17个基本动作,引领教师解读不同年龄段幼儿动作发展水平与典型动作表现,分析同一动作在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表现。
以“爬”为例,我们和教师一起分析,列了三个水平活动的设计线索,供教师参考。水平一:从自然爬、四散爬和手脚协调自然爬,到让幼儿听鼓声(音乐)向指定方向爬、倒爬,手脚屈膝着地爬。水平二:在手脚屈膝着地爬的基础上,能手脚屈膝着地改变方向爬、手脚屈膝障碍爬(在有高度、坡度、宽度的场地上爬)、爬中翻越、四肢着地爬(肚子离地)。水平三:四肢着地爬(肚子离地)、匍匐爬、匍匐障碍爬(在有高度、坡度、宽度的场地上爬)、两手一脚爬(另一只脚当动物的尾巴)、两手两脚同时爬。我们从幼儿外显的动作表现入手,带领教师分别对小中大班幼儿走、爬、跳、跑、侧滚等典型动作进行对照,并作可视化分析,以此提高教师判断、把握幼儿动作发展水平的能力,使幼儿的运动走向科学有效。
(二)看活动,抓贴合,提升教师实施运动课程的能力
1.看情景
我们带领教师观看活动,分析、梳理运动场景如何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相贴合,最后形成共识:小班幼儿的行为明显受情景暗示,教师可以用单一情景多次重复、但重复中游戏情节稍有变化的策略引发幼儿主动活动。中班幼儿有意行为开始发展,规则意识萌芽,能逐步控制情绪,教师可以用同一情景微妙变化的策略引发幼儿主动活动。大班幼儿情绪稳定,有意行为增加,合作意识增强,喜欢竞争对抗性游戏,教师可以用同一情景逐步递进运动规则的策略引发幼儿主动活动,或以情景不变、运动规则推进(材料、人数等变化)的策略引发幼儿在对抗、合作中锻炼体魄,玩出智慧。
如,在大班活动“勇敢的猎人”中,我们创设了三个游戏情景,游戏一:精灵球打“红帽怪”。游戏二:“红帽怪”爸爸妈妈拯救“红帽怪”。一组当猎人,另一组当“红帽怪”爸爸妈妈,猎人要努力用球击倒“红帽怪”,“红帽怪”的爸爸妈妈要努力去扶起“红帽怪”,在对抗过程中孩子们投入程度更高,运动强度也相应增大。游戏三:“红帽怪”全家拯救“红帽怪”。在第二个游戏的基础上,增加救“红帽怪”的幼儿人数。上述三个游戏情景基本重复,规则都是以用球击倒“红帽怪”为赢,后两次游戏加入了“红帽怪”家人救起被击倒的“红帽怪”的情景,以引发幼儿组间的对抗,既发展了游戏情节,也控制了幼儿的运动量。
2.看场景
我们带领教师通过观察运动场景,共同梳理出以下要点:运动场景要简单有效,场地要有效利用,对移动材料与固定材料要进行前期测试,教师要熟悉器械的玩法、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
3.看运动强度和密度
在研讨过程中,大家认为,小班幼儿的动作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表现为走路不稳、方向感不强、动作较缓慢,所以教师可以多设计身心娱乐类和动作发展类游戏,以大动作运动为主,以相对密度大一些、强度小一些的运动为宜。中班幼儿的动作发展还存在节奏感差、灵活性弱、速度与力量不够等问题,教师设计游戏时可渗透对动作灵活性、力量和速度等方面的要求。大班幼儿在不同动作的组合、不同运动方式的转换、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以及运动的节奏感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教师可以围绕同一运动素养设计变化游戏,加强多样化练习,使幼儿逐步做到快速、准确、有力、灵活、协调,让运动强度与密度出现双峰值。
如,大班活动“运送能量砖”的目标是:在跑、折返、避让中运送能量砖,发展幼儿身体灵敏性和奔跑能力。大班幼儿能快跑25米左右,由于奔跑的运动量较大,教师是这样处理情景与练习密度的关系的:开始时,教师带着幼儿向左围绕场地推动能量砖(纸箱)跑动(中低运动量),然后让幼儿在场地两端9米红线间折返、避让,给同伴运送能量砖(中高运动量),再让幼儿在场地两端4米蓝线间推动能量砖奔跑(中运动量),再后来让幼儿两组对抗翻能量砖(中低运动量),最后放松、整理3分钟(低运动量)。
4.看区域活动
我们带领教师对区域活动内容进行有关运动素养和运动量的分析,教师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手环来区分幼儿的运动量,使观察与指导更清晰;运动场地的安排应与运动素养的培养相适应,特别是在幼儿达到最大运动强度时要以不伤害幼儿为原则。
通过对一个个活动的梳理、剖析,教师意识到动作不是教出来的,感受到动作要领与幼儿习得的关系,认识到幼儿的运动素养是通过多种形式在充分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也能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不再追求统一目标了。教师在考虑游戏的场景、情景时,随意性明显减少,开始关注环境、材料与幼儿年龄特点的关系,活动设计也越来越精细化,更关注活动场地的大小、距离和运动器具的大小、重量、数量、摆放位置等因素,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断口科学陛。
(三)全覆盖托起每一所幼儿园
1.架构推进网络
在长宁区教育局的领导下,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学前教育组依据幼儿园布局和幼儿园开展活动的现状,以点带面全覆盖铺开,促进幼儿园均衡发展。先后选择不同层面的10所试点幼儿园开展项目研究,构建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区域推进网络,形成推进工作组、联片研讨互动组、试点园合作研究组等三级管理网络:蹲点研究,联片攻克;全区观摩、经验共享;常规交流,常态滚动,经验传递。及时反馈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聚合各方力量攻坚,加强分析,调整方案,强调落实。
2.可视化、结构化备课
教研室研发主题式集体运动、一般集体运动、区域混班混龄运动三种方案设计模板,明确撰写的要素,标注撰写方向与注意点。如,集体运动包括活动内容、活动形态、活动目标、重难点、设计思路、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时间、活动设计环节和相应时间设置表、运动指标等10个方面。区域混班混龄运动包括区域名称、运动素养、活动场地、运动器械提供或环境创设、教师观察与指导、人员配备等7个指标。这样做较好地解决了全区教师的运动专业素养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使要素可视化,指引教师全面思考,精心预设,最大限度地保证活动质量。
3.采取多种组织形式
我们在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中,保证1小时运动时间,兼顾分散、集体、小组多种组织形式。在活动中强调幼儿团队意识、规则意识的形成,培养顽强、忍让、宽容、大度、担当等品质,关注幼儿自由找玩伴和自主选择运动器械、运动方式的情况,促进幼儿自主性、自信心的形成。
摘自:《幼儿教育》2016.03
编辑:cicy
上一篇: 对教师课程意识的理解与思考
下一篇: 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准备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主题“服装”要衬托到每个区域要怎么去衬托进去?? 陈胖子 阅读人气:9
- 亲们,有什么亲子律动操适合大班运动会中亲子律动的,... 阅读人气:40
- 美工区属于什么性质区域(探索性,表现性还是欣赏性) 美妙 阅读人气:7
- 剑桥幼儿英语课程怎么样 郝婧 阅读人气:9
- ...把饭弄撒,整天就跟在他们后面处理各种事情。现在... yxm 阅读人气:438
相关文章
周排行
- 1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 2 当前园本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
- 3 幼儿园课程组织基本原则
- 4 亲水 会水 护水——幼儿园“水活动”...
- 5 幼儿教育观
- 6 单元主题活动
- 7 幼儿园课程
- 8 让游戏成为幼儿的生活常态——浅议...
- 9 幼儿园课程目标
- 10 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