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班级课程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1-09-18
“以幼儿发展为本”是上海市新一轮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这一基本思想反映了对幼儿生命的珍视和发展权利的尊重。因此,积极探索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模式,探索最优化的师生互动方式,在幼儿生活的活动与教师预设的活动之间寻找和谐与平衡,促使每个幼儿个体获得主动、和谐的发展,已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重点。
我园作为上海市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验基地,多年来始终在寻求着能够适合幼儿需要的课程。作为课改实践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对班级课程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提出了“支持性班级课程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方案。
一、“支持性班级课程管理”方案的研究背景
在当今幼儿园的课程管理中,班级课程管理是最薄弱的环节。受传统课程管理模式的影响,以往的班级课程管理体现出以下三方面的特征:其一,以行政管理替代班级课程管理,用相对稳定的课程设置、统一的课程内容和进度去要求具有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其二,班级课程管理范畴狭窄。由于强调以学科为中心,造成班级课程管理的要素仅仅涉及幼儿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其三,班级课程管理制度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在规章制度上很少去鼓励教师发展个性,很少去关注幼儿生成的需要。
显然,当目前的课程改革已经从原来的注重课程的标准化和统一性,逐步转化为注重幼儿园课程发展与实施的多元化和自主性;从为教师提供教材转化为给教师提供自主选择的操作平台;从分科教学转向学科整合,教师开始更多地去关注课程间的平衡协调、关注幼儿的主动和谐发展。在倡导教师与幼儿在共同学习中共同成长时,原有班级课程管理模式对新一轮课改的实施与推进形成了阻碍。
为了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让课程去追随孩子”,而不是“用课程去追赶孩子”,我们开展了“支持性班级课程管理”的研究和实践。
二、“支持性班级课程管理”的主要突破
(一)实现了三个转化
“支持性班级课程管理”将原先的管理、控制和评判重新定位于支持、服务和保障,力求变命令式控制为超常规的重组;变集权为分权,使班级课程管理的权利下移和共享;变课程内容的划一化为层次性、课程进度的同步化为允许有先后、课程形式的简单化为多样性。
这些转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管
传统课程比较强调目标的达成度,以知识为本、以章节为本、以权威为本,偏重班级课程管理中各类计划的制订、执行和检查,班级课程管理具有很强的规定性和控制性。
导
新课程强调让教师有机会了解每个孩子在发展中的不同差异,并根据孩子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课程管理意在体现:课程理念的导向——以孩子发展为本;探索研究的导向——以教师发展为本;开发课程的导向——以园为本。
细化的课程安排
传统课程强调事先预设,班级课程内容和时间的安排都非常具体,没有空间;活动间环环相扣,作息制度分秒必争,教师无教学自主权,幼儿像陀螺一样围着课程转。
弹性的课程安排
新课程实施的时间表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活动中可根据孩子的合理需要不断地调整计划。班级课程安排给予适度的弹性,如一日活动实行各班按需分块活动。教师让孩子有时间尽兴地运用自己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假设、实践。教师既考虑一日中不同形态课程的平衡,也考虑一周中课程形式与内容上的兼顾和园内外活动的结合,在预设与生成之间达成一种平衡。
行政监督、检查
传统课程偏重预设目标的达成,课程规定性较明显。行政领导用统一评价指标来检查、监督班级课程实施情况,过多地检查评估幼儿获得的知识量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用定期检查、根据幼儿指标达成度来评判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主体的一元化,使教师始终处于被检查和被监督的地位,因此过多关注结果。
教师自我调控
新课程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教师有自主把握教育空间、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特点变换、创新的权利。同时,建立教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教师自我检查验证、自我调控、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得到加强,教师更关注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实行了“四个放权”
○ 给教师组织一日活动在形式、类型及时间安排上的自由度,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还给幼儿生成活动权。
○ 课程内容选择权。教师将课程教材中的共性与班级的个性有机结合,既重视预设的内容,又重视幼儿自发生成的内容。
○ 针对不同教师的经验水平,给予适度的计划、记录权。新教师提交流程式计划与记录,一般教师提交块状式计划,给予骨干教师自由选择的权利,使她们有更多的时间研读孩子,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因此,不同水平的教师均能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 教研组自主管理权。教研组可以自主开发与实施课程,开展课题研究,发挥各自优势,依托班级课程管理寻找到更适合孩子的教育。
面对班级课程权下移如何调控的问题,我们的基本策略是: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静态与动态之间的关系,在民主管理中抓关键问题,即是否在一日活动中体现“一切为了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这一思想。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日活动中保教结合不能偏废。
☆课程的四种形态:游戏、生活、学习、运动不能失衡。
☆组织实施中要体现动态和静态,室内与室外,集体、个别和小组,集中和自由的和谐结合,以免顾此失彼。
☆一日作息时间仅规定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如午餐时间、点心时间、午睡时间,其余时间不作硬性规定,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选择、生成活动。
(三)建立了“四项制度”
◇建构网络式教师培养机制,成立“名师工作坊”,使每个教师既能带教他人,又能被别人带教。
◇建立讲故事式的培训制度,讲孩子的案例,分析孩子的行为,注重探讨教师的回应策略。
◇形成对话式教研制度,教师之间、教师和园长之间开展现场对话,师生之间开展回忆对话,提高教师研读孩子的能力。
◇搭建多样式研究平台(现场式、会议式、休闲式),设立相关课题进行研究,以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三、“支持性班级课程管理”研究与实践的效果和评价
几年来的课程管理实践给我园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幼儿园在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幼儿园办园整体水平逐年提升。我园探索型主题活动的研究获得了上海市学校教科研成果一等奖,汇集全园教师研究成果的《奇迹,其实它很平凡》一书在全国学前教育科研成果展示会和全市中小幼研究型课程成果展示会上分别向教育部和市政府领导作了专题介绍。
教师教育行为发生转变。教师对幼儿在自然状态下所呈现的言行、需要、特点的关注与记录趋向深入;对环境潜在教育功能的认识与利用更清晰和娴熟;对自身教育实践的反思能力进一步加强,形成了一个有市、区十佳教师组成的优秀教师群体。我园教师有数十篇案例与文章发表,还多次向市区以及外国专家展示教学成果。
幼儿在诸多方面得到发展。幼儿脑袋里充满了问号,浑身上下透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他们的探索充满好奇,表达充满想象。在家庭生活中幼儿自我管理、自我实现、自我创造、完成任务的毅力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对幼儿多角度、多途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考察,我们发现幼儿的思维方式更具有开放性,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我们认识到:幼儿是多变的,他们的活动也是多变的,支持性班级课程管理及其保障系统也是开放、动态的。我们将在动态的管理中,去寻找真正的“适合”。
编辑:cicy
上一篇: 怎样记听课笔记
下一篇: 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计划制订的基本要求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如何让幼儿听从教师的管理、让幼儿喜欢上跟老师沟通、... 木子姐姐 阅读人气:13
- 新开的幼儿园,招聘幼儿园管理一名,电话:1513176456... 点缀 阅读人气:475
- 赣州市区一级新开园所需要招聘组织和管理能力强的执行... 流浪兔 阅读人气:4
- 我们可以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科学的与家长合作? 要你好看74143 阅读人气:21
- 想借鉴一篇与主题教育有关的论文,有没有人能帮帮我? 嘟嘟 阅读人气:13
相关文章
周排行
- 1 幼儿园办园理念诠释
- 2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
- 3 幼儿园家委会的职责
- 4 幼儿园小班育儿知识
- 5 幼儿园办园章程完整版
- 6 幼儿园发展规划
- 7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 8 幼儿园奖罚制度
- 9 幼儿园保健室管理制度
- 10 幼儿园保教主任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