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作者:潘莹 来源:杨浦区五角场幼稚园 上传时间:2010-02-11
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主要依赖于教育实践及实践后的反思,通过对教育行为效果的自我反省和他人评价,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化水平。在我园,我们十分提倡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反思时存在着一些问题。
反思意识弱,缺乏主动思考的态度
虽然,大部分幼儿教师能认识到反思对提高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教师的反思还基本停留在被动反思的阶段,即教师的反思大多是为了完成课题研究的需求或者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而没有达到自觉思考并调控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程度。在工作中,我们还发现,有些教师只是把写反思作为一种习惯性的经验积累的过程,潜意识地让自己走着一条重复“经验”的道路,“克隆”着同样的教育效果,有的教师甚至因此出现了职业倦怠感。
反思水平低,缺乏层层挖掘的深度
我们在翻阅幼儿教师的反思记录时发现,许多教师进行反思时习惯采用报流水账的形式,把活动中幼儿的一言一行都详细地记录在案,最后加上一句“幼儿玩得很开心”或者“今天的活动不是很成功”之类的结束语。这些描述仅仅是对活动本身的一种再现,但是对于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在反思中缺乏“问题意识”,找不到反思的切入点。
反思内容窄,缺乏拓宽视角的广度
大多数幼儿教师的反思是围绕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组织、师生的互动、教学的效果等来进行的,进而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回顾。其实,反思实质上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内容,除了对教育教学本身的反思,还应是以“自我”作为对象进行反思的一个过程。但是,很少有教师会去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以及能力水平等。
反思技能差,缺乏解决问题的力度
目前,幼儿教师的反思大多停留在对一天活动后的总结和思考,或者在观摩其他同事、姐妹园教师的活动后进行口头交流和案例分析等,思考的角度大多从活动是否为幼儿所喜欢,效果是否能达成预期目标出发。个人认为,现阶段幼儿教师反思的途径比较单一,反思的视角也比较狭窄。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幼儿教师缺少反思的技能。还有的教师在反思的时候把反思误认为是“错误检讨”,把反思活动当成了查找缺点、寻找问题的活动,总是围绕着什么地方不理想、什么地方不成功、什么地方幼儿没什么兴趣等问题来展开讨论,却很少对自己所困惑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反思氛围淡,缺乏文化积淀的厚度
重建是反思的归宿,但是因为教师反思水平不高,个人经验有限,所以在重建时仅依靠个人力量,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团队反思的氛围就显得十分重要。反思中需要借助他人和集体的力量,借助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依靠学校这个团队来发挥作用。然而,由于幼儿园文化氛围不够浓郁,教师反思意识都比较薄弱,整个团队的反思氛围不突出,不能引领教师个人养成反思的习惯。
任何能力的提高都需要在实践中演练、提升,反思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因此多形式、多途径地为教师提供反思的机会是必不可少的。针对以上问题,我园为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发掘了以下的解决途径。
捕捉日常瞬间,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反思的必要环节。它既是一种特殊的备课形式,又是对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它不但有利于改进、优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还有利于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因此撰写教学后记是教师们日常教育工作中必做的一项工作。为使教学后记发挥其功效,使之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联系,我们要求教师们学习课改的精神,尝试把自己的认识体会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要求教师们在撰写后记时能对照新课程、新理念,针对教育教学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一细节的成败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实践反思与调整,使新精神、新理念的落实与转变、优化自身的教育观点相结合。
反思性教学后记的撰写帮助教师强化了反思意识,形成了反思习惯,也成为了我园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理论促进实践,开展听课评课
听课评课是目前教研活动中最常见、最有效、最受教师欢迎的教研活动形式之一。它通过“一看、二评、三提高”的模式,促使教师学会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反思中不断完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在听课评课活动中,我们改变原来执教者仅作为接受听课者评析的被动地位,而成为先由执教者自我反思,介绍活动设计的思路,反思活动中的得与失、有何改进的设想以及有何困惑等,然后参加观摩的教师针对执教者的教学过程从各个方面进行评析。
我们鼓励执教者和观摩的教师进行互动,就不同的观点展开讨论,最后大家共同来修改活动方案。根据需要,我们有时会采取再实践再评析的方法(即一课多研的方法),有时又会采取同课异构的方法(即以一个素材的多个角度着手进行教学)。听课评课为我园教师进行反思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实现了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的提升过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共性个性结合,进行案例诊断
案例诊断是现今教研活动中比较流行的、易操作的教研活动形式之一。它通过选择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以文字资料或录像资料等形式呈现给教师,帮助教师通过回顾和了解案例过程,反思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观念与行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学方法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积累教育经验,提升教育观念。所以,我们选择不同的案例,有的来自于幼教杂志,有的来自于教学活动的观摩,还有的是本园教师中具有代表性的课例。在此方法的运用过程中,除了要根据教师实际需求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的案例外,我们还考虑到一次教研活动的时间毕竟有限,它和现场的观摩活动也有着较大的区别,要让教师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是有一定困难的。为此,我们会提前把案例提供给大家,让教师先进行个体反思,然后利用教研活动进行集体互动反思,对有争论或不清楚的问题进行案例的再现,引发再次的思考和讨论,从而使案例诊断真正为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服务。
掀起头脑风暴,鼓励思维碰撞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重要”,头脑风暴法就是鼓励教师大胆提出自己在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集体互动式的教研活动形式来引导教师围绕问题,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分析寻找问题的症结,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问题价值的大小,我们有时利用某次教研活动中的某一时段,有时是专门组织一次相关的研讨活动,还可能是根据教师们所持观点的不同组织甲乙双方的辩论会等。由于问题的提出直接来自于教师们最为实际的需求,所以这些问题更容易引起教师的共鸣,教师们能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通过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反思自己与他人的观念和行为,从而提高各自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头脑风暴法在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参与网上交流,开阔眼界思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上信息交流也日趋活跃。我们深刻认识到,它不仅可以拓展教师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为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此,我们尝试开展园内的网上教研活动,研讨的话题有的是园方提供,有的是教研组提供,也有的是教师个别提出,这能让教师们在网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我们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区级以上的网上研讨活动。通过网上交流,教师的教育教学思路开阔了,思考问题也更为深刻了。
鼓励同伴结对,个体融入群体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独立反思有时会存在模糊性和局限性。同时,由于受教龄、学历、教师自身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教师间反思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在幼儿园范围内鼓励教师寻求同伴间的互助合作也成为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明智之举。在结对中,有的是强强合作,有的是强弱合作,可以是自由组合,也可以由园方牵头安排。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教师们的合作互助所涉及的面是非常广的,有的是共同设计教学活动,有的是彼此之间进行看课、评课活动,有的是案例的分享交流等。合作互助为我园教师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深受教师们的欢迎。
编辑:cicy
上一篇: 一个教研组长的成长
下一篇: 增补能量的“读书工程”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样,而园长反问我说,你们的主题墙有幼儿参与吗?... 看不见听不见 阅读人气:135
- ...到男神、女神这些字眼,决定也来无聊一把,说说你... 哈尼 阅读人气:327
- ...果我们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们大胆举手表达想法或...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
- ...,应以此为活教材。同时种植园地里隐藏着许多的知... A-vicky 阅读人气:19
- ...时候,我们就不愿意将心比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 英子 阅读人气: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