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银行大大矛盾--浅议大班幼儿"银行"游戏中的社会性发展
作者:袁月芬 来源: 上传时间:2016-07-20
前言:孩子们每人一本银行卡,是他们在游戏中作为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凭证。每天参加游戏后获取相应的工资,银行卡上会有不同面值的印章表示;每次消费后也会扣除表示相应钱数的印章。孩子们持着银行卡在小小的游戏世界里有规则地快乐地交往着,俨然一个小小社会。
幼儿在游戏交往中总存在着一些矛盾,游戏中的角色关系就是社会关系的再现。在游戏中我们要引导幼儿学习自己解决矛盾,学习克制自己的欲望,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同伴谦让、合作、协商,共同完成游戏任务,体验游戏中特有的愉悦。大班幼儿在开展角色游戏时,"银行"游戏作为整个游戏社会里的纽带和桥梁,是开展角色游戏必不可缺的。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里,发生着许多矛盾而又有趣的故事。
"银行"游戏中的"矛"和"盾"--让"经历"走向"经验"
1.合理地解决"钱领光"的矛盾一一存钱,拓展了游戏情节的发展
楠楠(银行工作人员)很着急:"老师,我们银行的钱快被领光了,怎么办呢?"我问"你想到什么好办法了吗?""我拿纸再画一些吧,可是画出来的能算吗?"正说着,娃娃家的妈妈抱着钱罐走过。"让妈妈来我们银行存钱吧!"楠楠期待地看着我。在我的鼓励下,楠楠在各游戏区一家一家地询问要不要来存钱,我也很配合地提供了多本空白银行卡,让楠楠给过来存钱的各区域的店家都配上。为吸引大家来存钱,楠楠还准备了小礼品--一张精美的小贴纸。
老师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当幼儿在遇到矛盾和困惑时,教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为幼儿主动构建游戏提供了平台。有了这样的支撑点,孩子们在游戏中就能积极思考,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游戏情节不断拓展,游戏内容不断丰富。
2.智慧地解决"抢钱啦"的矛盾--赚钱,平衡了各游戏区的活动
舟舟(银行工作人员)跑来告诉我:"老师,凡凡抢我们银行的钱!"舟舟的告状很明显是希望老师能及时地制止或批评凡凡,但我将此事延迟到了游戏评价的时候。凡凡开始解释:"老师,我想去'开心乐园'玩,'开心乐园'要两块钱,可是我银行卡上只有一块钱了,我就想向银行多要一块钱!"凡凡的解释让他的行为暂时得到了大家的原谅。但"缺钱了该怎么办?"引发了幼儿的讨论。有的孩子说:"跟'开心乐园'的工作人员商量一下,只有一块钱,少玩一些玩具行不行?"有的孩子说:"没有两块钱就去只要一块钱的地方玩!"还有的孩子说:"先去工作,赚够了钱再去'开心乐园',这样自己会玩得很开心!"……讨论的结果让孩子们知道了在钱不够的情况下有多种方法可以应对,而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赚钱来解决。
如此规则制定后,孩子们在游戏时会根据银行卡上钱的状况主动选择消费类的还是赚钱类游戏,在玩消费类游戏时也能主动选择等待时间较短的游戏区域,从此,"抢钱"的情况再没有发生过。所以说如果能很好地组织"银行"游戏,会对幼儿游戏的种类、速度、频率起到调节和平衡的作用。
3.人性地解决"无存款"的矛盾--借贷,体验了人世间的真情感
如如(银行工作人员)和娃娃家的妈妈吵起来了,原因是娃娃家的妈妈银行卡上没有存款,可自己的孩子生病了,急着要用钱,就坚持要在银行领钱,而如如坚持自己的意见就是不给领,两人都觉得自己有道理就争吵开了。这时,我就跟娃娃家的妈妈说:"你应该好好地跟人家商量,告诉他们你的孩子生病了,他们一定会让你领钱的。"这位妈妈就走过去说:"求求你们啦!我们家的孩子生病住院了,要是没钱,他就会死掉的。"如如想了想,说:"那好吧!你需要多少,我们先借给你,不过你要记得来还。"
幼儿在角色交往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矛盾。游戏中的角色关系就是社会关系的再现,借贷的出现就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写照。孩子们在角色交往中产生了矛盾,矛盾双方共同协商,以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如案例中的借贷。教师把解决矛盾的机会交给孩子,让孩子们在这个协商过程中,体验到病人家属那种着急、痛苦的情绪,在与人为善的原则下把钱借给了他。在这一矛盾解决的过程中,孩子们帮助别人解决了困难,提高了与人协商解决问题的技能,同时也进一步萌发了关心帮助他人、为他人着想的社会情感。
4.科学地解决"还款难"的矛盾--还贷,明白了个人信用的重要
自从有了娃娃家妈妈跟银行借钱的事,借贷就成了银行里常有的业务,从生病需要借贷发展到购物、玩都要借贷,导致银行一直人满为患。"老师,银行里的人太多了,好多人又要来借钱!钱都被借光了。"大彬(银行工作人员)不停地埋怨着。"怎么办?"我们在评价时再次将此矛盾抛给孩子们讨论。讨论结果:1.借贷需要说明原因,银行根据需要发放贷款。2.借贷后就不能直接再次去银行取钱,必须通过工作(桌面操作游戏)赚钱还款后才行。3.不还款的人因信用不好,下次游戏被银行列为黑名单--被限制参与各种消费性游戏。
有了新的规则,孩子们直觉地感受到了跟银行借钱不那么简单、随便了,每次借款多了一份责任感,大家都会认真考虑后再决定跟银行借钱。这不仅丰富了游戏情节,完善了游戏规则,也明白了有借必还的道理。幼儿在游戏中形成了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强烈意识,认识到了个人信用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只有诚实守信才能愉快地参与各种游戏,体验交往的乐趣。
5.巧妙地解决"光赚钱"的矛盾--消费,感受了消费带来的愉悦
随着银行卡的长期使用,没钱的幼儿意识到卡上没有钱什么事儿都做不成而不去消费,有一定钱币的幼儿会为了下次活动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而开始节省,不舍得花钱,孩子们之间也开始相互攀比"谁的卡上钱更多",这直接导致了孩子们每天忙于参加可赚钱的工作类的游戏。没有了消费,就没有了人员的流动,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忙碌着。"点心店""医院""超市"没有了人来人往,它们的服务职能被遗忘了,这里的工作人员也就没法赚钱了。整个游戏的内在平衡再次被打破,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不容忽视,他们在游戏中模拟成人赚钱、消费等活动时,开始关注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关注自己的工作效果。如何进一步让大家享受工作所赚到的钱所带来的快乐,成了拉动消费、促进人员流动、保证游戏真正平衡的关键点。现实生活中的"通胀与消费的关系"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一是鼓励幼儿大胆消费。让孩子们知道每隔一段时间"超市"等店里的物品的消费价格会上涨,银行卡上只能买到吏少的东西。二是帮助幼儿体验消费带来的快乐。如讲评时重点分享孩子们快乐的消费体验,"邀请朋友一起去点心店享用小点心,喝杯饮料,聊聊天!""带上一点小礼物去娃娃家作客!""在'开心乐园'玩玩小玩具,饿了买上一个汉堡!"……有了这样的经验,孩子们参与消费类游戏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孩子们在游戏中都有自己的玩法,老师引导他们介绍自己的快乐经验,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们与人交往的能力,也给其他幼儿提供了分享和学习别人经验的机会。孩子们在这样的游戏环境中相互交往,相互帮助,努力协调着自己与同伴的关系,努力了解、学习成人世界里的社会规则,提高了处世和交往的能力。
可见,"银行"游戏与其他游戏都有着密切联系,在自主游戏中是很好的中介,它能有效地促进整个自主游戏的相互联系,并起到调节平衡游戏的作用。此外,银行的职能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在小小"银行"游戏里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冲突,而一次次的探索、解决就是社会经验的丰富、生活能力的历炼和共生共长的过程。
"银行"游戏中的"分享"和"助人"--让"经验"成就"亲社会行为"
在由"银行"游戏串连起来的一系列角色游戏中,孩子之间要进行交往,交往能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促使合作、分享、谦让、同情、助人、宽容等亲社会行为得到锻炼和提高。
1.分享
幼儿在游戏中发生分享行为时往往相伴的是"快乐",我们要认可、鼓励他们具体的分享行为,还要更多地关注幼儿在分享行为中的情感体验,以增加他们在未来游戏中的分享行为。
例如,为了让孩子们积攒在银行卡上的钱流通起来,由"银行"出面组织了一个"玩具展销洽谈会",请幼儿从自己家里带来玩具作为"商家"参加会展。在会上,商家当场介绍自己商品的名称、使用方法、作用并当场演示,其他各商家根据自己的需要"订货购买",钱够了一次付清,可获赠礼品;钱不够可去银行贷款。并在使用后组织"反馈会",让购买者说一说买这些物品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丁丁从家里带来的自动电子秤,经介绍后被菜场经理承承买去。在反馈会上,承承笑眯眯地说:"丁丁厂里生产的电子秤称东西又快又准又方便,受到顾客欢迎,也为我们工作带来了方便,真是太感谢了。"并深深地鞠一躬。同时,承承还感谢了"银行"的支持,让他贷款购买电子秤后赚到了更多的钱。在此过程中,幼儿感到自己小小的行为为大家带来了快乐,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方便,分享从这里开始。
分享的对象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情感的。在角色游戏中,老师要引导幼儿学习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提高幼儿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诱发幼儿更多的分享行为。如在角色游戏中,"医生"治好了"娃娃"的病,"医生"会很高兴。老师及时引导他通知"娃娃"的爸爸妈妈,让孩子的家人一起分享病愈后的喜悦。又如"银行"的工作人员被评为"优秀员工",在"行长"宣布时,老师、小朋友会鼓掌向他祝贺,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2.助人
混龄的教育模式提供了一种让不同年龄孩子交往的环境,我们尝试了和小班孩子联合游戏。在游戏中,大小幼儿的能力差异相当大。小孩子乐意听从大孩子的安排,大孩子也愿意在游戏中带领着他们,谦让着他们。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大班幼儿当爸爸妈妈,小班幼儿当娃娃,大班幼儿就要模仿成人:招待客人、打扫卫生、烧饭、上班、去超市刷卡购物、去银行还款等等;小班孩子则可以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去银行存"压岁钱",养成简单的存钱概念,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以"银行"为媒介的角色游戏是孩子们对社会的再现和升华,以混班形式开展角色游戏;年龄不同的幼儿在由"银行"串连起来的一系列游戏中以不同的角色身份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相互学习,强帮弱,大帮小,形成团结友爱的集体,促进了幼儿友爱、互助、谦和等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总之,在角色游戏指导过程中,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才会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后记
银行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银行游戏中,我们让孩子们接触了"钱币",感受了它在生活中的作用,并以它为媒介,串连着班级里的所有游戏,折射着我们现实社会中的方方面面,这对大班孩子来说是必要的知识经验积累。我们将继续探索,让这小小的银行游戏变幻出现实大社会,让孩子们在这里获得分享、助人、合作、谦让、同情、宽容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摘自:《幼教博览》2016.06
编辑:cicy
上一篇: “渔乐园”是这样诞生的
下一篇: 在幼儿角色游戏中学做有心人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有没有好玩的手指游戏,适合大班的 玲玲1313 阅读人气:283
- 一个新手对幼儿教育的感受 2016年我走上了幼儿教育行... 江雪 阅读人气:1258
- ...到男神、女神这些字眼,决定也来无聊一把,说说你... 哈尼 阅读人气:327
- ...我们的向日葵花,这样幼儿们的兴趣与积极参与性都... A-vicky 阅读人气:19
- 第一天上班怎么在幼儿面前做一个特别一点的自我介绍?... 卖玻璃的小鱼儿 阅读人气: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