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拒绝服从行为探微——以S园中2班为例
作者:高蕊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上传时间:2017-11-06
一、幼儿拒绝服从行为的内涵
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都在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有的要求孩子能够很好遵从;有的要求,孩子虽不情愿,但迫于教师权威能够勉强做到;有的要求孩子拒绝遵从:或是直接说“不”,或是把教师的话当耳旁风,继续自己的事情,或是在空间上远离教师的“管辖”范围,坚持自己的“工作”。
拒绝服从行为可以从个体和群体两个角度来界定,前者把不服从行为分为主动不服从和被动不服从。主动不服从是个体做出与情景刺激相反的反应;被动不服从是个体不做出情景刺激所期待的反应。该概念强调个体对权威的反应。而从群体角度对不服从行为的界定出现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服从是个体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态度而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亦称遵从,与此相反就是不服从或不遵从。他们强调个体对群体的反应。
本研究中的拒绝服从行为,主要指个体意义上的拒绝服从,即儿童拒绝遵从教师的要求的行为。反复的、一贯的拒绝服从行为会衍变成一种习惯,影响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如果儿童一贯我行我素对抗权威,今后可能会在大范围的社交之中遇到麻烦。因此,引导儿童适宜地回应成人的合理要求非常重要。
二、幼儿拒绝服从行为的原因
影响幼儿服从与否的因素很多,本研究通过对S园中2班幼儿拒绝服从行为为期一个月的跟踪观察,发现幼儿的拒绝主要出于以下缘由:
(一)教师要求不当
晨间自由游戏时间,晓玲(X)从家里带来拼贴画纸,邻座的冬冬(D)和雯雯(W)很感兴趣,想要一起玩,但晓玲不愿意。
D:我想跟你一起做这个……(手指摸着X的拼贴画)
W:我也想玩……我家里也有一个贴画跟你这个一样的……(W也表达出想要一起玩的愿望)
X:那不行,这是妈妈给我买的,所以不能给别人。(说着把贴画藏到自己身后)
D:我还是想玩,就这一次好不好?(再次恳求)
W:哼,我才不稀罕呢……我要跟张老师说你是吝啬鬼,吝啬鬼!(着跑去教师跟前告状)
W:老师,晓玲不分享,她不是好孩子……我想玩,可是她不给我玩……
T把晓玲叫到跟前,D也跟着过来,三人一起围着T。(T表示教师)
T:为什么不跟小伙伴分享你的贴画呢?
X:这是妈妈给我买的!(X一脸不开心)
T:你们是好朋友,好朋友就要互相分享礼物,而且大家一起玩更有趣呢。把画拿出来,你们一起去贴,贴好了交给我,我向其他小朋友展示你们的作品。
X:我不要……不要……(晓玲委屈地申诉着)
T:赶快去,不然我就没收了,本来我们就规定了不准带礼物到幼儿园来。(教师态度坚决,显得有些不耐烦了)
X:一把扔掉贴画跑到座位上趴着哭泣。D捡起贴画递给老师然后转身跑开了。W一边嘀咕着“是你先不给我玩的”一边跑去娃娃家了。教师对X的伤心选择了忽视,继续整理环创材料。
四岁的孩子尚未完全摆脱思维的自我中心,常会把“分享”理解为“变成别人的了”,因而表现出“吝啬”行为。许多教师忽视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该特点,一味要求幼儿大方、分享、合作,超出了该年龄段幼儿的理解范围,孩子往往会抱着“凭什么”的不满心态违背教师要求。
(二)想要引起关注
户外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各司其职”,唯有蒙蒙无所事事,没有参与到任何游戏小组中,并且短短的半小时内蒙蒙总跟老师“唱反调”:
片段一:
沙坑方向传来一阵嘈杂的告状声:“老师,蒙蒙推我们!”教师赶来现场,抱着受委屈的幼儿,要求蒙蒙道歉,蒙蒙嘿嘿笑着,立即大声道歉“对不起”,教师拉着蒙蒙的手一脸严肃地警告道“不准推别人,不然我就取消你自由活动的权利”,蒙蒙抱着老师的脖子开心地回答“好”。
片段二:
“宝贝们,请大家整理一下,准备回教室。”孩子们陆续集中。蒙蒙在大树下面跳圈圈,仿佛没有听到教师的指令。“蒙蒙,赶紧过来,我们要回教室了!”蒙蒙望着教师嘻嘻发笑,边笑边继续跳圈圈,拒绝执行教师要求。老师无奈走过去准备拉他,蒙蒙主动跑来牵着老师的手,对着老师嘿嘿直笑,老师本想批评两句,却被弄得哭笑不得。
蒙蒙的拒绝服从行为明显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当他“违规”后发现不遵照要求可以引起教师和同伴的强烈反应,达到自己获得关注的目的,便会多次出现类似行为。教师的关注是导致这一类拒绝服从行为加剧的强化物。
(三)不愿离开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晨间区角活动时间结束,教师要求孩子收整材料,大家都行动起来,只有科学区的宇涵无动于衷,仍旧专心致志地沉浸在探索“浮力”的工作中。
“宇涵,整理时间到了,你还在那里弄什么?赶紧把材料放回架子上,去卫生间把手擦洗干净。”宇涵慌张地撇了教师一眼,然后继续在水盆里摆弄不同的材料。“刘宇涵,让你去洗手没听见吗?还是要我来帮你收拾?”“老师,马上。”继续做自己的事儿。又过了三分钟,其他区角都已收整妥当,只有科学区的工作还在继续。“你有没有听见我的话!如果你不遵守要求,下次你将不能再进入这个区角!”说着,教师拉着宇涵去卫生间洗手去了,保育员老师赶紧去收拾科学区的“残局”。被教师拉着的宇涵使劲儿挣扎,嚷嚷着“我不要我不要,求你让我玩一会儿……”
幼儿总是沉浸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中无可自拔。当他们正全身心致力于自己的探索之时,所有的指令、要求对他们而言都是“无理的要求”,他们也往往以不应不睬,或是以坚决的语言或身体反抗来拒绝服从。
(四)幼儿个体阶段特征
幼儿在2岁左右开始出现对养育者控制的不服从行为,此后成为幼儿期重要的心理现象。因此,心理学中把这个时期和“青春期”对应称为个体发展的“第一个反抗期”,在该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独特的规律:
1.生理上
研究表明,由于神经系统和小肌肉群发育的不成熟,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愿意遵从,而是遵从的客观生理条件尚不具备,对成人的指令“力不从心”。
2.启我意识发展和分化
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分化和发展。3.5岁~4岁是幼儿自我评价的转折年龄,随着幼儿评价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表现出对成人的控制并不是言听计从,而是强烈的独立意识。
3.认知发展特点
4岁左右的幼儿尚处于认知的自我中心状态,观点采撷能力发展局限,不具备守恒性和可逆性,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某种程度上的表现与成人行为方式的不和谐,出现违逆行为,拒绝服从。
4.依恋
幼儿不服从行为的背后可能有更深刻的情感根源,相同的指令由于师幼不同的情感基础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也引发幼儿不同的情绪反应。例如,教师积极肯定的态度更容易引起伴随更多积极情绪的商议、讲条件和辩解的不服从方式;而教师消极、不耐烦的情绪则使幼儿表现出更多伴随负性情绪的消极不服从、简单拒绝和直接对抗。
三、引导幼儿合理服从的建议
幼儿对教师要求服从与否既受到个体内部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又跟外部环境和教师要求是否得当有关。因此,在尊重幼儿“自我中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明确规则,要求适当
幼儿园中的一日生活常规往往反映了教师的要求和期望,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规则都是由教师事先制定和计划的。科学合理的规则和要求应当具有如下特征:表述简单明了,符合逻辑;数量适中;师幼共商,灵活安排;环境创设的“隐性要求”;规则要求的内容要处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二)提供有限选择的机会
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其“闹独立”的行为特征逐渐显现。幼儿喜欢游戏,正是因为他们能从中获得控制感,同样,幼儿要遵守规则,他们也应当对规则具有掌控感。成人往往借由“我都是为了你好”“这样做少走弯路”来强迫幼儿,致使其失去了对周围环境的掌控感,因而招致拒绝。我们可以代之以积极的给幼儿提供选择的机会,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让其自由选择完成的方式。比如“我们的区角活动时间快要结束了,你可以选择现在收拾材料,或者五分钟后收拾材料”。提供选择的机会,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诸如“游戏时间结束,立刻收拾玩具”此类的强制性策略要求带来的反抗。
(三)强化与忽视相结合
针对想要引起教师关注的幼儿,可使用强化和忽视相结合的策略。强化,是指强化其适当的亲社会行为;忽视,是指忽视其无关大局的拒绝服从行为。针对以上蒙蒙的个案,教师可以一方面联合其他幼儿,对蒙蒙“不理睬”,不要因同伴反应过度从而强化其反面行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每次对蒙蒙提出明确要求以后,提供单独活动,或者不带语言地给予孩子自我控制的时间,切勿因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的表现过度强化幼儿的不良行为。反之,每当蒙蒙出现教师期待的良好行为,比如,某一次很好地服从了教师的安排,教师即刻抓住契机,及时表扬强化其良好行为。
(四)结束时间提示
在游戏和工作时间即将结束之时,教师应该留给孩子5~10分钟的时间做好结束准备。结合提供有限选择机会的策略,给予幼儿对活动安排的控制感。当孩子身心处于放松状态,对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了自我控制感,相信孩子能够对合理规则有效服从。
原载《山东教育·幼教园地》(济南),2017.3.4~7
摘自:《幼儿教育导读》2017.08下
编辑:cicy
上一篇: 防火安全教育的系列活动
下一篇: 培育幼儿的工匠精神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怎么写一份中班 数学公开课呢 要以游戏为主 那个女孩 阅读人气:5
- 我们要做个教玩具以“文明城市”为主题,请问大家有什么... 花花 阅读人气:18
- 北京西城槐柏幼儿园 刘玥祎 随心所语——《...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
- 我们可以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科学的与家长合作? 要你好看74143 阅读人气:21
- ...内点击“小相机”发布 3、点击加号,选择上传图片 4... 师乐汇 阅读人气: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