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作者:杨红艳 来源: 上传时间:2014-07-07
如何提升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让农村的孩子接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十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创设丰富活动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发展”这一中心来开展工作,充分挖掘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开发出一套符合实际的乡土课程,取得了良好效果,真正落实了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要求,使快乐有益的游戏活动真正伴随着孩子度过每一天。
利用自然条件,拓宽教育途径
我县地处泰山脚下、黄河岸边,这里物产丰富、名胜众多,优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教育资源。这种资源充实广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山河湖泊、草木花石,无不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价值,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成为我们实施高质量幼儿教育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多年来,我们对幼儿园提出明确要求:把课堂延伸到户外,把自然引入到教室。每个季节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界的千姿百态、万紫千红……春天观察万物的生长,秋天体验收获的快乐,四季的田间、路旁、河边都可以看到孩子们欢快的身影,都能寻到自己喜爱的宝贝。给小兔子采几把新鲜的青草;给布娃娃编个漂亮的花帽;摸几颗河蚌喂小鸡;捡几粒落花生尝一尝收获的快乐;拾几个玉米皮变成漂亮的花儿、美丽的辫儿;雪地里尽情地欢呼跳跃,我扔个雪球,你扮个鬼脸;就连遇到个废弃的电线杆也可以用来走平衡木,快乐地体验那种小心翼翼的紧张感。
师幼一起漫步于大自然中,自然界的一切是那么新奇有趣。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可以拿来认识、操作、粘贴、把玩,用带回的野花、小草、小石头装扮教室,用手中的笔、泥、纸描绘眼中的美景。孩子在自由的漫步和徜徉中眼睛更亮了,头脑更灵活了,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获得了愉悦的心理体验和能力发展,锻炼了身体,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教育又重新回归自然,学习不再是简单机械,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生机活力。
开发乡土材料,玩活民间游戏
民间素材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能培养幼儿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传统的民间游戏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和娱乐性,它不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的限制,伴随着琅琅上口的童谣,最能满足孩子好说、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游戏中,三人一伙、五人一群自由结伴、自选内容,想怎么玩就怎么玩。2002年,我们搜集、编印了一册《民间游戏集锦》,整理了体育、智力、语言类共80多个民间小游戏。老师们人手一册,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如“木头人”、“老鹰捉小鸡”、“跳房”、“贴烧饼”、“打瓦”、“滚铁环”等体育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训练身体的协调能力;“走棋子”、“翻花绳”、“砸纸宝”、“挑小棒”、“弹杏核”、“摔泥碗”等智力游戏能促进幼儿思维敏捷,训练机智、灵活的反应能力;“拍手歌”、“编花篮”、“盘脚盘”、“炒黄豆”、“榨果子”等语言游戏,幽默诙谐、简单易记,游戏时,有语言、有动作、有节奏,琅琅上口,快乐有趣,激发了孩子对语言、数数的兴趣,培养了动作协调能力,形成了团结友爱的品质;泥土也是最好的游戏伙伴,这些土生土长的孩子在沙土里滚打摸爬,摔泥巴、捏泥人、捏大炮、捏糕点、捏糖果……各种土块、石子在幼儿手中都是无价之宝,用沙子堆城堡,用石子来画画,花样翻新,百玩不厌。孩子们在玩沙的过程中自主发明了一种“泥沙画”,师幼一起把沙子洗净、涂色、凉干,放入纸盒中,把干净的泥沙撒在用胶水勾画出的各种图案上,轻轻摇晃几下,倒掉多余的沙,一幅幅生动的沙土画,就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了。用这种方法还能做出“豆粒画”、“瓜子画”、“麦粒画”、“芝麻画”等等。
增强创新意识,丰富活动内容
老师们在长期的研究和探索过程中,树立了一种“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资源观和价值观,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纳入幼儿园,在无限的创意下发挥出极大的教育价值。一物多用、一物多玩成了特色,幼儿园材料更丰富,环境更充实,活动更有趣。下面举几个简单的小例子。
自然区:农村幼儿园设置自然角,有着极为便利的条件。在教室的一角、窗台或院内放置一些小动物、种些小植物,供幼儿观察。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看蝌蚪怎样变成青蛙;小鱼怎样呼吸、游泳;螃蟹怎样行走;记录种子怎样出土、发芽,知道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和阳光。捉些蝴蝶、蜻蜓制成动物标本;采集各种树叶、种子做成树叶画、制成植物标本等。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被大大激发,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学会了观察,开阔了视野。
认知区: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概括性等特点,各类废旧材料和自然资源都能成为辅助幼儿感知数学知识的教玩具,帮助幼儿在观察操作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小班幼儿喜欢用勺子、筷子把玉米、大豆、花生、核桃、山楂、树叶、石块、棋子等进行搬家,从这个小碗倒入那个小筒,从那个小瓶夹到这个小筐,乐此不疲地把它们送到各自的“家”中。在摆弄中无形地对物体的数量、大小有了一定的感知。中大班幼儿喜欢用石子、木块、纸条、筷子等进行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分类;用废旧毛线进行自然测量,用火柴棒、小木棍进行拼图;在串珠、串纽扣、系纽扣等活动中进行数数、排序、搭建……幼儿在自由的取拿摆放中,通过观察、分析、比较,逐渐对数学知识有所了解,同时又发展了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创意区:将废旧材料再利用是创意区设立的初衷。废旧材料再利用能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明白废旧物品的可利用价值,养成不乱扔乱弃的好习惯,培养珍惜资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还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正所谓材料有限,创造无限!
能利用的材料可谓种类繁多、五花八门:玉米缨、小麦杆、花生皮、核桃皮、狗尾草、树叶、果壳、石子、冰糕棒、豆类、毛线、布头等等都是取不尽、用不完的好材料。用高梁杆制作眼镜,用地瓜叶柄做耳坠、手链,用麦杆编戒指、烟袋,用狗尾草编成小兔、小狗,树叶、种子做各种粘贴画,用玉米皮编坐垫,玉米芯搭积木,毛线翻花绳等等,都蕴涵着无尽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各类瓶瓶、罐罐、盒盒、各种废旧材料、挂历、报纸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绘画、剪纸、粘贴的材料。窗台上、墙面上全是孩子们的创意作品:纸做的裙子、帽子、提包等等都可以在T台上秀一秀;纸棍、纸球是多么好玩的户外活动材料;扔弃的木墩、废旧的轮胎在老师的巧手中、在用心的创造下可以变为久玩不厌的梅花桩、小坐椅、小秋千,能走、能坐、能荡、能跑。自然取材,玩法多样有趣,从孩子们那激动的笑脸中可以体会到他们的快乐和满足。
这些生活中其貌不扬、看似毫无价值的东西到了师幼手中成为爱不释手的创新原材料。在聪明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中玩出了花样、玩出了创意、玩出了水平。农村自然资源和教育素材还有很多,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做一个有心人,就能创造出一个趣味盎然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就会弥补教育和游戏材料的不足,就能很好落实《纲要》、《指南》精神,为农村的孩子带来无限快乐,就能很好地促进他们健康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编辑:cicy
上一篇: 农村转岗幼儿教师职前培训的意义与有效模式
下一篇: 从特色到优质—民办幼儿园不可回避的发展之路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有效的利用种植园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A-vicky 阅读人气:19
-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为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 英子 阅读人气:361
- 赣州市区一级新开园所需要招聘组织和管理能力强的执行... 流浪兔 阅读人气:4
- 爸爸和妈妈 爸爸是一颗大树 妈妈是一颗大树 我是一只... 亻娟 阅读人气:8
- ...男神、女神这些字眼,决定也来无聊一把,说说你心... 哈尼 阅读人气: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