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教”自己
作者: 来源:中国幼儿教师网 上传时间:2015-12-04
一个晴朗的上午,幼儿园迎来了新一批上亲子园的孩子,他们都是提前来幼儿园熟悉环境、体验生活的。运动活动开始了,妈妈带着孩子一起玩抛球的游戏,场上有两位妈妈引起了我的注意。
菲菲妈妈在很认真地教菲菲往上抛球,可菲菲就是不理她,始终在自己玩球,妈妈边往上抛球,边着急地喊着:“宝宝,照着妈妈这样往上抛。”“宝宝,你看妈妈抛得多高呀,宝宝照着妈妈这样往上……”“宝宝,别玩了,快学妈妈这样用力往上抛。”虽然妈妈着急地边喊边做着动作,可孩子始终没有跟着妈妈做过一次往上抛球的动作,依然照着自己的想法在玩球。
佟佟妈妈也在认真地教着孩子,佟佟同样专注于自己的踢球动作。妈妈见孩子没有和自己一样做动作,就走过去看着孩子踢球,并在旁边表扬:“佟佟真棒,竟然会用脚踢球了。”佟佟一听妈妈在表扬自己,马上抬起头对着妈妈开心地笑了一下。妈妈马上抓住时机:“佟佟这么棒,一定还会用手玩球吧?”听妈妈这么一说,佟佟马上把球用手捡起来,并开始往前扔球。佟佟妈妈并没有马上示范今天想要“教”的玩法,而是陪着孩子一起往前扔球,扔了几下,孩子开始和妈妈对扔球,这时妈妈故意将球往上一抛,大声喊道:“佟佟,快接住哦。”佟佟听见妈妈的要求,马上跑过去接抛上去的球,虽然没接住,但孩子特别高兴。这时,妈妈说:“佟佟往上抛,妈妈来接。”佟佟高兴地往上抛球,妈妈故意没有接到球,并竖起大拇指表扬佟佟:“佟佟真厉害,竟然能往上抛球了,而且比妈妈抛得还高呢!”佟佟高兴地又开始继续往上抛球,而且一次比一次抛得好。
同样是“教”,为何相差甚远?问题就出在这个“教”字上。
从古至今,我们常会把施教者看作主导方,受教者则是被动学习方。虽然受西方理念的影响,我们也在尝试逐步改变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将受教者看作平等一方,但真正付诸行动时,我们的示范、要求都很明确地规定着孩子需要做什么、要怎样完成,一旦不按照施教者的想法去做,就会被认为是孺子不可教也。
那么,如何在教育中保持成人与孩子之间互动的平衡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菲菲妈妈扮演着施教者一方,不停地教孩子应该完成的动作,忽视了菲菲本身对皮球的好奇心,最终孩子不但没完成今天的任务,反而扼杀了继续探索的积极性。
佟佟妈妈则截然相反,从尊重孩子开始,循循善诱逐步递进,既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又很好地完成了学习内容。从她的做法中可以归纳出三点。
1.尊重孩子的兴趣、
佟佟对踢皮球很好奇,这时妈妈并没有否定孩子的行为,而是给他时间去探索,自己只是在旁边安静地观察。这不仅给了孩子探索时间,也给了妈妈思考用何种策略去引导孩子学习的时间。
2.肯定孩子的行为。
整个活动中佟佟妈妈始终运用的是鼓励、表扬的话语,且表扬和鼓励并不空洞,后面总会附上具体内容。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这是对他行为的一种肯定,也促使他想要做得更好,以博得妈妈的进一步肯定。从而出现了孩子愿意主动跟着妈妈玩球的行为。
3.引导孩子主动学习。
佟佟妈妈从孩子用脚踢球开始,利用他对球的好奇心,逐步从用脚玩球引导到用手玩球,再从用手扔球引导到向上抛球,孩子始终是活动主体,是一个主动学习者,这也给孩子很大的探索空间,而不是生硬地完成当天向上抛球的动作技能。从当天的活动来看,我们只是看到孩子玩得很开心,也很好地完成了当天的任务;从长远来看,正是因为妈妈很好地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肯定孩子的探索行为,才会促使孩子对更多的事物有好奇心,从而进一步发展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品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养方式的逐步改进,儿童接触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信息来源越来越广泛,他们喜欢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找到答案,让学习活动变得不再枯燥。但这不是否定施教者的影响力,而是我们从直接的“教”,逐步变成引导性的“教”,用表扬的方式鼓励孩子一步步寻找所要的答案,让孩子学会“教”自己,这种主动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谁能安安静静地坐好,就给他发一颗糖果。甜甜的糖...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
- ...西街幼儿园 阳雪 我们时常会听到这么一句... A-vicky 阅读人气:19
- 孩子上幼儿园不自己提裤子,让老师帮穿,还挑老师。其... 快乐v烦恼 阅读人气:103
- ...家16年的教子育儿手记,但我更愿意把它当作是一本... 英子 阅读人气:361
- ...感 : 内容概要:根据近期活动内容及主题活动安排... 淡颜墨青 阅读人气: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