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合作,助推教研组长专业能力的提高
作者:陈小青 来源:闵行区教育学院 上传时间:2014-06-17
我区新园多、新教师多、新手教研组长多,其中1—3年新手教研组长占比高达48%。如何尽快提高新手教研组长的专业能力,是我们研训工作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新手教研组长多由骨干教师成长起来,所以拥有较丰富的课程实践经验,但缺乏教研工作组织管理的经验,这制约着园本教研的有效开展。 2012年初,我们开展了“伙伴合作,助推教研组长专业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重点探寻推进区域内教研组长专业素养提高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所谓“伙伴合作”的教研模式,即区域教研员作为合作组一员,通过“研训整合”“以点带面”“多元互动”等形式,建立基层教研组之间的伙伴合作关系,发掘教研组长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互学互助,共同成长。
调查分析,了解教研组长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通过问卷调查、资料查询、参与园本教研、个别访谈等,结合区内优秀教研组评选等途径,我们对区域内幼儿园教研工作现状及教研组长专业水平进行较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了解目前基层教研组长在专业发展上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1.教研计划的编制“难实施”
“如何制订一份规范有效、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是很多新手教研组长首先面临的问题,他们编制的教研计划看似“元素齐全”,但其中的问题分析与目标定位缺乏内在联系,学习与研究内容流于形式,未能抓住本园、本教研组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真”问题与专业发展需求。
2.教研现场的指导“缺口气”
在教研现场,我们看到教研组长常常被这些问题困扰:判断不准确,对组员传达出的信息无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介入不及时,无法把握引发组员间思维碰撞的时机;调控不自如,对问题讨论中“各说各的理”“开无轨电车”的现状束手无措;研讨不充分,由教研组长“唱独角戏”,组员虽然仔细听、认真记,但“研”味不足;分析不深入,对核心问题的深入剖析和有效梳理、归纳、提升缺乏有力的支撑。
3.反思意识与能力“较薄弱”
一些教研工作资料显示,教研组长没有对问题进行再思考并采取跟进措施:或虽然有活动反思,但只是描述教研现场的研讨氛围,对一些观点的再陈述;或对问题的价值判断不准确,缺乏对研讨过程中核心问题的深入思考。
伙伴合作,有力推进教研组长专业能力的提高
“伙伴合作”基于教研组长共同发展的愿望与需求,倡导资源整合,为教研组长创设互助平台,促进教研组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共同提高。
根据幼儿园课程实施特点,区域内20个园所的教研组长按研究内容分成4组,每组设立一位主持人,形成园际、组际间的教研伙伴。在“伙伴合作”的教研平台上,针对教研组长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探索有效提高教研组长专业能力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1.提高对教研工作的规划能力
◆编制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
根据调研,“伙伴合作”研究组(以下简称“伙伴组”)对“如何编制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开展实践研究,重点关注教研计划编制中对“四要素”的分析,即背景分析、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活动安排,明确各要素间的联系与分析思考的方法。
背景分析是教研计划编制的基础,是教研的出发点。实践初期,“伙伴组”开展了“我的团队,我了解”交流活动,各教研组长完成一项对组内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调查,包括教研组师资情况、实践研究中的经验与认识、尚存在的困惑与问题、研修的氛围等,引导教研组长对组内教师的专业发展与需求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教师课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思考“教师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可以研什么”“怎样研更有效”等。通过交流分享,强化了教研组长在教研计划编制过程中的问题与研究意识。
◆预设行之有效的活动方案
有效教研“预案”先行,一次精彩生动的教学研讨,需要教研组长进行细致周密的思考,围绕问题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储备经验,预想如何引领组员展开讨论,对活动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达成的认识等作出预估,这是教研组长对一次教研活动进行全面学习研究的过程。
为使“伙伴组”成员明确教研活动的组织方法与要求,我们共同研制了“教研预案设计表”,提示教研组长时常关注组员的课程实践情况,努力追求教研对团队专业发展的有效性,而在这个过程中教研组长的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也会得到快速提高。
2.提升教研活动的组织能力
教研活动是教师交流、分享教育实践经验与感受的平台,在研讨过程中如何引导组员人人参与、聚焦问题、结论明确,这对教研组长的组织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建设良好的教研文化
教师是教研的主体,“研什么”不是唯一的目标,过程中还要营造“研”的氛围,建立良好的教研文化等。我们组织“伙伴组”成员交流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金点子”,如“问题预约”“信息发布”“金话筒传递”“专家问诊”“教研员有约”“说出你的故事”“新教师一刻”等,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真诚交流。只有教师处于主观、能动、积极的状态,才能实现有效教研。
◆把握指导、引领教研的小策略
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有时需要“冲锋陷阵”,有时需要“打太极”,适时适宜地给组员以支持与帮助。
研究中,“伙伴组”学习并实践了教研组织的一些小策略: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组员以示范;推波助澜——敏锐地捕捉讨论中有价值的信息,有意设置障碍,“无事生非”;关注差异——或适时等待,或有意延缓经验型教师的“权威”发言,给每位组员表达想法的机会。
3.提高反思意识与能力
反思是教研的主旋律,更是教研组长实现专业成长的途径,提高教研组长的反思意识和能力成为“伙伴组”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
◆网络互动促反思
利用我区教育学院的网络互动平台,我们定期发布问题研讨信息,着重对“今天我们怎么当好教研组长”“如何编制教研计划、预设活动方案”“有效组织教研活动的要素”三个模块进行学习与研究,并相约“日常电子邮件小探讨”“每月一次网上大交流”“两周一次活动观摩与研讨”活动,实现学习与实践的循环跟进。
我们还为“伙伴组”成员提供学习资料目录,提供多渠道的学习交流机会,鼓励教研组长努力做到“四个一点”,即多看一点、多学一点、多思一点、多做一点,促进教研组长不断学习与思考。
◆现场互动促反思
共同反思是教研活动后延续的重要环节,针对教研现场,交流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惑,分析教研让教师获得了什么?又生成了哪些新问题?教研怎样延续?教研成果如何有效运用等,对教研成效进行细致深入的探讨。根据“伙伴组”成员的实际情况,我们共同研制了教研组长反思活动记录表,帮助教研组长对教研工作进行有效反思,并形成习惯。
◆协同评价促反思
协同评价是“伙伴组”共同参与实施的评价活动,通过自我评价、伙伴间互助评价,由教师、教研组长、保教主任、园长、教研员共同参与,加深“伙伴组”成员对教研价值及有效性的理解,找到在自身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实践中,我们着重对实践者设计编制的教研计划、组织实施的现场教研活动两方面进行反思评价。对照《闵行区幼儿园优秀教研组评价指标》,“伙伴组”研讨并制订了相关的评价表,这一形式并非为了进行自上而下的评价,而是为实践者提供参照,反思教研成效,指导教研组长进行自我评价和改进。
“伙伴合作”的教研模式,为基层幼儿园教研组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形成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然而每个幼儿园的教研组都有其独特性,如何在区域层面更好地对教研组整体教研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教研组情况、教研内容进行归类、优化,使其能够在“同质性”的层面上紧密“结伴”,更好地发挥“伙伴合作”的效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编辑:cicy
上一篇: 幼儿园教师职后专业拓展性培训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 立足教研现状,实现教研组长的专业成长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我们可以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科学的与家长合作? 要你好看74143 阅读人气:21
- 赣州市区一级新开园所需要招聘组织和管理能力强的执行... 流浪兔 阅读人气:4
- 只有半年幼教经验,下学期当主班该做些哪些准备工作?... 小小乐 阅读人气:30
- ...等沟通,在幼儿园里我就是他们生活中的妈妈,玩耍... 江雪 阅读人气:1258
- ...兴趣也能够大大地激发,还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 A-vicky 阅读人气: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