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背景下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与路径
作者:李传英 王玮虹 来源: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上传时间:2013-09-11
[摘 要] 统筹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在理念层面要重视学前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在此基础上,应建立与规范学前教育体制;均衡配置教师队伍;保障学前教育经费城乡均衡;重视城乡互动,充分发挥城市的引领和帮扶功能,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 城乡统筹;学前教育;教育均衡
一、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
统筹,即统一筹划之意,包括统一预测与计划、统一实施与指挥、统一掌控为一体的通盘筹划、全面规划与安排等内涵。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针对城乡教育分割发展的现状提出来的,其最终目的是要缩小由城乡分割发展带来的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1]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并建立以平等教育权为核心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每个公民受教育权利的保障,反映了教育公平和公民权利的价值体系需求,也是基础教育自身发展观念的转型与变革。“公平”对社会发展极为重要,是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用公平的视角看,学前教育较之于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存在着更多、更严重的公平问题,如城市和农村之间差异显著,存在着极为不公平的现象。这势必严重制约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导致这种不公平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实践层面上的经济、制度、体制、文化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理念层面,即人们对教育公平认识不够,对学前教育公平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因此,有必要澄清并明确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
(一)受教育权利与机会均等:学前教育起点公平
学前教育不仅是教育的开端,也为个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它对人发展的重要性决定了学前教育应该满足每一个适龄幼儿的发展需求。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与实践不仅要体现在宏观结构下不同地区之间、同地区不同幼儿园之间、同一园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学前教育公平,而且要体现微观情境下幼儿接受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都相对公平,每个适龄儿童都能获得相对公平的成长机会和成功机会。杜威曾指出:“解放和发展一切个人的能力,而不管个人属于什么种族、性别、阶级或经济地位……有助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2]而要保障每个公民接受学前教育权利与机会的均等,就意味着要实现学前教育的起点公平。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学前教育的起点公平反映在教育实践中就是必须保证城乡入园率和幼儿园分布基本均衡。但事实上,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给城乡学前幼儿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并使其接受同等水平的学前教育,是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资源均衡:学前教育过程公平
资源均衡意味着过程公平,也是教育公平的核心要素和根本保障。学前教育不均衡的核心在于资源配置不均衡,资源不均衡必然导致择园和大班额现象,是导致“人园难”的直接原因。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对横向方面的地区之间、内部的学校之间、学校内部群体之间和纵向方面的各类学前教育形式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均衡配置,保障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只有在教育的横向与纵向之间达到最佳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才能充分保障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基本权利。城乡统筹背景下的资源均衡主要是指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分配均等。在当前的形势下,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情况比较突出,尤其是农村和城市贫困人群的受教育水准很低,城乡幼教资源配置的差距很大。因此,必须重点加强农村幼教建设,关注困难家庭儿童,推动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发展均衡:学前教育结果公平
学前教育结果的公平是学前教育实质公平,它不是说每个孩子在学业成绩上的完全平等,而是指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挥,这也是学前教育的最终目标和理想。实现这一理想,需要学前教育事业系统的公平发展,包括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稳定的动态发展状态和协调关系,系统内的各部分、各要素之间逐步建立并保持协调、有序、相互促进的关系,[3]如教育系统与外部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信息与价值等因素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平衡。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为每个幼儿提供成长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条件,促进每个幼儿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
(一)制度层面:建立与规范学前教育体制
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通过教育促使处于弱势状态的人群向上层流动,从而增进社会平等和稳定。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指政府提供给每个幼儿的学习条件、权利和机会是平等的,保证每个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必需的园舍、设备、师资等基本条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让所有幼儿平等享受受教育的基本权益。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包括人大和政协,是统筹城乡学前教育的主体,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制定制度,调配资源,优化管理运行机制,缩小区内园与园的办学差距,办好每一听幼儿园,推进区域内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为此,首先应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资办园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这是办园机制改革的客观需要;其次应从农村等边远地区自然、经济与人口分布状况和现行办学与管理体制出发,培养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同时建立与多元化办学主体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再次应严格办园审批机制,严把审批关,并规范教育管理机制。
(二)师资队伍层面:均衡配置教师队伍
均衡的学前教育除了制度保障作为根本,关键是幼儿园教师队伍配备均衡。通过建立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教师聘用、任用和有序流动制度,让所有公办、民办幼儿园聘用的保教人员依法依规上岗。根据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幼儿园教师可以是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也可以由那些热爱学前教育的小学教师充任,通过转岗培训形式,使他们成为幼儿园教师,由此不断拓宽公办幼儿园师资补充渠道。
教师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的过程、质量以及学前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各级政府尤其要努力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保障其合法权益,提高农村学前师资的职业认同感。为此,应建立城乡非公办教师社会保险制度、最低工资标准和财政补贴标准、城乡非公办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以此吸引高素质人才,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幼儿园教师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正,积极研究解决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劳动福利和养老保险问题,这是解决农村幼儿园教师后顾之忧的根本性措施。
(三)财政投入层面:保障学前教育经费均衡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只有将各种财政资源均等分配到城市和农村的幼儿园中,才能够基本做到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各种经济条件家庭中的幼儿在入园之后才能得到相对均衡的教育过程。但我国幼儿园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长期存在。[4]教育投入时,财政结构通常呈倒三角状,学前教育经费长期得不到保障。这种财政投入体制导致学前教育发展缓慢,[5]“入园难”“人园贵”的问题凸显,反映出有关部门对学前教育的定位有偏差。
要解决资源均衡问题,首先要增加国家财政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保障农村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其次,应努力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引进社会资源,并改善和提高投资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以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主分担学前教育经费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并进一步完善农村学前教育投入体制。
(四)城乡关系与互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的关键问题
当前学前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局面是客观存在的,城市学前教育发展相对发达,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政府从整体角度为了保证公平和扶助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而采取的措施之外,合理定位城乡关系,推动城市和乡村学前教育的良性互动,对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可以通过城乡结对,城区市级示范或市一级幼儿园与街镇薄弱幼儿园结对帮扶,形成一批帮扶园,以学区互动为主线,充分发挥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作用,定期开展观摩学习;以问题研究为突破口,城乡共研,经验共享;跟进式指导,学区负责人安排经验丰富的城市园园长或教师现场为乡镇幼儿园提供指导服务;公民办教师培训全盘统筹、全员参与;国家级、市级教师高端培训课程兼顾城乡,重点倾斜薄弱园和农村园,形成完善的学前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引领区域学前教育发展;定向交流、菜单式培训等活动,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为辖区内各类型幼儿园提供业务学习、交流共享的平台,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有效促进城乡幼儿园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龙威,邹立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目标、责任与监测[J].教育研究,2009,(2).
[2]列奥•斯特劳斯.政治哲学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1O1.
[3]田芬,朱永新.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哲学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2).
[4]储朝晖.配置不均衡竞争促发展[EB/OL].,2012-8-24.
[5]关松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lO,(6).
编辑:cicy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想借鉴一篇与主题教育有关的论文,有没有人能帮帮我? 嘟嘟 阅读人气:13
- 有效的利用种植园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A-vicky 阅读人气:19
- ...我对这件事印象深刻… 如今,我已为人师表,投...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
- 我们可以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科学的与家长合作? 要你好看74143 阅读人气:21
- ...要留给孩子多一些时间,解读好身边的每一位孩子的... 英子 阅读人气: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