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成长
作者:XSYQSWF 来源: 上传时间:2005-07-13
前言:
“音乐”与“幼儿”几乎是同步的语汇,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成人也经常运用音乐来抚慰婴幼儿。陈鹤琴先生说:“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和音乐接触。可由节奏的美,使肉体和精神共鸣共感,而表现节奏的行动;由和声的美,使人感到调和统一,而养成调和性;再由旋律的美,使人感到永久的统一,而养成统一性,因此,我们要凭着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生活里面去,使儿童无论在工作,游戏或劳动的时候,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使儿童无论在工作,游戏或劳动的时候,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使儿童生活音乐化。”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幼儿的音乐能力除受遗传因素外,环境、教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从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创造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音乐活动是教师对幼儿进行音乐活动能力培养的一种载体,在活动中音乐通过特有的方式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是其他领域所无法替代的,音乐教学活动是教师创造启发性地“教”与幼儿创造想象地“学”的互动过程,也是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结果。
在农村幼儿音乐活动能力的前期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存在着许多不足,且当前的幼儿音乐教育未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如:
(1)对音乐教育的本质目的缺乏清晰的全面认识,轻视欣赏、创造、表现力的培养。常把音乐活动作为演出活动的辅助手段,即使意识到了音乐活动的重要,但目标含糊,操作性不强,以致在实践中又落到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培养上。一般认为幼儿园的孩子喜欢活泼好动,喜欢跳跳唱唱,每学期计划中有唱歌及舞蹈的内容就行了,唱歌就是让幼儿齐唱,跳舞也是让幼儿机械地跟着教师模仿,节奏乐活动就是幼儿集体机械训练,欣赏活动中也都是教师枯燥讲解,教师只靠一个预先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幼儿,把眼光盯在短期内让幼儿掌握知识,追求短期效应。
(2)在教学方法上,过于形式地让幼儿在这儿唱得轻一点或重一点,在那儿快一点或慢一点,致使幼儿使终不能很好地感受到力度、速度、音色及其他音乐表现手段的表情作用,更谈不到他们自己运用这些音乐表现手段去创作音乐、想象作品;在教学中的提问方面,往往局限在所提的问题本身就已包含着答案,或者提可能只有一种答案的问题;在幼儿创造方面,有时往往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幼儿的音乐创造想象成果,忽视了幼儿在能力水平的提高。
(3)流行音乐充斥于大众传播媒介,幼儿几乎生活在一个流行音乐的氛围中,再加上农村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很难接触、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优秀的、民族的、高雅的音乐。美好的音乐不能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成长,故幼儿难以获得健康的、美的熏陶。
(4)由于幼儿存在着某些生理性的音乐素质差异(嗓音条件、动作的协调性、柔韧性等),在幼儿园中一些“能歌善舞”的孩子往往为教师所重视,大多数“平平常常”的孩子却被忽视了,使得音乐教育失去了对象的广泛性。
(5)农村家长的音乐能力普遍较低,音乐教育意识普遍不强,家庭生活中缺乏音乐艺术氛围。而且观念和思想上,家长只重视文化成绩的应试教育等原因,压抑了孩子的个性,扼杀了孩子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
(6)传统音乐活动过于偏重音乐艺术使命,追求“成品”的灌输,致使教师看不到幼儿在进行音乐活动中的兴趣、表现和创造的潜能。
本专题试图通过对农村幼儿音乐活动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的实践研究,从而提高农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认知、情感与态度、感受与理解、表现与创造等能力。
二、概念的界定
音乐活动能力,指按照一定的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操作和想象,在利用各种音乐形式表现的过程中,新颖、独特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能力。包括音乐想象力、探索能力、创编力和音乐横向交流能力。
三、活动目标
1、阶段目标:
(1)通过幼儿感兴趣音乐作品,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创设愉快活动的气氛,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能力的认识和想象。
(3)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机会,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4)给幼儿插上想象、创造的翅膀,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创造力。(5)不断更新音乐教学内容、形式,对幼儿进行多方面的教育。
2、音乐活动的发展方向
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充分运用脑力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使幼儿产生的感受、理解、想象、创造等一系列的内心活动。如提供幼儿熟悉的音乐材料,通过乐曲、动作、画面、语言等进行相应的匹配;根据音乐材料,唤起幼儿对音乐的主题、情景、形象、歌词等的联想与想象,并用动作、歌声、节奏充分地加以表现;促进幼儿音乐潜能的发展,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接纳每一个幼儿不同的、多元的、可变的、的相当自由度的创意,唯有这样,幼儿的音乐兴趣、音乐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四、音乐活动的内容
幼儿园音乐活动能力包括在音乐活动中的欣赏能力(包括感知力、联想与想象力、体验力、评价力)表现能力、创造力。
1、活动形式与组织形式
我们认为培养农村幼儿音乐活动能力的组织形式有正式音乐教学活动与非正式音乐教学活动。其活动形式有集体、分组、个别活动。
正式音乐活动包括:欣赏活动、歌唱活动、韵律活动、乐器节奏乐、音乐游戏等。例如,秋天到了,根据树叶随秋风飘落的秋天季节特征,我们选编了歌曲《小树叶》教孩子学唱。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1)做“小树叶”飘进活动室;(2)捡“小树叶”,教师通过画小节线,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分句,引导他们听清每一个乐句;(3)讲“小树叶”的故事;(4)看图谱,学唱“小树叶”(在小节线中填充相应内容的图谱让幼儿边看边学唱);(5)编“小树叶”,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和音乐第一段,编出第二、三段,老师画相应内容的图谱,幼儿听音乐看图学唱。
非正式活动音乐内容有:区域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其他教育活动、随机教育等日常活动。例如:美丽的春天来了,我把美丽的池塘与所要学习的歌曲《小蝌蚪》结合起来:“美丽的白云下,清清的池塘里。”在背图上贴上笑嘻嘻的朵朵白云,和碧绿的池塘;“有只可爱的小青蛙。”出现活泼可爱的小青蛙正呱呱呱地叫着。“一群小小的、黑黑的小蝌蚪,游来了,游来了。”在青蛙的旁边,四面八方游来了许多小蝌蚪。我通过制作好的课件,让幼儿自由点击鼠标来巩固和学习。
1、与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
用游戏的方法将各领域的活动内容串联起来。如在《鸡妈妈请客》的活动中,我们不仅利用音乐把动物的活动动作进行衔接,也渗透了做客时的礼貌、动物的食物链等知识内容及常规教育。具体地说,教师当鸡妈妈做主人,幼儿分别当小兔、小鸟、小鸭、小熊等做客人。鸡妈妈在家中准备好萝卜、小虫、鱼虾、蜂蜜等。当弹奏兔跳音乐时,做小兔的幼儿随音乐做兔跳动作到鸡妈妈家中做客,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弹奏鸟飞、鸭游、熊走音乐时,做小鸟、小鸭、小熊的幼儿随音乐轻做不同动作到鸡妈妈家做客。等客人都到了,吃过饭后,大家可一起唱歌、跳舞。
2、与区域活动之间的相互渗透。
音乐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有范围的自由选择音乐活动的空间。在欣赏区中,我放置了在活动中、游戏时欣赏过的音乐作品,让幼儿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如《进行曲》的雄壮有力、《梁祝》优美动人、《小丑进行曲》的活泼幽默等。在表演区中,我提供了幼儿服装和歌唱表演的舞台。演奏区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乐器,如三角铁、铃鼓、双响筒、响板、小铃、沙球等。游戏区中,为幼儿提供学习音符、音值、节奏等的有趣小图片。
3、与主题活动之间的相互渗透。
围绕一个环境主题内容组织的音乐活动。如以“环保教育”为主
题时,我们开展了《机器人》的律动,通过对机器人肢体动作等的模仿创编,来学习“机器人捡垃圾”的韵律活动,从而在此基础上,也加强了环保教育。
4、与生活环节之间的相互渗透。
在一日生活中,加入音乐活动。晨间活动时,我结合音乐活动中所学的各种模仿动作,音乐游戏来扩充活动的内容。这样既锻炼了幼儿身体,又培养了动作的协调,发展节奏感及增添活泼愉快的欢乐气氛;午餐前和起床后,我组织幼儿开展一些不需要很大空间、活动量也不太大的唱歌、节奏、音乐欣赏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认知力和表现力。
5、与家园互动之间的相互渗透。
采用内容丰富多彩的音乐会等形式来进行音乐活动。如:我在“圣诞节”篝火晚会中的活动安排上,有的幼儿表演过去及当前所学的音乐游戏,也有的表演在幼儿园或家里所学的歌曲,还有由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表演节目。表演内容有唱歌、舞蹈、乐器等,增进了家园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五、农村幼儿音乐活动的组织与设计指导
(一) 歌唱活动。
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唱歌的音域得到扩展,但许多孩子对歌曲音域、音高的了解、理解不够,我们利用许多方面的经验――视觉、触觉、动作的暗示,并伴之以听觉等进行教学。如:当教师在钢琴上演奏出向上或向下的旋律时,要求孩子联想向上或向下的动作,并伴之以“上楼”或“下楼”的词语。这样练习后,当教师再使用钢琴来表现旋律的进行方向时,要求孩子以动作进行反应,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准确反应。
1、歌曲中的组织引导
(1)动作进入法。
该方法适用于词曲简单多重复,歌词内容是直接描述动作过程的或是比较富于动作性的,有时我们从“人的身体动作开始”,特别是小班,在《小手爬》的活动中,我先引导幼儿小手爬的样子,再邀请幼儿在同伴身上从上往下、从下往上爬到指定的地方,在活动中一边做动作一边听教师朗诵歌词和范唱歌曲;有时我们还玩“听指令做动作”的游戏,如:《头发、肩膀、膝盖、脚》。全体幼儿园先把双手轻轻地放在双颊上,听教师喊出身体某一部位的名称后,就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将双手放到该部位上去,教师在喊身体部位名称时,一开始可以很随意的秩序,然后可以转用歌词内容的秩序,接着就可以改用唱歌的方法发出指令,在要求幼儿边唱边做之前,还可以先请幼儿停止动作专心地练唱几遍,然后才是愉快地享受美好的歌唱和轻松舒适的动作过程。
(2)歌词替换法。
该方法适用于一些词曲内容简单多重复、歌词的语法结构清晰单纯具有某种语言游戏性质的歌曲。我们“从歌词的替换开始”,如《大猫小猫》。先学唱新歌并尝试用不同的力度演唱关于“我是一只大猫,我是一只小猫”的歌词;再学习用其它不同的动物形象创编歌词,如大狗、小狗;然后学习用其它不同的事物形象创编歌词,如大鼓、小鼓;最后,学习用两种大小不同的动物形象创编歌词,如老虎、老鼠。
再如:在欣赏歌曲《两只老虎》之后,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旋律,仿编歌词。有的幼儿编出:“两只兔子,两只兔子,蹦蹦跳,蹦蹦跳,一个采蘑菇,一个在旁玩耍,真可爱,真可爱。”有的幼儿编得很离奇,充满童趣:“两条小鱼,两条小鱼,游呀游,游呀游,一条浮在水面上,一条沉看海底去,真好玩,真好玩。”这样幼儿在仿编过程中,学唱的兴致更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幼儿用已学过的do re mi fa so 5个音,用不同的长短来表现可爱的动物。幼儿兴奋极了,自由地边唱边表现出来,有的唱着短短的do做兔子跳,有的唱着长长的mi做着老鹰飞,有的唱着短短的re 做着小猴搔首异姿一跳一跳的样子等等,孩子们一个个情绪高昂,乐此不彼,完全陶醉在充满乐趣的想象创作活动中,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3)游戏填充法。
该方法适用于不断重复出现简单的、有特点的游戏类歌曲。例如:在《碰一碰》的活动中,让幼儿找到一个好朋友,去接触身体的某此部位来碰一碰,这里既可以是两个相同的部位,如脚碰脚,耳朵碰耳朵;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部位,如手碰脸等。
(4)情境性故事法。
该方法适用于歌词内容反应简单的、强以“一目了然”的情境或事件的作品,如《迷路的小花鸭》,教师提问:“在池塘边的一棵柳树下,有一只迷路的小花鸭,它在那里哭着叫它的妈妈呢。谁会学学小鸭子,是怎样哭的?”然后教师还可以再问:“猜猜看,谁会来帮助迷路的小花鸭,把它送回家呢?”“做好事帮助了小花鸭子的人心里会怎样?”“它高兴的时候唱歌会发也怎样的声音。”
(5)改编性复唱法。
该方法主要采用一些幼儿耳熟能详的如《两只老虎》
上一篇: 一次成功的游戏
下一篇: 通过整理体育玩具巩固幼儿对分类的理解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有效的利用种植园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A-vicky 阅读人气:19
- 一个新手对幼儿教育的感受 2016年我走上了幼儿教育行... 江雪 阅读人气:1258
- “护蛋体验”——增进幼儿社会情感 : 内容概要:根据近期... 淡颜墨青 阅读人气:385
- 谁知道关于昆虫主题能在美工区投放些什么材料呢 嶸嶸XI 阅读人气:5
- ...还说如果不听音乐就做不出来。你该怎么办? 5、如... 胖圈圈 阅读人气: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