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省际发展差距 促进学前教育公平
作者:易凌云 高丙成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上传时间:2015-02-05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全国学前教育入园率快速提高,办园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由于我国各省市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不均衡依然存在,导致不同省市之间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差距。考察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省际差距的现状,分析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促进我国学前教育普及和均衡发展,并最终实现学前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从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学前教育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协调性、学前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一致性等方面对省际学前教育发展进行分析。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以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指数来衡量。学前教育发展指数=1/4(教育机会指数+教育条件指数+教育质量指数+教育公平指数),每一个指数下有2-3个二级指标。(具体计算方法详见刘占兰、高丙成,《中国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研究》,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教育发展指数使用王善迈、袁连生著《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中的数据。
我国学前教育综合发展省际差距如何
1.各省份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差距显著,沪京津发展水平最高、甘琼滇发展水平最低
根据2013年的最新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由于缺乏西藏的数据,所以只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指数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如下: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新疆、河北、辽宁、福建、山东、山西、广东、内蒙古、吉林、陕西、重庆、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宁夏、四川、广西、江西、安徽、青海、贵州、甘肃、海南和云南(见图1)。
根据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指数所代表的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我国30个省市划分为4类地区。
2.各省市学前教育综合发展与教育发展不完全协调,沪京闽最为协调,新青内蒙古最不协调
将各省份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指数与教育发展指数进行比较,从两者排名的一致性可以直观地看到各省份学前教育与整个教育发展的协调性。
根据两者排名的差异性,可以将我国30个省份基于学前教育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协调角度分为3种类型。研究发现,除上海、北京、福建3省市之外,其余各省份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均不一致。其中,辽宁、湖南、云南、浙江、四川等省市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略低于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江西、黑龙江、海南、重庆等省市的学前教育水平明显落后于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内蒙古、吉林、宁夏、青海等省份的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教育整体发展。与此相反,甘肃、天津、江苏、山东、陕西、安徽等6省市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略高于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广西、河北、山西、湖北、贵州5省份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新疆、河南、广东3省市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3.各省份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从30个省份的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水平与其人均GDP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上海、北京和天津等省市,其人均GDP也最高,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较低的贵州、甘肃、海南和云南等省市,其人均GDP也很低。
回归分析发现,人均GDP对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指数的回归系数为0.883(t=10.142,P<0.01),说明人均GDP对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的影响作用明显,表明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省际差距原因何在?
造成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省际差距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历史的影响,也有现实的原因,是不同省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历史文化、教育发展甚至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之,造成省际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差距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省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学前教育发展省际差距的直接原因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从30个省份的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指数与其人均GDP的显著相关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对学前教育发展具有直接制约作用。经济发展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至少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各省份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该省份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力度,进而影响该省份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其次,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直接影响该省份社会成员的实际家庭收入,进而影响社会成员承担必要的学前教育投入的意愿和实现支付的能力。
2.省际社会文化发展程度和历史传统观念的不同,是造成学前教育发展省际差距的背景原因
社会文化发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如果用人均受教育年限代表社会的文化发展水平,本研究显示,除个别省份之外,社会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其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也处于前列。一般而言,文化水平较高的社会成员更能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价值,更有让儿童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愿意,并影响到整个地区对学前教育的需求程度,进而影响到本地区的学前教育数量供给和学前教育的质量水平。
此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风俗各异且社会文化丰富多样,各地文化教育观念差异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如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历来有兴教重学的传统,加之工商业发达也具有兴教办学的经济条件,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与此相反,也有部分中西部省份农村地区的家长更倾向于将学龄前儿童在家抚养。
3.省际学前教育发展政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是造成学前教育发展省际差距的现实原因
我国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这也意味着地方学前教育发展的思路、政策以及具体措施都主要是由各地政府(主要是县级政府)参照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来具体负责和统筹实施的。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文化氛围、整体教育发展水平甚至政府领导对发展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导致我国各省份,甚至同一个省份的不同地市、县区之间的学前教育发展政策都有所不同,因而各地区也走上了不尽相同的学前教育发展道路,并导致了不同省份、不同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结果的差异。
学前教育发展政策对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非常复杂。例如,本研究显示,对于大多数省份而言,其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是和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基本保持一致,即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越多,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越高。河北、重庆、江苏、辽宁、黑龙江、福建、贵州等省市的情况则有所不同,这些省市都用相对较少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取得了较高水平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与此相反,青海、海南等省市则投入了相对较多的学前教育经费,却没有取得与此相匹配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这种现象说明,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是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未必是完全决定性的因素。如何制定最适合于本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教育政策,提出最有效促进本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具体举措,需要各省份立足实际、深入分析与认真探讨。
4.省际自然环境条件的差距,是造成学前教育发展省际差距的客观原因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对学前教育办学条件的形成和改善,以及幼儿的活动和身心发展,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低于全国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的14个省份中,宁夏、广西、青海、贵州、甘肃、海南和云南7省份均为西部和偏远沿海省份,这些省市的自然条件相对而言较为恶劣,多处于高原、沙漠、山区和海岛,交通不便,而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江西则属于中部省份,农村地区和农村人口占绝大比例,城镇化水平较低,人口居住分散,这些自然环境条件给幼儿园布点和适龄儿童就近入园等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导致了这些省份在现阶段学前教育发展的滞后。要促进这些省份学前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有比东部省份更多的学前教育成本投入和更灵活有效的制度设计。
如何缩小学前教育发展省际差距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省际差异是我国整个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省际差异的一个重要体现,这种差异实质上是不同地区的适龄儿童受教育权的公平性没有得到保障。同时,学前教育的不平衡也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并进而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政府作为维护和保障教育公平以及社会公平的主体,在减少学前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促进公平方面承担着主要责任。
1.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推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手段
推进区域间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均衡协调发展,是我国政府实现缩小地区差距和贫富差异的重要目标。教育作为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需要得到更多重视和发展资源的投入。促进学前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可以为整个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奠定基础,并进而达到推进社会的区域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目的。当然,要缩小省际学前教育发展的差距,也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简单地以扩大学前教育规模、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等一味追求数量增长来实现,而应该按照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从区域实际出发,使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文化以及整体教育的发展紧密结合并保持协调,才能真正发挥学前教育的最大效益。
2.制定学前教育发展的国家质量标准体系
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地方负责制,使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更为灵活地制定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但也成为造成各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为了更好地在保持地区自主权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部署和统筹,一种可行的方式就是制定学前教育发展的国家质量标准体系。国家质量标准体系以法律、法规和专门文件的形式,对幼儿园布局与建设、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学前师资队伍建设、学前教育课程、幼儿园一日生活、幼儿园保教活动等各个方面做出规定,各地在相应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学前教育发展政策和采取有效的学前教育发展措施。目前,教育部已经相继制定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等一系列标准,接下来还需要尽快完善国家学前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以引导各地区和省市学前教育的发展。
3.采取差别对待政策扶持中西部省份发展学前教育
我国政府一直对中西部地区和省份实施特殊倾斜与经济扶持等各项政策,还设立了中西部扶贫攻坚计划与专项基金,极大地促进了中西部贫困地区和省份的发展。但目前来看,这种差距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还依然存在,并可能带来贫富分化、社会不公平等严重后果,各级政府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并真正地重视这一点。对于学前教育而言,我国已经采取一些专门性的政策,如实施“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等项目来促进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但是,这些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起点水平低,发展难度大,发展基础薄弱,还需要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继续作为国家“学前教育的优先发展区”和“积极差别待遇对象”,通过中央政府和东部省份的积极介入,加上当地政府的重视与努力,才可能以超常规的方式尽快提高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和省份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缩小与东部省市和发达地区的差异,实现全国学前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并最终推进整个社会的公平和谐。
上一篇: 家校沟通合力在哪?
下一篇: 超五成家庭对儿童支持有待提高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我马上是一名男幼师,这几天实习,真希望更多的家长理... 郝建明 阅读人气:34
- 求助,求助 求推荐一篇 学前班语言公开课,,,, what1 阅读人气:12
- 有效的利用种植园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A-vicky 阅读人气:19
- ...要留给孩子多一些时间,解读好身边的每一位孩子的... 英子 阅读人气:361
- 对于隔代教育的看法都有什么??? 註 題 詓 阅读人气: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