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环节教师支持幼儿策略初探
作者:仇玉翠 来源:北京市通州区大方居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7-06-23
清理环节是活动区游戏活动结束后幼儿进行整理和收拾的环节,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游戏的必要环节,不仅可以恢复活动室的整洁有序,而且蕴涵多种教育价值,是支持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习经验积累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个环节,幼儿可以将玩具材料、工具进行分类、整理、送回存放的位置,还可以给自己的作品找到展示的地方,或把还没有做完的作品做好标记以待继续。
然而,一般在清理环节,教师和幼儿都会感觉到有些压力,因为和游戏相比较,清理毕竟是件枯燥无趣的事儿。教师往往迫于常规的需要,追求幼儿清理玩具的速度和结果,而忽视不同年龄幼儿的清理能力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制约,更无视清理过程对幼儿主动学习的影响。
而幼儿在清理环节的种种表现,也常常让老师们头疼不已。在区域游戏时间,老师反复提醒幼儿要将玩具从哪儿拿的放回哪儿.可活动结束后玩具还是被“乱放”;有的幼儿一边清理一边玩,则被教师视为不遵守规则、磨蹭:老师最“怕”的就是颜料、沙水,因为这些材料的清理工作多数会落在老师身上。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有的老师会减少“麻烦”材料的投放,不鼓励幼儿选择.有的老师则会借助各种游戏规则和正确方法,过多地要求和提示幼儿,导致幼儿对此类游戏失去兴趣。
为了使清理环节更顺畅,教师首先需要认识到幼儿也可以是清理环节的主体,他们也可以专注、积极,有意图地参与清理活动,把清理环节也当作是主动学习的机会。幼儿不会像成人那样清理得十分彻底,他们也无需做得十全十美,但他们可以在清理环节通过探索、操作、思考、体验获得多种关键经验的成长。
1.做好观察记录,寻找支持的原点
在清理环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教师们可以针对幼儿收放玩具的情况进行简短而完整的记录,或者用几个关键词,或者用符号、拍照、录像、录音等多种方式记录。观察记录的目的是让我们能够了解幼儿在清理方面的发展水平和需要;观察环境、材料和标识是否方便幼儿清理,需要做哪些调整和改变;讨论教师可以采取哪些策略支持幼儿。
还记得教室里刚投放空心大积木时,孩子们非常兴奋。他们先用空心大积木搭建房子,然后用单元小积木作为装饰材料来装饰他们的大房子。“小玩具要回家,我来动手送送它……”音乐响起——收玩具时间到了,孩子们迅速抄起大积木准备送回去,只听“哗啦啦”单元小积木掉落的声音此起彼伏。我静下心来继续观察。只见诺诺拉着大块长方形空心积木正在往前走,右脚踩上了一块架在圆柱玩具上的木板,一块小积木倏地被弹起,正好砸在了鼻子上,诺诺哭了起来。观察到此,我立刻让孩子们先停止收放工作,一起观察积木区收放玩具的情境,带孩子们讨论存在哪些问题和安全隐患,鼓励他们自己制定收放空心积木的规则,并将相关的规则展示在积木区的墙面。
再比如,收玩具时,小班幼儿帅帅总是拿着一个玩具在教室里溜达。他在干什么?是故意磨蹭想接着玩?还是不专心?我默默地观察并通过问开放性的问题了解他的想法。原来,他是不知道这个玩具应该收到哪里去。于是,我们老师在中午备课时间进行了讨论,结合以前的观察,发现刚入园不久的帅帅经常在积木区玩小火车和火车轨道,不了解班上的其他区域和玩具,所以在帮助其他区收放玩具的时候就会有困难。那么我们就决定从孩子制定工作计划的环节开始支持,运用不同策略支持他熟悉了解教室各个活动区的空间位置,和各种材料的存放位置,激发他更多的游戏意图和工作计划,也逐渐提升他收放玩具的能力。
再比如,我发现小班收玩具每次最后收完的都是彩色串珠。一筐有6种颜色串珠分别用6个透明塑料杯装。整个清理过程中珠子散落的“噼噼啪啪”声连续不断,即使有很多小朋友都帮忙来收,依然很困难,费时费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问题出在材料的投放上。彩色串珠的小珠子个小,形状、颜色、数量过多,不同颜色的珠子还要分别装在不同的杯子里,对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够熟练的小班幼儿显然过于复杂繁琐。所以,我们后来减少了串珠的颜色,把6种调整为4种;同时也减少了盛装杯中串珠的数量,避免过满容易撒;而且改为盒子盛装,使之大小、高度适宜,不易倒。
当我们观察到幼儿在清理环节的实际需要和遇到的问题,我们就能够很清晰地分析判断有准备的教师要如何回应和调整,支持策略是针对全班幼儿还是个别幼儿,是通过小组讨论还是个性化介入,这些都以我们的观察为基础和依据。
2.有效的支持策略,使清理变得有趣
◆材料标识开放清晰
首先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一个方便看到和取放玩具材料的环境,多以透明盒子和浅托盘来存放玩具材料,这样幼儿可以从不同角度一目了然地看到里面的材料。同时,我们还运用实物、照片、简笔画、拓图等方法制作材料标识,方便幼儿快速准确地找到材料存放的位置。
切记材料标识是用来帮助幼儿收放材料的,不是用来测试幼儿某些知识或技能的。否则,标识不仅不会提示幼儿把材料放回哪里,反而还会给幼儿带来心理压力和抵触情绪,成为清理环节的障碍。
◆时间暗示
当幼儿沉浸在游戏中,忽然就让他们收玩具,孩子会产生很强烈的抵触心理,反而不利于清理。所以我们常常会在清理时间开始前5分钟给幼儿以音乐、语言、计时器、沙漏等形式的时间提示,这样可以给幼儿明确的时间概念,同时也尊重幼儿,给予他们充分的心理准备。
音乐暗示法是幼儿园普遍使用的方法,熟悉的音乐一响起,幼儿就明白,该收玩具了!通过对幼儿的观察了解和分析,我们会依据幼儿发展目标、兴趣、社会经验等选择两首乐曲,第一首暗示幼儿准备收玩具,第二首则暗示幼儿开始收玩具。例如小班幼儿入园初期会选择用手摇铃鼓和《滴答滴答》音乐结合的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告诉他们准备收玩具了,然后播放幼儿易于理解的儿歌童谣《小玩具要回家》,让幼儿通过歌词明确游戏结束了,需要把玩具收回去;而中班幼儿则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晨会时间讨论决定哪首音乐准备收玩具,哪首音乐开始收玩具;还可以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关键经验选择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等等。要注意的是这两首乐曲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定,不要经常更换,让全班幼儿都熟悉。
◆创编游戏
幼儿的天性是游戏,清理玩具看似比较枯燥,但是如果把清理当做一种游戏,一种乐趣,幼儿就会积极主动地完成清理。
例如,我们发现幼儿比较容易忽略掉在桌子下面、沙发下面、玩具柜缝隙之间的玩具材料,于是就设计了“海底寻宝”的清理游戏。幼儿扮演小鱼,弯腰或蹲下去,甚至趴在地垫上,像小鱼儿一样游来游去发现“海底”宝藏。最后还可以根据寻找到的宝藏的多少来换取奖励。
在清理时,幼儿还可以演唱《清理之歌》——“收、收、收好我的玩具,收好我的玩具,然后停下来。”这时全班都不动,停留的时间可依据幼儿收玩具的兴趣、歌唱的节奏,停4秒、3秒或2秒,然后接着重新开始唱。过程中老师可以带着幼儿变换演唱节奏和速度,唱得慢时幼儿收玩具的动作就会慢一些,唱得快时,幼儿就会收得快一些,整个过程充满期待和趣味。
考虑到孩子们喜欢探索工具类材料,我们还为幼儿提供夹子等材料,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收玩具。例如逊喆小朋友在艺术区手拿一个夹子轮流夹桌子上的各种玩具,他成功地夹起一个“刮板”,另一只手小心地护着“刮板”,慢慢移动身体,把“刮板”送回了泥工柜,然后又转身回来夹桌子上的胶棒、笔刷、彩纸、剪刀、勺子、彩泥等等。孩子收玩具的过程更像是享受游戏的过程,按照自己的意图和想法,专注坚持,不知不觉就完成了清理。
◆做一半留一半
当然有些任务可能对于有的幼儿来说难以独立完成,尤其是对于刚入小班的幼儿。“做一半留一半”的策略能给他们很好的支持和鼓励。
例如我会先把所有的盘子摞到一起,并对身边的千千说:“你可以把盘子送回去吗?”于是千千开心地完成收放盘子的工作。也许我还会把桌子上的毛球、羽毛、珠子等捡到同一个小筐里,然后询问一位幼儿是否愿意把小筐里的毛球、羽毛和珠子分别送回去。
在和老师共同收放的过程中,虽然老师在参与,但是只做了一半,而成功的那一半留给了幼儿,幼儿会愉快地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更多收放的技巧和方法,从而逐步可以独立清理。
◆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
当幼儿在清理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在安全的前提下,教师不要急于介入,等一等,看一看,这样幼儿才有时间思考解决的方法,才有尝试解决的机会。
一天,家庭区的幼儿清理桌子上的干面粉,佳煜去卫生间拿来了抹布,他把桌子上的干面粉擦得很干净,这时和他一起清理的子瀚说:“桌子缝里还有很多面粉呢。”他们两个继续用抹布来回擦,但是发现桌子缝里的面粉依然清理不干净。子瀚说:“我们去把抹布洗一洗,我妈妈就用湿的抹布擦桌子,于是他们一同去盥洗室把布洗湿了,回来后继续擦,可是依然没有擦干净。我一直静静地等着他们,过了一小会儿,子瀚终于把中间的一张桌子拉了出来,说:“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我好奇地问:“是什么办法呢?”子瀚说:“就是要把桌子拉出来,才能把桌子缝里的面粉擦干净。”
试想,如果老师当时着急给他们出主意,我们就看不到孩子们精彩的表现了!
作为教师要在清理环节当好实时的观察者和幼儿的玩伴,多角度、多层次、多策略地支持,让清理环节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让幼儿在快乐的清理工作中获得主动发展!
(本文在2016年首届“海森高幼儿主动学习教育征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摘自:《学前教育》2017.04
编辑:cicy
上一篇: 晨间“体锻工坊”让幼儿乐享运动
下一篇: 创设情境体验区学科知识游戏化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北京西城槐柏幼儿园 刘玥祎 随心所语——《...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
- 如何让幼儿听从教师的管理、让幼儿喜欢上跟老师沟通、... 木子姐姐 阅读人气:13
- 做一个幸福的幼儿教师 阅读人气:13
- 作为教师应不应该画淡妆上班?你们幼儿园要求了吗?为... 蛊蛊 阅读人气:43
- 新手教师怎么组织新入学小班幼儿 Y3 阅读人气: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