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在"错误"中成长
作者:刘玉梅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崇礼路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7-08-25
【案例1】
幼儿园过道里,不时传来小本妈妈大声呵斥孩子的声音,"你说你手怎么那么闲,谁还会喜欢你……"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小本将玩具扔进了厕所,导致厕所堵住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犯错",即因为认识偏差或无意间的言行导致的,给自己、他人或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这常常让成人焦虑不已,进而采取简单的回应方式。要么如小本妈妈那样臭骂孩子一顿;要么以孩子年龄小、不谙世事为由,纵容错误行为。前者可能会加深孩子的愧疚感,变得胆小不敢探索;后者可能让孩子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让人欣慰的是,案例2中,小旭妈妈的"共情"回应方式,让孩子尝试自己去弥补。妈妈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两个孩子之间并不是恶意的打闹,而是因为缺乏分享和合作意识导致的冲突。她先是确定嘟嘟没有受伤,然后请小旭自己阐述发生了什么事情,再引导小旭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以及弥补办法。在这样良好的亲子互动中,小旭被共情理解,感到温暖,激发了他自我成长的动力,在下一次出现类似行为时,更可能会控制自己,思考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教师和家长都能客观面对孩子的"犯错",给予积极引导,那么不论是孩子把水洒在桌子上、还是在墙上画画、亦或着急推了小朋友一把,都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催化剂,而不是绊脚石。基于错误经历的普遍性和正确引导的重要性,我们进行了"在错误中学习竹的系列活动,通过参与式家长会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犯错;通过情境体验活动,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错误行为,明白犯错之后弥补是最重要的。幼儿园、家长、幼儿,多位一体,寓教于乐。
【案例2】
4岁的小旭在和嘟嘟玩国王士兵的游戏,突然小旭用力地将嘟嘟推倒在地,嘟嘟大声哭了起来。小旭的妈妈扶起嘟嘟,然后面向小旭说:"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小旭很不好意思地说,"妈妈,只有一个玩具……"妈妈说:"只有一个玩具,你们都想玩,所以你刚刚很着急,是吗?""你把嘟嘟推倒,他可能会受伤。你可以做点什么来弥补刚刚的错误吗?"小旭想了想,走到嘟嘟身边说:"嘟嘟我错了,对不起。我能帮你揉揉吗?"
家园互助,科学引导
◆概念渗透,引导家长理解"错误行为"
1.孩子在"试错"中成长
我们给家长分享了"猫走迷笼"的实验,这是美国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的研究,该实验指出"试错"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于儿童来说,在缺乏足够自我意识的前提下,"试错"是其接触社会、学习社会行为的重要方式。然后,和家长观看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技能的小视频,家长们在笑声和泪花中感叹:有时候,"失误"很美好,让我们看见孩子是如何学习的,是如何不屈不挠坚强成长的。如果一个孩子能够百分之百按照社会和家长的期望来做事,那是一个智能机器人,而不是带给我们各种情绪体验的可爱宝贝。
2.成人也会"犯错"
我们设计了几个情景游戏,老师介绍完游戏规则后,游戏便开始。可很多家长因为没有很好地理解游戏规则而"犯错",失去了继续游戏的机会。我们以此为讨论的切入点,引导家长感受和理解:孩子身心尚在发展之中,在认知和理解上远不及成人,所以儿童的错误行为更需要成人予以理解和接纳。
◆角色模拟,引导家长感受共情回应
通过"我的犯错经历"大讨论,让家长回忆自己小时候犯错的经历,现场模拟不同的回应方式,让家长们了解共情带来的温暖感受和情感联结。其实错误行为发生后,孩子已经觉得愧疚、害怕,迫切需要安慰和引导,但成人言语上的恐吓与威胁,让他更加恐惧和担心,错误行为导致的不良后果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而家长如果感同身受地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行为,效果则大不一样。有位家长感触颇深地说,"如果家长能给孩子更多接纳,哪会有孩子还动不动就撒谎,恐怕也能避免很多离家出走的悲剧。"在一个个生动的亲身犯错经历中,家长们进一步理解对犯错的正确处理对于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两难选择,引导家长使用共情策略
不管是孩子的无心之举,还是认知不够,行为发生后总是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后果。帮助孩子认识到行为的不当,并能从中学习和积极面对,弥补错误,是我们应该做的。试想,当孩子拿着玩具枪把花瓶打碎后,以下哪个回应更好呢?
A:碎了就碎了,没事。
B:花瓶打碎了,我很难过,你的感受呢?现在我们可以做点什么?下次怎样可以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呢?
选择A,孩子可能会无所事事地跑开,下次依然如此。选择B,孩子可能会说我们一起打扫干净、一起把花瓶修好、下次离花瓶远一些、不在屋子里玩玩具枪等。B选项是共情的方法,在理解和接纳中让儿童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并积极寻找弥补错误的方式方法。
儿童对很多事物都很好奇,也非常好动,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常常带有一定的不安全性。所以,第一,成人应该非常认真地帮助孩子明确规则--哪些行为是严令禁止的,并帮助孩子了解为什么不能做。第二,当错误行为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内直接告知,这可以让儿童认识到这些行为的性质,进而形成头脑中的"规则",经过提醒和练习之后,就会内化成为儿童能够自我控制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师幼互动,共同成长
◆教学互动,经验拓展
为了更好地让儿童理解错误行为,知道犯错之后重要的是补救,幼儿园开展了生动的情景体验活动。例如,集体活动《道歉是第一步》中,丹尼尔没有经过星期三王子的同意就把他的王冠拿来用了,弄得脏兮兮的。我们和孩子一起讨论,看到星期三王子很生气,丹尼尔和星期三王子是什么心情?他们是怎么说的?让孩子体验感受犯错后的情绪,理解犯错后该如何去做,并将这一经验延伸到孩子们的生活中。例如,有的孩子说,我把妈妈的口红摔坏了,妈妈很生气,我说了对不起,然后我们一起商量把口红放在我够不着的地方。
◆师幼互动,班级约定
我们制作了一个班级约定牌:犯错很正常,弥补最重要。让儿童能理解犯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及时弥补自己的错误是最重要的。教师也会遵守这个约定,当自己做错事情后,真诚道歉并弥补,如,"对不起,果果,老师刚刚把你的画儿扯坏了一点。我找来胶带,把它粘好,可以吗"。当儿童犯错时,教师会提醒儿童回忆约定的内容,引导他们及时道歉并弥补自己的错误。
◆共情于心,助力成长
教师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犯错后的应对状态。教师在看到孩子犯错时,首先要放下自己的情绪和主观评价,真诚地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感受,愿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和犯错的原因,并给予积极的回应。教师不是裁判员,更不是救火员,教师的共情是面对儿童犯错时最佳的教育方式,理解与接纳并不是放纵和认同儿童的错误行为,而是在共情中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为有效的沟通互动打好基础,让儿童积极面对错误,提升正确表达和补救错误的能力。
在家长、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看到了很多变化。班里常犯错的丑丑,以前见到爸爸来接他时,总往老师身后躲,因为害怕爸爸知道自己犯错后会惩罚他。但是现在,丑丑爸爸会从孩子好的行为方面引导,丑丑在班上的犯错行为也越来越少了,比以前自信了很多。再例如,班里最喜欢告状的小小,当同桌将颜料不小心滴在小小的画上时,同桌赶紧说:"对不起,小小,我不小心把你的画弄脏了!"小小没有像从前那样大声嚷嚷不停告状,而是友好地说:"没事的!"两个人继续讨论该如何把弄脏的画处理一下。家长和孩子的变化让我们倍感欣慰,这是共情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我们也深信,在共情的陪伴下,我们会和孩子在错误中不断成长。
编辑:cicy
上一篇: "小无赖"里的大道理——从幼儿面对攻击时的种种反应说起
下一篇: 我是男孩?还是女孩?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家16年的教子育儿手记,但我更愿意把它当作是一本... 英子 阅读人气:361
- ...西街幼儿园 阳雪 我们时常会听到这么一句... A-vicky 阅读人气:19
- ...感 : 内容概要:根据近期活动内容及主题活动安排... 淡颜墨青 阅读人气:385
- ...谁能安安静静地坐好,就给他发一颗糖果。甜甜的糖...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
- ...墙不是展现我们的手工有多好,制作有多精巧,主题... 看不见听不见 阅读人气: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