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家长主体作用,提升小班幼儿防拐骗教育有效性
作者: 来源:中国幼儿教师网 上传时间:2015-02-03
【摘 要】小班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受自己喜欢的玩具、食物等诱惑,容易被拐骗。本文在幼儿园生命教育课题《幼儿园与家长双主体协同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的大背景下,阐述了小班幼儿防拐骗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目前幼儿园开展防拐防骗教育的现状,结合幼儿园“防拐防骗”教育活动,提出了发挥家长主体作用,提升小班幼儿防拐骗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字】 家长主体 小班幼儿 防拐骗教育有效性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放在工作的首位。”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生活课程中写明:“幼儿要学习自我保护,了解简单的求救方法。”对小班幼儿开展“防拐骗”教育是必要的教育教学内容,同时,从小班就开始教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一、小班幼儿防拐骗教育的重要性
1.小班幼儿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近年来,社会上频频传出幼儿被诱拐的悲剧。这引起了很多幼儿园的关注,进一步加强了校园安全的建设。然而,校外也不乏幼儿在公共场合被拐骗的事情发生。这说明一个问题,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最关键的还是要提高幼儿自身防拐骗的意识和能力。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社会经验、社会认知都比较少,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同时,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对陌生人没有防范性,容易受自己喜欢的玩具、食物等诱惑,容易被拐骗。我园在第一次组织“防拐骗”演习的过程中,每个班级总是有很多幼儿被“坏人”拿的糖果、玩具骗出了活动室。甚至,有的“坏人”只是跟孩子说:“带你去买玩具”,孩子就乖乖地跟着走了,其他幼儿园开展类似活动时,也不乏相同情况的出现。这些都说明小班幼儿非常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
2.小班幼儿没有应对问题的经验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独立性较差,更多地依赖父母,再加上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幼儿的危机教育,导致了大部分幼儿碰到问题退缩、逃避,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尤其是小班幼儿,接触社会少,思维水平低,表达能力薄弱,这些也都决定了小班幼儿认识不到一些潜在的“危险”情况,比如:在公共场合离开大人会有什么后果;陌生人来给自己玩具玩应该怎么做?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来敲门怎么办等等。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怎样去求救,怎样去逃离,怎样让周围的人知道?没有经验的小班幼儿表现更多的是恐慌,无所适从,防“拐骗”能力很薄弱。
这两个方面都告诉我们,从小班开始对幼儿开展防拐骗教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二、 小班幼儿防拐骗教育的情况分析
1.家长防拐骗意识不强,幼儿园孤军作战
目前,社会上诸多幼儿园都对幼儿的防拐骗教育有所重视,开展了很多教育活动,然而,在教育过程中却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参与,教育效果得不到巩固,幼儿的防拐骗意识不能得到持续的提升。我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从问卷调查中,可以了解到,家长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1:幼儿园很安全的,每天家长来接,怎么会被人骗走呢?
观点2:这里(上海)治安情况很好,哪有这么多“骗子”。
观点3:幼儿园进行教育就可以了。
虽然观点不同,却都反应出,家长自身对“防拐骗”教育缺少正确的认识,有的家长认为没有必要开展这类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进行教育就可以了,这本来就是幼儿园应该做的事情等等。
这些都导致了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教育活动得不到协作与支持,效果得不到巩固,教育有效性减弱。
2.家长开展防拐骗教育没有方法,教育工作缺少指导
另外还有一部分家长有防拐骗的意识,也能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然而,他们有所困惑:对孩子进行防拐骗的教育,除了跟孩子说“不能跟不认识的叔叔阿姨走”、“外面要跟着爸爸妈妈”等说教性的话之外,不知道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在开展防拐骗教育的过程中,缺少方法的指导。
这些情况,都反映出一个问题:幼儿园开展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提升家长的防拐骗意识,让家长成为教育的主体,才能提升防拐骗教育的有效性。那如何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让家长真正参与到“防拐骗”教育活动中来,与幼儿园共同、持续地进行教育,提升幼儿防拐骗意识呢?笔者结合“防拐骗”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以下策略。
三、 发挥家长主体作用,提升小班幼儿防拐骗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1.邀请家长共同讨论教育活动,在分享中丰富家长教育指导方法
在开展防拐骗教育的过程中,我认为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一部分家长的
工作,即自身有防拐骗意识,也比较重视这项工作的家长。对于这部分家长,措施之一就是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讨论。通常,教育教学活动在开展前,都是教师组织研讨活动,分析、思考活动开展的具体事项,我们应该突破常规,邀请家长来参与讨论,因为,家长也是主体。
我园开展开展“防拐骗”教育活动中,在讨论家长应该如何开展教育活动
时,邀请了部分家长参与现场的研讨活动。在研讨活动中,家长们反馈了很多防拐防骗的教育信息,也表达了对于活动本身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家长和老师思想的碰撞、经验的共享,共同梳理出来的家长教育教学策略,更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家长们在进行经验分享,听到了其他家长、老师们比较好的做法时,家长能有所收获:“原来可以这样进行教育”。这是家长实实在在的收获,对于他们今后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了方法的支持。
同时,在共同讨论的氛围中,家长们体验到了参与自己孩子教育的主人翁感。这一举措能引发这一部分家长进一步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当然,这一部分家长,本身是有防拐骗教育意识的,也能支持幼儿园工作的。这样这样的家长才能积极参与讨论,并且,在活动后能做更好的宣传,让更多的家长愿意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
2.提高家长的活动参与度,在实践中提升家长的防拐骗意识
我们开展活动,经常会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家教网络互通平台宣传我们的活动,然而,只有教师宣传,家长也只是知晓,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参与。只有亲身的参与,家长才能真切地了解到孩子的发展水平,也才能了解到幼儿是如何开展教育活动的。
我园开展“防拐防骗”的生命教育主题过程中,其中一个内容是演习活动。在每个班级中邀请了2名家长参与演习,由家长扮演陌生人,到其他班级,用事先准备好的“诱惑”去吸引孩子。演习之前,由老师对家长进行了集中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怎样去扮演“坏人”,怎样和老师一起营造自然、真实的氛围,让孩子在自然的情景中体验。并在演习活动后,集中反馈演习中的情况。
在整个演习过程中,家长们真切地看到了孩子在“面对”陌生人诱惑时的表现,当孩子乖乖地跟着他出去“玩”的一瞬间,当一拨孩子纷纷跟着她离开教室,去“吃糖”的那一刻,家长们内心萌生的是什么呢?不是成功诱骗的喜悦,而是担心:我的孩子有没有被“骗走”;这太可怕了,这么简单的伎俩都能如此轻易得逞,真实的拐骗更加无法逃脱了。这些担心,都是家长们在活动后反馈给老师的,参加了演习后,这部分家长都真切地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必要。
家长们在活动中扮演的是活动的主角,而不再是活动的观望者。只有亲身的实践,才能体会到“防拐骗”教育的意义。
3.建立家长的日常反馈制,在日常活动中巩固防拐骗教育效果。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我们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是需要不断巩固的,
并且小班孩子往往是知道了却不能做到,因此,在开展“防拐骗”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停留在“幼儿知道”的层面,而是要在自然情景中表现出行为,这些都需要老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以多种形式进行教育活动,那么如何强化家长开展活动,加强家园的沟通呢?建立日常的反馈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助于活动的开展。
一是主题活动反馈表。在每次教育活动开展后,请家长在主题活动反馈表上填写自己实施“防拐骗”教育的情况,包括实施的方法,实施的效果,需要的帮助,意见和建议等,老师们将这些意见和经验进行汇总,把老师、家长们的个体经验转化为集体经验,进行梳理与总结,再反馈给家长。
二是日常定期反馈。老师可以定期地在家教互动平台上发布主题讨论贴,请家长们把家庭中开展的“防拐骗”教育活动简要跟帖,
三是教育行为记录表。教育行为记录表,将教育行为具体化,家长只要在对应的行为后打勾的形式记录就可以了,可以帮助家长简要地记录教育行为。
定期、灵活的反馈机制,能进一步强化家长的“防拐骗”教育活动,并逐步提升家长进行防拐骗教育的意识。
通过家长的共同研讨、参与、反馈,家长一定会逐渐地成为“防拐骗”教育过程中的主角,小班幼儿的防拐骗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姜勇、庞丽娟、梁玉华.儿童发展指导[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9-55.
[2] 上海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试行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5-24.
上一篇: 李吉林:揭开儿童快乐高效学习的秘密
下一篇: 校本研修在于教师的内心触动--校本研修的内涵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小班幼儿新鲜感维持不久是什么原因?家长提问该如何回... LaJJuio 阅读人气:36
- ...花的特征,最后在让他们自由绘画,这样的方式能够... A-vicky 阅读人气:19
- 教育反思应该怎么写,从哪几方面?注:一名刚带小班的... 总有刁民想篡位 阅读人气:36
- ...,第一知道想要正真做好一名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学习... 江雪 阅读人气:1258
- 如果晚上有家长打电话说,他还在今天在幼儿园被小朋友... 倪妮 阅读人气: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