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教师“导师制”培养的实践策略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7-10-05
“教师职业生涯及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阶段性、动态发展过程,其职业生涯头几年是决定其一生专业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对职业持久性、教学有效性和工作满意度产生长期的启迪和影响。因此,尽管不同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但都将教师刚踏上教学岗位的这段时期单独划分出来,以显示其重要性和特殊性。”通常,刚刚踏人工作的头几年教师被称为“新教师”。这时正是处于教师生涯的“生存适应”阶段,他们以往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还不能和实际的保教工作有机融合。由于自身经验缺乏,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时会显得束手无策,需要富有经验的教师指引、帮助。况且这段时间的工作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专业热情和专业发展。所以,为了提高新教师的专业素质,许多幼儿园采用了“导师制”的培养方式。由幼儿园中有经验、业务素质较高的教师担任导师,目的是指导新教师开展保教工作,使新教师更好地承担幼儿园的工作,缩短人职的适应期。导师针对新教师的自身特点制订指导方案,通过“传、帮、带”,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使指导富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同时,导师也能够从新教师那里获得新知识,达到师徒双方优势互补、共同成长的目的。
但是,在幼儿园实践中,“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存在着一些误区,表现在:内容上重教学活动的指导,轻区域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的指导;目标上重新教师教学技能的掌握,轻师德的培养、专业智慧的获得和反思能力的提升;过程中重导师对新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递,轻师徒之间的深度思考与对话交流;师徒之间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共同体,新教师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显然,这样的指导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导师制培养的目标是什么?怎样提高导师制培养的质量?对于这些问题,需要重新审视。
一、习得实践性知识:导师制培养的目标指向
陈向明教授从教师的知识结构人手,将教师的知识分为理论性知识及实践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包括学科教学法、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和一般文化等原理类知识,是“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去做的知识”,主要通过阅读、听讲座等方式获得。“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也就是“如何去做的知识”,主要在实践中通过观察、模仿、亲自操作等方式中获得。“教师实践知识的研究表明,支持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行为的并非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外部的’‘客观的’教育理论知识,而是来自于教师日常行为中的实践性知识。”幼儿教师面对的是3~6岁富于想象、充满好奇、好问的群体,幼儿教育具有较强的情境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幼儿教师需要理论性知识,但是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对于促进其自身的发展、教育智慧的养成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且对刚刚踏人工作的新教师而言,感到困惑的是理论知识派不上用场,也就是缺乏的是实践性知识。因此,根据新教师的特点,对于导师制而言,更需要关注的是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习得。实践性知识具有缄默性、个性化的特点,这种知识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需要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通过观察、感知、模仿优秀教师的保教活动,在体验中获取,并且要进行反思性实践,这是新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反思性实践”的特征是:立足于特定的教育情境,解决特定情境中的问题,在行动中进行反思,获取实践性智慧。它具有实践性、行动实效性、内隐性的特点,在自己与自己的对话、理论与实践的沟通中获得教育智慧。
“幼儿园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意味着幼儿园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社会环境,主动思考行动并根据社会文化背景作出合理的决定;能够在教育情境中理智地采取行动并通过反思不断建构自己的行为,形成教师独特的教育实践知识。”生活中,由于面对的幼儿不同、活动内容不同、活动目标不同,很难运用统一的方法、固有的方式解决问题,加上教师自身的特点不同,教学策略和方法也不同,很难以程式化的方式使教师获得相应的专业能力。保教活动是一种创新性极强、始终充满智慧的活动。经验缺乏的新教师对保教工作常感到束手无策。为此,导师制培养的目标是,引导新教师做一名“反思性实践者”,习得实践性知识。在目标的指引下,工作中要突出新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新教师在实践中感知、体验,在行动中反思、提高,不断获得、丰富自身的实践性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实践智慧。
二、在实践中建构知识:导师制培养的有效途径
实践性知识是“个人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具体的情境。但是,许多“实践情境是充满着‘复杂性、模糊性、不稳定性、独特性和价值冲突’的,其中,实践者难以依赖现有的理论与技术去采取行动,而是努力去理解情境、探索解决办法。这个过程依靠的就是‘行动中识知’(knowing-in-action)和‘行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亦即在行动中不断探究和反思,借助先前知识经验和对真实情境的把握,寻求问题的解决。”新教师既是一名学习者,也是一名实践者,为了能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建构知识、在行动中反思,避免新教师将获得的知识停留于经验层面,需要做到:
(一)在观摩学习中感知经验
实践性知识讲的是“怎么教”“怎么做”的知识,这些知识比较抽象,不是直接灌输就能获得的,需要自身领悟。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情境,新教师则难以领会、理解和内化。要获得实践性知识,观摩学习是新教师成长的必经途径。工作中,导师通过亲自示范开展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将先进的保教理念、科学的活动内容、准确的活动目标、积极的师幼互动、恰当的回应、活动节奏的组织调控等展现出来,让新教师模仿和借鉴,以获取直观的、生动的感知。新教师细致地观摩导师开展的保教活动,记录保教活动设计、幼儿的表现、记录教师的处理方式、教学设计等问题,对“怎么教”“应该怎么教”的知识会有深刻的了解与领会。接下来,导师向新教师讲解活动设计的过程、活动的目标、设计的理由、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过渡、幼儿的表现、处理问题的策略、相关做法的目的等,通过观摩——记录——分析等环节,让新教师加深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获得对教育策略应用情境的理解,从而掌握先进的保教理念,获得专业能力,有利于将新知识迁移到自己的保教活动中。
(二)在现场指导中开展活动
一个专业人员不管他是否已经拥有足够的信息,都要准备好去行动,去实践,去执行。舍恩说:“行动中反思是实践的核心”。引导新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最终目的是,新教师能够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亲身实践,不断体悟,丰富教育经验。教师的专业学习需要根植于实践活动之中,需要把观察到的、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当然,新教师并不是掌握一套可教的、熟练的教学技能就能胜任当前的幼儿园工作的,相反,在导师的现场指导下,新教师以专业的方式独自设计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独自开展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在导师的指导下面对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及时做出恰当的反应。活动结束后,导师要对新教师开展活动的状况进行。
摘自:《幼儿教育导读》2017.06下
编辑:cicy
上一篇: 园长用人时最看重幼师哪些方面?
下一篇: 解除幼儿教师过度安全压力还原儿童幸福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束控制自己的行为,作为老师,带班方便组织纪律,...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
- 新手教师怎么组织新入学小班幼儿 Y3 阅读人气:11
- 求帮忙列举20个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方法啊 急用 清梦扰 阅读人气:2
- 怎样让孩子从小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蜜蜂-刘 阅读人气:35
- 半日活动要上小班科学《圆形朋友》,怎样组织?我是新... 夏是我光 阅读人气:8