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是教出一个“人”
作者:杨国琼 来源:中国幼儿教师网 上传时间:2015-07-07
在对日本东京的小学、幼儿园、长野县山村的中小学、另类的社区学校等多所学校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后,教育实践项目的推动者、NGO组织展写作者杨国琼认为:日本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平等”的教育。
育“人”篇
八天的访问走马观花,我们对日本社会的整体感受是“稳定,很有秩序感”,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一路上频频听到“集体教育”这个词。
跟中国的血缘社会不同,日本是地缘社会,很强调集体,每个人都安守本分,做好自己,“尽力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它的核心文化。体现在教育里面,则是他们非常重视生活习惯的培养。一顿午餐吃完,每个孩子的盘子里都干干净净,吃完会迅速收拾干净。
(泰阜中学的孩子们吃完午餐)
孩子们的这种自律,固然有集体主义社会所隐含的社会规范在起作用,但更引起我注意的,是教育者们如何看待和培养孩子们的自律和生活习惯。在日本,生活习惯中那些细微的事情,代表了一种做人的态度。所以打扫卫生并不仅是为了干净,它也是做人;吃饭也不仅仅是吃饭,日本人叫“食育”。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一个教育的契机。而且,他们很注重从各种事情中去修炼自己的心性。于是,射箭叫弓道,练剑叫剑道,据说做拉面也是一种“道”。在日本,每一件小的事情,都是一种“道”,都需要深入的探索和潜心的修炼。
不过要说起培养好习惯,中国的学校和家长也没少努力,甚至各种此类标语挂满了中小学校的墙壁(反倒是日本的学校不见那些标语)。但是,为什么却不见效果呢?看来要养成好的习惯,不是靠背标语能实现的。也有人说不能光唠叨,得让孩子做起来。可是,多少孩子在学校乖乖的排了队,但出了校门就又变回去了呢?
说到底,不论是“说”还是迫于某种压力下的“做”,都是外力使然,并非发自内心。所以,日本教育同行最让我欣赏的,是他们在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中,如此强调孩子的主体性。
行程第一天我们访问了一家公立幼儿园。同伴问园长,幼儿园会不会教小朋友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园长回答说,他们不会教小孩子孝顺父母师长。但是他们会教家长老师,要先学会全然的接纳孩子。当你接纳了孩子,双方就会建立起互相信赖的关系,这就会产生敬和爱了。
后来又到了长野县的乡村留学(Green Wood),这是一家让孩子们住在一起野营一年的NPO(编者注:非营利组织)。每年最多接纳21个孩子,大家在Green Wood共同生活,然后去旁边的泰阜村立中小学读书。这一年,孩子们(通常是10-15岁)必须学会独立自主的生活,劈柴、生火、做饭、洗衣,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干。Green Wood的成年人只是“可以商量的人”,而非指导员,更不会代替他们做任何事。这些城里来的孩子,要在这片山林里用自己的双手去生活,一年下来,自理生活能力自然是很强了。这倒是让我想到了咱们农村的那些孩子们,他们也都是从小就干家务活儿,那岂不是说咱们的农村和寄宿制学校都是天然的Green Wood?
后来跟Green Wood的同行交流时,他们一语道破:关键的不是洗衣做饭这些事情本身,而是创造一个孩子自主的环境。做同一件事,当孩子是被鼓励而自己做出的选择,完成以后,TA会真正获得成就感和自信。而如果只是迫于无奈下必须完成的任务,就不会有同样的效果。所以,Green Wood特别重视孩子们的自主性。
每年年初,孩子们都要一起商量怎么度过这一年。工作人员会教孩子们分辨必须做的和想要做的事情,然后由孩子们自己制定出一年的计划。公共的事情都需要孩子们一起商量决定。这里没有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少数人的利益也需要被照顾到,所以大家需要充分的讨论直到可以做出决定为止。工作人员强调,这个过程里面,成人最需要的是耐心,需要等一等,让他们多商量一下,不要着急。
那么,日本人的集体教育和主体性会存在冲突吗?一家东京NPO提到日本一项针对高中生的个人意识调查显示:大多数高中生对前途没有信心,不知道要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这就是集体教育带来的问题:当人作为个体要离开集体的时候,会产生迷茫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于是,这家机构的工作就是帮助高中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信心。他们的机构名翻译成中文是“语的场所”,强调通过对话,提供一个场所,一个契机,让这些青年人反思自己,自己去寻找目标,把他们的主体性调动起来。
这家NPO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关系维度:Katariba,它并非垂直关系的老师、父母,也并非平行关系的朋友、恋人,而是一个斜角关系。可以译为先辈,我理解就是mentor(导师)。
最后,我们访问了一家另类学校Tokyo Community School,则是以实践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实验性小学。这家学校的LOGO是三个符号:亲身去发现“!”,心怀疑问“?”,进而感知进一步的疑问,不断探究摸索。
在普通学科之外,他们设有一门“主题学习”的课程,以各科相融的形式,对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存在于世界的价值等有关重要概念进行探究。无独有偶的是,在我们开始参观的日本规模最大的补习班日时,其教学理念也极为相似。他们强调要将“教导型学习”转变为“学习型学习”。要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同时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而非单独看某一个科的内容和成绩。这家企业的会长对自然教育特别重视,他们每年也会举办几次自然教育的营会。会长说,因为在大自然里面有无数的可能性,所以最适合进行体验式学习这种思考方式。
(Tokyo Community School的PPT部分内容)
人一生中在学校的时间不过十五分之一;其余的时间都需要依靠自主的学习。所以,学校应该教给孩子们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
最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关于“人”的教育。在日本走了一圈,我想,这种把人作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教育,以及,把生活也作为人的重要部分的教育,应该就是关于人的教育吧。
注:本文没有提供参观过程中任何一张有孩子脸的照片。原因为日本人很重视隐私,不经允许绝不能拍摄孩子正面,这点其实也很值得中国的同行们学习。
“平等”篇
日本教育研究者山田哲也教授告诉我们:日本教育的平等主要是“面的平等”,区别于欧美所强调的“个人化的平等”。日本强调“通过创造均质的空间和均质的时间,形成‘平等’分配资源的基础,从而将机会均等的概念真正适用于教育”。
在这个“面的平等”指导思想下,日本确立了均质的资源分配体系,以及中央集权式的课程政策;以班级为单位,提供均量均质的学校设备、课程内容以及教员。(日本的班级有严格的数量限制,小学一年级为35人,其他年级不能超过40人。)
尽管在去长野的山村学校之前就已经听山田教授介绍过相关背景,但是在亲身考察长野县泰阜村中学时,我们还是被学校设施的完备震惊了。这所初中只有48个学生,但是所有课程需要的设备一应俱全。甚至因为地处山区,地广树多,学校的空间更大,设施为全实木建设,比我们参观的东京市中心的公立学校更加豪华。
(长野县泰阜村中学的游泳池、网球场、篮球场和音乐室,学校还有各种功能教室若干。隔壁的小学竟然还有一家小美术馆。)
不过,除了城乡学校的设施无差别以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日本还做到了让城乡学校的老师在数量比和资质上一样平均。当然,也有老师不那么愿意到偏远的岛屿和乡村教学;但是日本实行轮调制,老师必须在一定区域内轮调,三到五年之后必须换一所学校。这样的安排,除了公平的考虑以外,也是为了让老师能够体验到不同类型的学校,以提升自身的能力。
后来日本的教育专家告诉我们,因为偏远地区的学校班级规模更小,而老师的素质和城里的老师并无差异;所以偏远地区的孩子得到老师的指导会更多,反而学习成绩(会比城市孩子)更好一些。
日本所追求的教育平等,是为了尽力减少家庭经济状况对孩子学习的影响。尽管公立学校提供了无差别的教育服务,但是家庭经济好的孩子,仍然有更多的机会出国旅行、上补习班……
经过研究发现,家庭收入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教育状况:父母收入少的孩子(大多是单亲家庭或是生活在看护所的孩子),他们通常在家学习的时间会少于家庭经济好的孩子,能获得的校外的体验也更少。由于接受不到充分的教育,这些孩子通常也不能从事高收入的职业,从而导致下一代的继续贫困。为了切断这样一个贫困的连锁链条,日本利用大学生志愿者,为家庭贫困的孩子提供一对一的学习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升入高中和大学。
根据一个高中辍学只能打临工的孩子到40岁以后需要领取的生活保护费,和这个孩子读完大学就业以后纳税的金额,我们可以计算出,Kids’Door每帮助一个孩子顺利升学,相当于为社会贡献了300万人民币。
通过这样校内外的共同努力,日本教育平等所带来的成果,正是国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这一点,相信每一个去过日本的人都会对此深有体会。在去泰阜村之前,我想象村长应该是一个“老族长模样”的老头儿。可是见到真正的副村长以后才发现,这位西装革履的副村长,谈吐和东京的政要们其实没啥差别。所以在日本,城乡有“差异”,却没有中国城乡那样的“差距”。
我认为日本教育本来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培养诺贝尔获奖者,而是为了培养“幸福的人”。
(本文有删节)
上一篇: 幼儿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下一篇: 国外三大幼儿教育体系解密-蒙氏、华德福、瑞吉欧 360度全比较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道理: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是快乐的事;... 英子 阅读人气:361
- 求助:中班的一个孩子,每次一到幼儿园就开始散漫拖拉... 扛花去看你 阅读人气:194
- 一个新手对幼儿教育的感受 2016年我走上了幼儿教育行... 江雪 阅读人气:1258
- 想借鉴一篇与主题教育有关的论文,有没有人能帮帮我? 嘟嘟 阅读人气:13
- 有时候娃们说的话真是超级搞笑,说说你听过的让人无奈... 师乐汇 阅读人气:1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